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研究

2023-10-26 09:28莫的丽
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育能力课程

莫的丽 李 建

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研究

莫的丽 李 建

(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6)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化理论和人际关系论视角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促进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为有助于学生认知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完善学生积极健康个性品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交往认知不合理、交往目的功利化、交往内容单一和交往技巧不足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研究提出,丰富的分组法,游戏的导入和分层与帮带模式的导入等方式对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进行影响,能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并维护其人际关系。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育策略

近年来,除了体质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达24.6%,而社交障碍是导致抑郁的关键因素。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一直强调青少年的心理教育。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状况、同伴交往等因素引起,初中时期不但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且是其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今中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其本身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行为、认知、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走向。体育教师应立足学校体育学科,针对青少年群体与个体特点,利用“双减”政策的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促进、维护和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众所周知,古往今来,体育运动对于人心理健康和不良心理状态的促进和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其拥有特殊的运动生理机制和能够营造真实的交际氛围,将体育运动的独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体育运动能够作用身体使其直接产生多种激素如多巴胺、内啡肽、肾上腺激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加速身体血液循环,提升基础代谢率,进一步改善心理状况。科学研究证实,从效率角度看,体育运动对于维护、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其作用是独特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层多样的练习手段,帮助学生之间建立亲密的合作互动关系,增加学生之间言语肢体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之间团队凝聚力,培养合作共享精神品质,以进一步促进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1]。因此,体育课程教学中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培养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任教十年以上的中学体育教师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高校体育心理学教授进行访谈,在苏州市直属某中学中通过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对体育教学中提升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现状与教育策略进行研究。

1 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理论依循与现实意义

1.1 相关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英国学者托波洛夫斯基[2]研究指出,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身体运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知发展理论阐述了个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通过身体活动对个体的心理进行教育,对其思维方式施加影响,进而促进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研究立足认知发展理论,基于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利用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手段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2)社会化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乐国安[3]研究认为,社会化理论表明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人际交往的形成及能力改善是青少年社会化表现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情境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同辈群体反应,为其人际交往的形成创造空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人际关系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循倾听、真诚和给予爱和接受爱等三个原则。一是只有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言语,才能理解他人的深层意图和思想,才能体会他人传达的真实情感;二是人与人交往时,不能为了某种目的或需要而掩饰自己的真实体验,需要从最真实内心出发,若想达到人际关系的真正且有效沟通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相对和真诚互待;三是爱与被爱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爱是个体精神与思想的本质,人际关系中的爱与被爱是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成长与发展的。基于上述三个原则,本研究中体育课程教学策略将以此实践的原则,由表及里地发展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1.2 现实意义

(1)有助于学生认知概念的形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沙利文研究认为,人际关系良好的构建是人认知形成与发展的先天条件。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指出,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的前提之上。而这些恰恰是人价值观念建立关键所在。由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未成熟,在与其他学生交往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会忽略与同学的平等交往。因此,在初中这个关键时期运用独特的体育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引领学生的人际交往,提升能力、改善关系,进而帮助其认知概念正确形成。

(2)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品质的培养

通过人际交往,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并懂得遵守集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当学生在一个集体或者团队活动中进行人际交往时,他不但会学会运用一定的交流方法和沟通技巧,帮助自己快速地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候,学生根据规则或集体规矩往往能够摒除私见,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为了大家的和谐、快乐的发展,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尊重别人和理解别人。因此,利用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与独有性,多次开展学生的团体活动合作,改掉学生交往的坏习惯与态度,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品质的培养。

(3)有助于完善学生积极健康个性品格

在中考应试教育的指挥下,部分学校的“唯成绩论”“唯分数说”,忽略学生的个性品格发展。在统一的中考制度引领下,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发展,导致学生人际关系发展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学生个性品格的健康发展。而体育运动往往能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完善积极且健康的个性品格。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完善学生积极健康个性品格。

(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交际的信心与勇气,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4]。初中时期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如果此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得到提升,那么必然导致恶劣关系的发生,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如果没有可以言语交心的朋友,则必然会失去交往的勇气与信心,甚至可能出现逃避班级、学校或者社会的现象。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时,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与积极,交往自信心与勇气的增强,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5]。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版)》提出要通过学校体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关系不但是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外在表现之一,也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遵循行为规范、体育伦理道德和自身价值观及其精神风貌的内在体现。八面玲珑的学生必然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左右逢源。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强必然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解决复杂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1.2 初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追溯

1.2.1交往认知不合理

据教育实验观察和专家访谈得知,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初中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障碍、焦虑、敏感和抑郁等往往是因为其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导致的。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认知不合理的表现具体包括夸大或缩小、错误情绪推理、贴标签、过分承担责任、过分泛化、全或无思维、心理过虑消极、抹煞积极体验、“必须”与“应该”混淆、草率结论和预言错误等十二个方面。一方面,初中的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恰当地夸大自己成果和他人的错误,缩小他人的成就和值得欣赏的品质,这样的学生表现出的自傲往往使他自己被孤立,他们认为自己是由于某些外在的原因导致被群体不喜欢,而不是自己的负责。性格内向的学生看事物非黑即白,甚至把一个小错误视作永无休止的失败证据,过多地思考的他们存在着悲观的思想,使与同学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不自信和担忧。另一方面,没有对事物做出明确的判断,就草率地对自己或他人贴标签,有时在团队活动时由于出力不够往往感到内疚,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武断地下结论认为在团队活动时同伴不相信自己、不支持自己,以至于以后的同学之间的交往自己都感觉很糟,由此限制了与同学的深度交流与沟通。综上,由于学生认知不合理导致人际交往过程中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建立或调整好不合理的认知,减少人际交往的困扰,改善人际关系。

