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主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计划丛书》《教师新视野丛书》《校本研究丛书》《课程资源与课程管理丛书》《做悟教育丛书》等,著有《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论》《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管理实务》《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等;主要研究领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教育;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及校本研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要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需有一定的规模做保证。教学资源建设的规模既是教学资源自身数量多少的问题,又是教学资源受益群体多寡及受益领域宽狭的问题。这一点,对于作为公共事业的中小学教育来说,尤其重要。就涵盖的教学领域来讲,教学资源如果是零散的,就会造成教学资源建设成本增加;如果同一批次或同一类别的教学资源具备一定的规模,被设计成统一的规格和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就能够相应地分摊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本,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就教学资源的受益群体来讲,如果教学资源建设各自为政,就会造成教学资源建设供需不足,教师和学生群体受益面狭小;如果扩大教学资源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实现教学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就能扩大教学资源的受益面,促进教学资源公益性的最大化。
一、规模维度视域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
在某种意义上讲,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是效率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延伸,是一种以效率为中心,强调规模效应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策略有其合理的理论假设: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作为公共教育事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其受益面肯定受到限制,从而降低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效。
从规模效应的角度看,在教学资源建设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同一类别教学资源的供需规模,通过降低人均教学资源建设成本,让尽可能多的师生群体从中获益,又要保证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教学资源供需规模,通过扩大、丰富教学资源的领域和类别,满足师生群体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以及不同类别要求和水平层次的教学需要,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资源建设要考虑受益群体规模
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资源建设,都是以师生为服务对象的。教学资源建设如果不考虑受益群体的规模,建设效益就会低下,甚至难以为继。当然,教学资源受益群体规模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从科任教师个体进行的教学资源建设到教师群体进行的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班级、年级、学科、学校、区域乃至国家等不同主体层面所进行的教学资源建设,其受益群体的规模效应有很大不同。一般而言,教学资源建设主体层级越高,权限越大,受益群体的规模效应就越大,相应的责任也越大;教学资源建设主体层级越低,权限越小,受益群体的规模效应就越小,相应的责任也越小。
在同样的受益群体规模条件下,普及性的教学资源是共同的刚性需求,教学资源类别较为单一,受益群体的规模效应大,人均成本降低,利用效率较高;提高性的教学资源即高配置资源则是分化的需求,其总体供需规模效应增加是通过教学资源类别供需规模增加而同一类别教学资源供需规模减小来实现的。大面积开发利用高配置教學资源,往往是在教育投入有保障的情形下才会选择采用的教学资源建设策略。其特点是教学资源的多样性、选择性、个性化增强,专业品质提高,但因总体成本增加而导致教学资源建设的单位效率降低。在两种情况下,高配置教学资源建设的规模与效应是不成正比的:一是高配置资源与师生群体的教学水平脱节,供需错位,导致受益群体“消化不良”,从而导致高配置资源的浪费;二是高配置资源与师生群体的教学水平相适应,但供需不匹配,部分师生受益匪浅,部分师生可望而不可即,造成高配置教学资源受益群体的个别化、少数化,甚至垄断化,导致教学资源建设失去规模化的教育效应。
2.教学资源建设要考虑供需领域规模
从理论上讲,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各个领域的教学需求,保障教学资源的充分供给。但在现实中,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的动力是不均衡的。某些特定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供需更旺,动力更足,质量更高,规模效应更大;另一些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则供需不旺,质量不高,规模效应不大。比如,考试科目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往往供需两旺,动力更足,规模效应更大;而那些非考试科目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往往供需皆弱,动力不足,规模效应被弱化。
教学资源建设要考虑供需领域规模,就要建立一种调节和补偿机制,确保教学资源建设在科目领域上的全覆盖,尤其要运用政策工具,对那些非考试科目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调节或补偿,使之与考试科目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3.教学资源建设要考虑供需类别规模
教学资源是有类别的,比如预设的教学资源与生成的教学资源、素材性教学资源与条件性教学资源等。教学资源建设的供需类别规模,既指同一类别教学资源的供需规模,又指不同类别教学资源的供需规模。
