论消费社会中人的物化

2023-10-26 03:42
西部学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物化评判异化

杨 倩

(长安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4)

启蒙哲学潜藏着一条清晰的思路:以理性、思想等精神性的维度来界定人的本质,人之可贵、人类的尊严在于人是精神性的。在此思路上形成了人本主义的价值观,肯定并捍卫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精神、自由等,实质上是将人自身作为目的,而否认将人作为工具。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作为劳动力、核心的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生产与商品流通。人开始了被异化、被物化的命运。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大生产和资本流通的过程中,揭示出作为劳动力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的事实,并期待着共产主义能将人从这种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卢卡奇在马克思的思路上,认识到意识形态层面对人的“物化”;马尔库塞则进一步发现,人被异化、被物化的同时,丧失了身上存在的诸多潜能,而只是“单向度”的存在,所以他企图以回复人的感性来回复人自身本来的多向度。当后工业社会来临,原来作为“生产者”的人,转而主要以“消费者”的角色存在,“消费者”从指涉上,比生产者涵括更大,基本可以涵括人类整体,但人类自身面临的境况,也更为复杂。人必须要进行消费才能成为消费社会所期待的工具,消费控制着人的一切,人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冷漠的、无价值的符号,人在整个消费结构中处于被控制、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在整个消费链条中,人是一个无意义的工具。当人一旦“进行消费,那就绝不是孤立的行动,只是消费者的幻觉”[1]70。人的身体也不再是生物学和伦理学意义上的,被变异为最美的消费品。人自身的存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消费主体的人,是整个“消费社会”大厦的构建者和维系者,主体性丧失、道德感割裂、情感淡漠,人的全面发展被漠视,只是欲望机器和资本增殖的工具。人应该回归本真,成为精神性的、自由的人,不应该被消费裹挟、控制。而这一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是,必须澄清人在消费社会中真实的生存境况。

一、作为消费者的人与虚假的自由

人作为天地之心、世间万物之灵明,以其丰富的精神、灵动深沉的思想、奇瑰的想象,能动地创造着文明、改变着社会、完善着自身。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人不再有这般地位。不仅不再是社会的主体,反而被异化为客体、异化为物(资源或者工具)--人必须作为消费者才能得以存在。“消费者与物的关系竟然不再是人与物品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它已经转变为人作为全套的物的有序消费对象强暴的关系。”[1]3人由之前的控制者转变为现在的被控制者,人必须作为物的附属品--消费者才能得以存在。在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审美的不断变化,以“白瘦幼”为主导的审美观充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服装行业,女性服饰呈现出以小码为主的现象,码数愈加少女化、幼儿化,消费者必须进行减肥以适应当下的瘦小服装。在这一过程中,衣服不是服务人,而是人服务于衣服,人不再是主体,而成为了客体,人却并未察觉有任何问题。消费社会就是这样,它们一方面传递其思想观念,使消费者对其观念深信不疑,另一方面通过转变主客观的关系,让人为物服务。人不仅被塑造成了消费社会欲望刺激的源头和价值增殖器,而且被洗脑为不可能反抗的行走的提款机。消费社会通过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性购买,自我地生成了一体化的无意识的纪律”[1]9,资本在暗处实现自己的统治。“消费社会是以符号消费为引导的社会,符号/价值成为引导一切的主导价值。”[2]消费社会的逻辑就是通过意向性的符码关系,深入到人们的欲望中,通过欲望的不可遏制刺激人进行消费,并通过消费而役使人,进而使人变成了消费者而存在,人仅仅作为资本运行中的一个实现环节而存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人视为宇宙终极的目的,人不是工具,人永远要朝向道德的人与理性的人进化;而消费社会中,人是被资本利用的一枚棋子,是其完成消费的整个过程的工具,人不具备情感,不能足够理性、不能有思想,甚至最好不要有道德但却必须有欲望。只是作为消费者的人,意味着人的异化、人的矮化、人的物化。消费社会意图消灭消费者身上的精神向度,成为物欲的奴隶、无脑且任人收割的“韭菜”。