1.2.2交往目的功利化

进入初中的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大部分都比较明确,一般是学习上能获得帮助、合群、寻找伙伴、避免被孤立等。不过根据调查和访谈发现,虽然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目的更多是由于彼此存在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相互吸引,但是他们更喜欢与能帮助自己,或对自己有利的同学建立交际圈。这就表明初中生在人际交往时存在着功利化的现象。初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后会不经意地重视同学的家庭条件、外貌等外在因素,也更加看重交际对象的学习成绩、品德等内在因素。例如有些女生通过优秀班干、三好学生来将同学分为三六九等,有的男学生会因为对方长得好看、家庭条件好而与之交流,而对各方面比自己差的同学避之不及。这些不纯的人际关系闪烁着功利主义色彩,其必然影响正常、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1.2.3交往内容单一

在网络化时代社交文化的渲染中和疫情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初一大部分男学生兴许没有太大的学业压力,他们喜欢讨论网络游戏技能的使用、任务如何完成,女学生更喜欢谈美食、娱乐圈八卦等。第二,“双减政策”颁布后,学校体育活动更加多样性和具有选择性。初中学生的交往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交际时间是增加的。不过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容一般是“学习成绩”。第三,初三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考个好学校,安排周末假期的补课,使人际交往时间大大减少。2020年疫情以来,由于疫情影响,居家上课和锻炼,提倡少聚集,学生交往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出去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游玩和聚会,人际交往也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1.2.4交往技巧不足

若想处理好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单单需要凭借有效且合适的交流方法,还需要依靠一定的交往技巧。在调查与学生访谈后得知,初中生之间的交往往往存在很大的交际困惑。初三的学生偶尔会有交往方面上的困惑,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困惑总是或经常高于前者。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一般表现为:发生交际矛盾或出现问题时一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解决、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不敢表达真实想法、由于性格原因自卑、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无法融入群体等。虽然初三的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倾向放弃人际关系的维护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但是其内心渴望被认可,能左右逢缘,到处受欢迎。有些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或工作忙碌没有时间,他们很少有时间给孩子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致使学生在交往上有心无力。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其他同学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平日里长辈、父母都宠着惯着,缺少与陌生人的交际,更别说人际交往技巧的提升。因此,初中的学生虽然内心期待着与同伴交往,但少不经事又害怕着矛盾、误会、甚至冲突的发生,担心被拒绝和孤立。由于初中学生交往技巧不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逐年增加。

2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将课程分为游戏、分组、拓展等教学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是准备部分的10~15min,也可以是一次拓展课,亦可以在常规教学的某些环节融入。目前,在新课标中大单元教学推进后,“学、练、赛”融合进体育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团结互助能力,交流与组织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

2.1 丰富的分组

分组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丰富的分组,可以有效避免在单一指定分组模式下给学生带来的排斥和不悦。有效地避免了不利彼此团结的因素出现,多了几分微妙的缘分之说与好感,促进了同伴直接的信任与彼此的互帮互助,为以后的团队建设与合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方法一:按照生日排序分组,整个过程不允许说话,可以打手势。方法二:用脚剪刀、石头、布,胜方一个区域负方一个区域,根据需要的组数,裂变,可以有效随机地分成相对的组数。方法三:以身上衣服的颜色,随机分组。根据课程需要,有趣的丰富的分组方式,高效而又巧妙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交往能力,能更好地为育人服务。

2.2 游戏的导入

简单有效的游戏对于初中学生的破冰和建立信任,磨合默契,建立友谊,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团队合作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提升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模仿能力。例如,游戏一:“大风吹”。规则:“大风吹”“吹什么”“吹黑裤子”“白鞋子”等等,作为体育课的热身活动。对初中学生来说,可以达到较好的破冰的环节,同时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游戏二:说一说。规则:面对圆心,边坐位体前屈/平板支撑/盘膝瑜伽坐等,边交流如“最喜欢吃什么”“最怕什么”“最难忘的一件事”等,在注意力的转移中,体育锻炼与“人际交往”融合。游戏三:照镜子。可以在准备部分,给予学生2~3min,目标是“照镜子”,磨合与同伴配合的默契。

2.3 分层与帮带模式的导入

在体育课堂中,技术技能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的完成时间是不一样的,分层教学能较好地避免一刀切的负面影响和负面情绪[6]。此刻,分层方法之一的帮带组合的出现,也能较好地缩短整个团队学习的用时。帮带组合指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带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形成师徒结对学习(给予“师父”加分)。这种帮带模式是双赢的教学模式,赢得了研学与乐学的氛围,避免了差生的逃避与自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学生较好的“人际交往”,彼此直接的信任建立了,团队的链接也就建立了。分层减压,帮带能避免逃避学习、厌学等问题的出现,预防自我封闭的产生,有效地减少心理疾病的出现及蔓延。

3 结论

3.1 在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有趣丰富的分组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交往能力,能更好地为育人服务。

3.2 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多种多样的游戏增加了学生多方面的人际交往,不但对团队合作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提升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模仿能力。

3.3 在体育教学中分层与帮带模式的导入对初中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并维护其人际关系。

[1] 石露.初中生体育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20.

[2] Tomporowski P D, Hayden A M, Applegate B, et al. Effects of background event rate on sustained attention of mentally retarded and nonretarded adults.[J].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AJMR,1990,94(5).

[3]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92.

[4] 翟秋怡.体育锻炼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南京体育学院,2022.

[5] 颜军,陶宝乐,石露,等.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链式中介模型及性别差异[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0):11-18.

[6] 赵茜.幼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实施对幼儿智能、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On Education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s in PE

Mo Deli, etal.

(Suzhou Zhenhua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006, Jiangsu,China)

苏州市体育局科研局管理课题,项目编号:TY2021-307。

莫的丽(1981—),硕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