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章 李经银
数学游戏是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笔者以钱守旺老师执教的《游戏中的数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
课前引入,兴趣盎然。课始引入游戏,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
上课伊始,钱老师故作神秘地说:“我们先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透视心灵”。这个游戏需要你在1~63这些数字中任选一个数,默默地记在心中,并从下图所示的6张卡片中指出此数出现在哪几张卡片上,老师就能猜出你想的是哪一个数。”学生感到很神奇,跃跃欲试。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22”。钱老师背对黑板,依次拿出6张数字卡片,边拿边提问:这张卡片中有你想的那个数吗?学生在老师出示第二张、第三张、第五张卡片的时候点点头。钱老师用“2+4+16”飞快地算出22。
最终,谜底在钱老师的引导下揭開了:这6张卡片的设计原理要用到“二进制”的知识,即将1~63这些数字全部转化为二进制后进行分类:第一位是1的数字写在第1张卡片上;第二位是1的数字写在第2张卡片上;依此类推,第六位是1的数字写在第6张卡片上。只要记住这6张卡片的第一个数字,将猜想的数的所有卡片上的第一个数字相加,得出的数就是心中的那个数。
课中研究,各显神通。教师应该把课堂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利用数学游戏促进学生思考。
课堂上,钱老师引入了“24点”扑克牌游戏,规则如下:去掉大王、小王,A~10分别代表数字1~10;J、Q、K分别代表数字11、12、13;每次发4张牌,运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可加括号),最先建构出结果为24的算式的人胜出。一名学生发现,可以先用乘法“配对”的方法找到关键数,如3×8、4×6、2×12都等于24,其中的因数就是关键数;然后根据4张牌代表的数字,凑出关键数,组合出得数为24的算式,如(1+6-4)×8=24、(1+7)÷2×6=24、(3-1)×(10+2)=24等。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大多数“24点”问题。
课后拓展,意犹未尽。在课的结尾,教师引入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末,钱老师出示了“抢30”的游戏规则:两个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可报一个数或两个连续的数,谁先报到30,谁就为胜方。钱老师让两名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学生甲报1的时候,学生乙就报2、3;学生甲报4、5的时候,学生乙就报6;学生甲报7、8的时候,学生乙就报9;学生甲报10的时候,学生乙就报11、12;学生甲报13、14的时候,学生乙就报15;学生甲报16的时候,学生乙就报17、18;学生甲报19的时候,学生乙就报20、21;学生甲报22的时候,学生乙就报23、24;学生甲报25、26的时候,学生乙就报27;学生甲报28的时候,学生乙就报29、30。最终,学生乙为胜方。学生甲不服气,两人又玩了几局,但每局他都输了。最终,在钱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发现了报数的规律:要抢到30,就必须抢到27;要抢到27,就必须抢到24……依此倒推,只有后报数者才能抢到3的倍数,即后报数者有必胜的策略。
(作者单位:枣阳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