二、人的潜能被物质遮蔽

在消费社会中,人的潜能的全面实现被消费遮蔽,被娱乐占据。人类在万年的历史长河和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并以此来撬动物质世界。人的潜能包含着多种身体和精神力量,在人的生产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的潜能包含意志力、生命力,直观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想象力、联想能力,思辨与推理能力等,马克思将其称之为“人自身自然中沉睡的潜能”[3],它们共同存在于人自身,等待着被开启被召唤被挖掘。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人的潜能被消费和物质遮蔽,消费带给人的虚幻的满足感充斥在人的周围,人逐渐走向了娱乐化与享乐化,人的生命力、时间、精力更多地消耗在物质享乐与为消灭孤独无聊而进行的娱乐中,人的潜能没有了挖掘的时间与可能,精神向度的追求被逆转,更多地沉浸在本能满足所营造的安适之中。例如,在当下短视频的炽热化就是最好的证明,以抖音、快手等软件为主的短视频APP,深入了千家万户,占据了个人的碎片化时间,甚至多数人的主要闲暇时间。人由过去对艺术(琴、棋、书、画等)的追求、对系统知识的追求、对深沉思想的追求、对真挚情感的追求等多向度、向上的精神情感层面追求,都变为对短视频的执着与沉迷。短视频公司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不同品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推送不同的视频,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人们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因自身需求的不同被推送不同的短视频,观看过程中可以进行购物和消费。“短视频传播过程的实质是视觉说服过程,同时也是视觉符号的策略化呈现过程。”[4]这是一张巨大而不可见的隐蔽的大网,控制着人、诱惑着人、改变着人、算计着人、异化着人,人却自以为自己是主宰,是能选择的主体,而沉迷于低廉却阴谋重重的娱乐中,快乐地被短视频洗脑。在短视频的沉迷中,人的本质潜能被重重遮蔽,再也无法开启。休闲不再意味着是一种享受自由时间的活动,对“它的定义是对非生产时间的一种消费”[1]153-154。人在这种意义上只是被当成工具,消费社会中,人不再以自身潜能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再重视自己的审美和创造、求知与思想、自由与梦想,而是转向娱乐和享受--不过是一种以消费为基础的活动,是一种暂时的虚幻的、深层的生理性快感。消费的幌子下人被培养成沉迷娱乐和享乐的消费及其欲望机器,实际上只是实现资本增殖的工具,遮蔽了人可贵的潜能,人越来越被异化为物,沉重的肉身逐渐遮蔽那一点可贵的灵明。

三、对人的评判的物质化

消费社会中,精神和道德不再是对人评判的准则。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是金钱的绝对占有和物质的极大丰盛,一个人有钱即可被看作成功,而除此以外的其他本应重视的、人之为人决定性的特征被边缘化、淡漠化。这种评判标准随着商品化趋势,如同洪水一般愈加猛烈地植入人的内心,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并且一以贯之。成功的标志是有钱、爱情的标志是指环上的大钻石、美丽的标志是家中琳琅满目的衣服、饰品和摆满的化妆品……这种以物质为导向的价值评判,已引发更大的社会危机和价值危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追求。消费社会中对人的物质化的评判标准是为了满足其资本增殖的需求,是一种以消费为导向的评判观念,是物化人的必经途径,包含着十分隐蔽的商业目的。人的评判的物质化降低了几千年累积起来的精神高度,辱没了人的尊严,唆使人放弃道德与精神追求,搅动了社会秩序的深层混乱。在消费社会中,人成为了物的附庸,获得的是一种虚假的幻象,在以消费为主导的幻象世界中,人们审视一切都以“物”为衡量标准,对于道德的忽略、情感的漠视、真爱的回避等必将导致更大的社会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评判以道德、志向、功业为主要标准。“在中国审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梅兰竹菊作为审美对象占有重要的位置。”[5]不仅有将梅兰竹菊比喻为“四君子”,以此评判世人,启迪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情操和价值追求,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特有的审美价值观;更以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老子、庄子等为榜样;也有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6]为标准的价值观。西方文艺复兴至现代,始终以理性、思想、精神作为人类之所以高贵、有尊严的论据支撑。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康德说人是茫茫宇宙的终极目的。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资本席卷一切、进而由工业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这一切都改变了。资本的幽灵,像一只无所不在的黑手,控制了人,也控制着人的观念。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物质来评判人,是对人最严重的物化。

