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梓涛,李毅苑,叶彩群,何永新,徐义强,刘志成
(广州动物园,广东 广州 510000)
已知对地震前兆有明显异常反应的动物多达上百种,常选取动物园中较为常见,容易观测行为,且对地震发生有较强敏感性的7 种动物作为观测对象,包括蝙蝠、大象、长臂猿、梅花鹿、黄麂等[1]。本文以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记录梅花鹿的日常行为,分析其与地震前兆的内在联系,并探讨在动物园里如何有效开展地震宏观观测。
选取园区内圈养的5 只成年梅花鹿,其中3只雄性,2 只雌性。利用保育员中午值班的时间进行肉眼观测,观测时间为11点30分~14点整,每隔5 min 进行一次观测记录,在每一观测间隔内,同一只梅花鹿多次进行同一行为,只按发生一次记录。在观测时,可以把梅花鹿的行为归纳为进食、运动、静止这三个大类。其中,进食是指进食动物园提供的日粮、游客投喂的食物、运动场栽种的植物等一系列与吃、喝有关的行为;静止包含站立坐下和睡眠等相对静止的行为;运动则指奔跑、漫步、玩耍和所有的社群行为[2]。而异常行为则有烦躁不安、惊吓、狂奔乱叫、不进食,警惕地朝着同一方向站立,同时出现大小便等[3]。
2.1 动物行为观测情况 本次对梅花鹿地震异常行为的宏观观测从2017 年1 月1 日开始,持续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观测1 825 h,收集记录21 900条行为数据,收集到的数据以月为单位,汇总并制作成表格和曲线图。以2018年9月为例,通过表1能清晰地看到在9月的每一天观测时间内,5只梅花鹿的行为数据情况,结合曲线图1能更直观地看到整个9月的数据对比,更容易发现个中的差异。如9月22日和24日这两天,从运动曲线图中可以发现,运动的梅花鹿个体,与9月其他观测时间段相比,运动次数偏低,可以当即咨询记录人,了解具体情况,并排查其中的原因,究竟是梅花鹿感知了地震的发生,还是其他因素所造成。
图1 2018年9月份梅花鹿行为数据曲线图
表1 梅花鹿行为观测记录表
2.2 观测时间段内广东地区地震发生情况统计 根据广东省地震信息网提供的实际数据可得,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广东省内共发生9 481次地震,其中5级以上地震发生0 次,5-4 级地震发生4 次,4-3 级地震发生41 次,3-2级地震发生218次,2级以下地震发生9 218 次。5-4 级地震发生的日期分别为2017年5 月21 日和2018 年3 月20 日、8 月13 日、9 月25日。详细数据见表2[3]。
表2 5-4级地震发生数据
2.3 观测结果与实际地震情况对比 根据收集到的梅花鹿地震异常行为数据,与实际地震发生情况作比较,可得到以下结果:发生的4次5-4级地震,均不在宏观观测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忽略该组别数据;4-3级地震发生次数中,只有2次发生在观测时间内,当天与之对应的梅花鹿行为数据为:进食98次、运动33次、静止20次,进食109次、运动29次、静止17次(数据见表3);3-2级地震中,有20次符合观测时间范围,其行为数据见表4。
表3 4-3级地震符合观测条件的数据
表4 3-2级地震符合观测条件的数据
根据表2可得,在观测的时间范围内,广东地区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且4次5-4级地震均发生在11 点30 分~14 点整以外的时间段,未能观测到梅花鹿对地震的发生是否有异常行为,故本次观测中不能确定梅花鹿对4级以上地震能否做出预测。
根据表3可得,发生的2次4-3级地震都在观测时间段内,经咨询观测人员,确定观测时梅花鹿没有受到人为的过分干扰和自然状态的影响,没有出现异常行为,且进食、运动、静止等日常行为发生次数均在平均水平,但由于有效数据较少,只能初步判断梅花鹿对4-3级的地震不敏感,不能做出预测。
根据表4 和图2 可得,在发生的3-2 级地震中,有20条有效数据,占发生地震次数的9.17%,可见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仍然偏少。通过图2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个季节收集到的有效数据,梅花鹿行为曲线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差距,初步判断梅花鹿的日常行为与季节是无关的。在图2中,运动和静止的曲线在某些时间出现起伏,经排查核实,适逢观测时附近游客众多或有基建工程,打扰了梅花鹿的正常行为,与地震无关。故根据现有数据,初步判断梅花鹿对3-2 级的地震不敏感,不能做出预测。
图2 3-2级地震发生时对应的梅花鹿行为数据曲线图
通过翻查前人著作、文献,鹿科动物对2级以下地震不敏感,不能做出有效预报,故余下的9 218次地震观测数据,本文不再列举和分析[2,4]。
由于有效数据不多,导致本文的观测结论只能作为初步结论,如要继续验证,则需要更多、更大量的有效观测数据去汇总、分析。
本次宏观观测使用的样本和方法是有效可取的,但由于观测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导致出现大量的无效数据,这可通过加入现代高科技手段,24 h连续不间断地对样本动物进行观测记录来解决。
由于本次使用的样本动物是动物园里的展出动物,受游客及噪音等人为干扰的影响比较大,也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这对观测数据都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观测地点设立在后备区、繁殖场,则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会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