一般而言,同一类别的教学资源供需规模,尤其是纸笔考试科目的素材性教学资源和信息文本资源,往往容易形成特定的供需规模,并能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但对于那些更有学科实践意义的工具、耗材等实体资源,以及与素材性资源相配合的条件性资源,往往很难形成供需规模,更不用说那些非考试科目的教学资源了,它们在供需类别规模和规模效应上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资源建设要考虑供需类别规模,就要建立一种包括政策引导、法律保障在内的协调机制,以确保教学资源建设涵盖更多类别,形成相应规模,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的供需类别全覆盖。
二、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类型特点
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的类型特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粗放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精致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
1.粗放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
粗放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往往重视教学资源的外在形式,尤其是一些新兴类别的教学资源,注重形式是其建设的必由阶段。粗放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毕竟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态,不够丰富,也不够完整,需要适时与精致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结合起来,引导教学资源建设走向高级阶段和高级形态。
具体而言,粗放型规模维度的教学资源建设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一是教学资源受益群体规模建立在统一、抽象的教学主体认识基础上,即认为受益群体是具有共性特征的教学群体,可以大规模地适用于同类别和同水平层次的教学资源,受益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等特征并不妨碍受益群体规模的形成和扩大。二是教学资源领域规模主要集中于纸笔考试科目,较少关注非考试科目,在科目领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和功利化倾向。三是教学资源的类别规模主要以纸质信息、文本资源等成熟的、低成本的教学资源类别为主,较少关注那些学科实践类、动手操作类等带有改革和探索意味的教学资源类别,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2.精致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
精致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强调差异化、选择性和适性发展,强调教学资源的类别多样化、同类别资源小型化,以质量换数量。
具体而言,精致型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一是细化教学资源受益群体规模,包括为不同教学和学习风格、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层次的师生群体配置多样化、可选择的教学资源;二是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配置,为特定学生的兴趣领域或社会需要的紧缺领域等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让特长生更“特”;三是注重时代和科技元素,包括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技术,调整、改造甚至淘汰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资源,更新和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
三、规模维度视域下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关系
从国家层面讲,教学资源建设是为试图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因此,规模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关系正是在回答所处时代教育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和体现出来的。
1.粗放型规模維度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
规模维度视域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总体趋势是由粗放型建设向精致型建设过渡、迭代,形成更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建设格局。
具体来看,粗放型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有两种迭代方式:一是从粗放型建设到精致型建设迭代;二是从旧有粗放型建设到新兴粗放型建设迭代。无论是哪种迭代方式,粗放型维度视域下的教学资源建设都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细化教学资源受益群体,拓展教学资源涵盖领域,优化教学资源类别结构;二是提高粗放型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引入新的资源载体形式,运用新兴科技,实现技术赋能。当然,在教学资源建设迭代升级的过程中,既有市场的调节力量,也有政策的干预力量。
2.精致型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迭代升级
精致型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迭代升级主要体现在形式精致和内涵精致两个方面。形式精致主要由旧有粗放型规模维度迭代升级而来,是对旧有粗放型规模维度的改造、深化和细化,使之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内涵精致主要是融入更多先进、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技术,体现不同师生群体的发展需求,凸显不同供需领域的核心内容以及不同供需类别的育人价值,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的多样化、可选择性和高质量。
精致型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并不能取代粗放型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型教学资源类别会不断涌现和兴起,它们都会经历一个粗放型规模维度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地进入精致型规模维度建设阶段。同样,粗放型规模维度教学资源建设的受益群体和供需领域,也会不断地以各种新的形式和面貌呈现出来。也就是说,粗放型规模维度与精致型规模维度会始终存在,动态迭代发展,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