四、人自身存在意义的危机

消费社会中,人不再是人类自身,成了一件工具,成了资源,成了资本循环中的放大器,人被异化被物化,沦为了非人。“消费社会使人异化,导致工人异化为服务资本的消费性机器”[7],人在消费这一环节中,获得了丰富的物品,但获得物,仅只是一种生存非必须品、甚至是象征与符号,人在享用生存非必需品、象征与符号的同时获得了虚幻的满足。人自身也成为了资本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资源和材料。白天为资本打工,获取卑微的薪水;晚上,成为消费者以获得身体的娱乐与低级满足。人将自己用劳动力和时间换来的金钱兑换成商品,这些商品只是资本的诱惑,是悬在驴子前方的红萝卜,让驴子在无尽的追逐中耗尽一生,这些为物而生而死的人类,不再迷恋不可见的,只沉迷于可见可得的,已经忘却了形而上之物才是人类抬头仰望并追求的东西。人由本质的人变成了消费者,再也不自立在天地之间,不再是万物之灵明;自身飘忽如亡魂,死无葬身之地,更无家可归。人已非人,几乎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有属性。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物不再被看作“器”,物成了主人;人成了物的器,成了资本的器,成了钱的器。“物”欲横流,物反过来包围人、围困人,囚禁了人的身体与精神,人实质上成为了物的奴隶。文化工业的肆虐发展和消费社会的日渐深入,导致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逐渐加深。此时,审美成为了消费的帮凶,为消费披上了更加优越的外衣。在这种背景下,审美被包裹在消费中,“审美对象更多地表现为影像与符号,形成了审美泛化的现象,导致了普遍性的审美失落,从而使人们的心灵无处安顿。”[8]当消费者以为自己是进行消费的主体,追求具有意义与价值的物品时,实际上却陷入消费社会所制造的一种幻觉--它以审美为外衣,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幻境。这种美的幻觉,导致了审美的钝化与单一,如在消费社会中,美女的外在特征被定义为:“瘦”“蛇精脸”“排骨胸”等,其畸形的审美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是由资本所驱使的审美,而不是以健康与生殖、文化与灵性为导向的、着眼于人类延续与上升的审美。消费役使了人,审美成为了消费的,进而导致了人的异化与倒退。人逐渐追求消费社会所营造和描摹的美,并以此为目标来完善自身,使人活在自我的牢笼中追求一种可怕的幻象,被资本主导,进而成为资本的提款机。消费社会使审美成为诱发消费与享乐主义这场骗局的幌子。人的身体也被看成物品进行消费,身体只是心理所拥有的、操纵的、消费的那些物品中最美丽的一个。身体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灵魂栖息地,承载着诸多欲求,成为了一个可以被随意塑造的物品。最后,人成为了资本所期待的物化的人,不再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自我价值追求与独特的审美观。“缺乏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也没有对品行人格的追求,其本质就是一种美的异化。”[9]人的存在只有作为消费者而被赋予的意义,而不在人类种族的生命之河中为自身存在寻找意义。

五、结束语

消费社会将人物化为非人,人的本质属性、存在的意义已被遗忘,这一现象的日益深重终将引发更大的社会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消费社会通过对物赋予象征含义,诱使人在对生存非必须品和象征符号的无尽追逐中耗尽一生,深陷消费所营造的虚假的幻境中不能自拔。作为消费者的人,不再需要挖掘自己的创造、审美等本质潜能。对人的评判脱离了道德的、精神的评判准则,代之以金钱的占有,人的道德感丧失甚至泯灭,人类自身的存在危机重重。消费社会物化人的肉体和灵魂,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人的本质被颠倒。“破除物对人的全面控制,消除消费意识形态的幻觉,扬弃符号逻辑对人的异化,才有可能实现消费社会中人的社会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10]娱乐的迷梦、审美的幻象、快适的享乐,强化、放大着动物性欲望与自我执念,人自以为是,如追逐红萝卜的蠢驴,魂魄已失,飘忽如鬼,无家可归,急需招魂。

何时迷魂可招?使人成为人,使物成为物?届时,将不再把羊群赶下大海,把灵魂交给石头,人的光辉将弥漫寰宇!

猜你喜欢
物化评判异化
交流与评判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