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祎依 吴铁勇,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应对策略
蒋祎依1吴铁勇1,2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12;2.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现实困境。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引企入教为抓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产教融合为引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协同育人为基础,深化校企合作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明确了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显著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这一具体目标[1],为职业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现代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以培养体育产业相关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区别于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论基础与运动技能,而且还应从现阶段体育产业整体需求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仍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突破发展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存在定位不准确、层次不清晰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能较好地满足岗位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界限、人才培养口径、就业面向、能力培养等方面还不清晰。在专业界限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与普通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重合度较高,学科特征较为明显,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此外,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与高职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专业的界限也不明显,各专业之间存在着交叉与竞争关系,使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可替代性进一步增加,不利于专业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口径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较宽,虽然兼顾了管理与运营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但两方面掌握程度都不深,具体的专业技能不强,无法适应企业具体岗位要求。在就业面向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初次就业能在管理岗位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基层的体育运营与服务岗位。但在现实培养过程中,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过于强调面向体育管理岗位就业,弱化了面向体育基层的运营、服务等岗位就业。在能力培养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知识储备较为薄弱,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忽视了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岗位适应力较弱。
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科学的目标引领,在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思路等方面还不明确,缺乏对当前体育行业企业与体育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不能有效地将学校特点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融入课程体系中。在设计课程体系过程中主要以本校教师为主,体育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一线体育运营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参与课程体系设计较少,没有充分发挥体育企业行业人员智慧,课程体系带有明显的“学院派”风格,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在不同的课程类型中,专业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共享度较低,无法形成专业集群式发展,不利于专业团队的打造。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针对体育运营、体育管理等核心模块的课程资源较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缺乏,与体育运营管理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距。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制为3年,且实习时间在6个月以上,在校参加文化课和体育技能学习时间较短,时间上的限制导致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沟通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综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时,以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类课程为主,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从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与专业知识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导致无法很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与岗位竞争,长此以往高职院校出现了就业难的不良现象。此外,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证融通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1+X证书尚未有机融入课程当中。
双师型教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实践性规律[2]。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发展历史较短,与传统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老牌专业相比,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对口师资来源不足,专业教师主要由管理类和体育类专业组成,这些教师主要从普通高校毕业,对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及职业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缺乏体育运营、体育管理一线工作经验。而高职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又缺乏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专业教师外出实践挂职受限,无法掌握体育市场和体育企业所需的最新的技术规范与用人需求。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尤其缺乏高级“双师型”教师,导致“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一困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对校外兼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校外优秀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员、体育企业运营人才充分纳入到专业教师队伍当中,无法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产教融合之于高职院校而言其主要实践路径便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是推进教育与产业对接、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关键环节[3]。体育运营与管理作为一个主要面向体育企业就业的专业,其校企合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所在的高职院校与相关体育企业在合作理念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以我为主”观念较为突出。高职院校主要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希望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而企业则主要考虑在少投入的情况下希望学校为企业输送稳定且高素质员工,其关注的核心是用人成本与员工稳定性。这就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定矛盾,无法达成互利共赢局面。其次,在合作方式上,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缺乏基于具体项目的深度合作,仅仅停留在实习实践等层面。学校领导与企业领导、专业教师与企业员工缺乏深度交流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双方基于体育运营、策划、服务、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相关合作较少。此外,由于我国体育企业的规模较小,多数是小型民营企业,在场地和设备方面较为薄弱,能够接纳的学生有限,无法进行现代学徒制或订单式等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的规模效益无法体现,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始终是一种“共生”关系,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是高校办学的发展方向[4]。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聚焦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服务这一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体育运营、策划、服务与管理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广泛开展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收集区域体育企业现实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了解其他体育类专业办学方向,突出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将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打造成区域性、地方性专业品牌。另外,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应与其他体育类或相关专业“抱团”发展,共享专业基础资源,打造具有体育特色的专业集群。在人才培养口径上,进一步细化专业技能,根据合作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就业面应以基层岗位为主,引导学生先投身体育服务、体育营销策划等体育基础岗位,待能力提升后再向体育管理岗位进阶。此外,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适应社会不断变化这一时代浪潮。
引企入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5]。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载体来实现。因此,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应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首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要打破传统思维,邀请体育企业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到课程体系设计当中。企业人员重点分析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要求,将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融入课程体系中。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深度交流合作,确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学校整体建设目标,围绕“经济、产业、特色项目”开展体育运营与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既满足国家发展的角度,又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进而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经典案例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强化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市场发展需求,这样,既检验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在心理素质、交流沟通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水平。针对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应充分考虑其内在逻辑性,形成具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体化课程。另外,在课证融通方面,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将行业企业证书有机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在国家大力发展1+X证书的背景下,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应加大与1+X证书相关企业沟通,争取企业团队与学校专业达成深度合作,将1+X证书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从而形成“岗、课、证”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引导者及辅助者,在学生成长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产教融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6]。高职院校应立足于专业实际,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以为更好地落实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应走出学校,深入到体育企业、体育行业、体育产业中去。加大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在体育赛事策划运作、体育场馆服务、体育营销等具体项目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学校在制度层面应将“双师型”教师纳入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关键领域,引导教师积极投身到企业实践中去。支持教师参加各类与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向高级“双师型”教师目标迈进,以建立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还应将企业中具有体育运营、体育管理等技术技能的企业员工吸纳到专业教师队伍,从而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与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7]。首先,设立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应与合作企业基于互利共赢原则,以协同育人理念推进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应秉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共同目标,充分考虑对方诉求。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一大批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走向合作企业及其他相关岗位,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企业来说也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在具体的合作方式上,校企双方应从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教材开发、企业员工培训、学校教师挂职、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积极培育具有校企深度合作各类成果,并将成果惠及到学校与企业,从而形成长效稳定合作机制。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师生与企业员工可以合作开发体育产品,将产品设计营销方案纳入到学生课程教学中,企业在众多方案中选择合适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并实施。体育企业可将取得的部分收益与学校师生共享,从而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也给学校师生提供了锻炼学习机会,而一定的收益奖励则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其次,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还应加强与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与岗位实践,实现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学校还应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建立区域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市场调查与市场反馈,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的创业公司的创业途径与创业渠道,并将其转化吸收成自己的实践操作经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举措,而体育专业人才则是推进体育强国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在培养服务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产教融合、体育强国双重机遇,努力突破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23-02-2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 王屹,逯长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顶层设计探析[J].职教论坛,2016 (15):38-42.
[3] 娄志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因、问题与实践进路[J].教育与职业,2022 (05):46-50.
[4] 周云,周咏馨.社会需求视角下的高校办学定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 (14):208-209.
[5] 申小荣.基于引企入教的一体化课堂教学新模式[J].职业,2019(02):22-23.
[6] 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7] 周蒋浒.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 (17):40-44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ort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JIANG Yiyi, etal.
(Guangxi Sports College, Nanning 530012, Guangxi, China)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产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GXGZJG2020B109。
蒋袆依( 1988—),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