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昌
(岳阳高澜节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湖南岳阳 414000)
经济双循环理念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加强内循环、拓展外循环,构建更加自主可控的现代经济体系。在这一新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与成本管控愈发关键。制造业成本管控是确保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深入探讨如何优化制造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希望为制造业成本管控提供有益启示,促进制造业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双循环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关注焦点。双循环发展是指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上,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这一发展理念意味着中国经济更加注重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拓展对外开放,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成本问题,成本问题管理对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双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的成本问题不仅涉及传统的生产要素成本,还与新兴技术、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环境保护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因此,制造业需要加强对成本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工业化进程,制造业不仅能为国内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还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次,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内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经济双循环理念下,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制造业得以实现良性循环,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这将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再次,制造业的发展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双循环发展理念的推进,国内市场的激活将促使制造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制造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最后,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循环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的时代趋势,通过与国际市场的互动与合作,制造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制造业在国际合作中能够吸收外来技术与经验,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经济双循环的理念对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旨在推动我国制造业适应新的经济格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并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首先,双循环要求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大循环中,制造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注重自主研发,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通过创新驱动,制造业能够打破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实现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的转变。
其次,双循环要求制造业加强内外联动,拓展国际市场。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是双循环发展的核心,而制造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再次,双循环要求制造业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在推进经济循环的同时,制造业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推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制造业还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最后,双循环要求制造业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随着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制造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注重培养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高整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发展目标是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满足人们需求、提高产业稳定性,并成为新兴产业制高点的关键目标。
制造业的首要目标是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功能、环保性及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造业需要不断加大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与洞察,提高创新能力,推出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品。
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在经济双循环理念下,制造业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产业稳定性和韧性,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减少对外部市场波动的依赖。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随着经济双循环理念的不断推进,制造业有机会成为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领域制造业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造业需要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升级。同时,加强与新兴产业的合作,形成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地发展。
在当前经济双循环背景下,成本控制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部分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思维。受市场压力和短期利润诱惑影响,一些企业过于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成本控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要性,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思维,企业容易陷入短视行为,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导致成本管理不善,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部分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然而,一些企业仍然将成本控制视为降低品质和服务的手段,而非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的途径。缺乏对成本控制的正确认识,企业可能会陷入成本与品质、效率的矛盾中,进而影响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部分企业在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法上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随着经济形势和技术发展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可能不再适用或效果有限。然而,一些企业过于固守传统成本控制的做法,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可能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失去竞争优势,错失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当前双循环背景下,成本控制在制造业面临着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经济双循环的挑战,制造业企业需要树立长远战略意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控制系统落后。
首先,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统计方式来管理成本,缺乏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漏报,影响了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许多企业尚未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得成本控制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其次,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指标和绩效评估体系。没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指标体系,企业很难对成本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也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改进和优化。缺乏明确的指标和绩效评估,制造业企业可能无法真正了解成本状况,因而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最后,部分企业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不够积极。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一些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态度较为保守,可能担心技术投入过高、应用难度大等问题,导致错失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的良机。同时,新的成本控制方法可能需要企业进行管理模式和流程上的调整,需要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一些企业可能对此缺乏足够的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当前双循环背景下,控制系统的落后是制造业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成本控制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指标和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对成本情况的精准把控。
在当前双循环背景下,另一个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是事前管理力度不足,意味着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往往是在成本产生后才进行应对和控制,而未能在事前进行有效规划和预防。
首先,一些企业在采购环节缺乏有效的控制和优化。采购成本通常是制造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企业在采购时未充分发挥采购的优势,如集中采购、长期合作伙伴等,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缺乏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也会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交货延迟,进而影响成本控制和预测。
其次,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够严格。生产环节是成本形成的重要环节,但一些企业未能充分把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可能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废品率高、能耗浪费等问题,往往是在成本产生后才被发现,未能在事前进行有效预防和管理。
最后,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人力成本通常是制造业企业的主要成本,但一些企业在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管理不善,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可能导致人员流动频繁、员工士气低落,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事前管理力度不足是当前双循环背景下成本控制的重要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强对采购和供应链的优化和控制,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从而为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双循环背景下,另一个影响成本控制的问题是各部门之间合作不够紧密。制造业企业通常由多个部门组成,如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等,每个部门都对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成本控制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首先,信息共享不畅导致合作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导致对整体成本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可能出现部门间信息孤岛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例如,采购部门未能及时了解销售部门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库存积压;生产部门未能准确把握采购部门的原材料供应情况,造成生产计划延误等。
其次,缺乏跨部门的协同决策和规划。部门之间可能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筹,导致成本控制策略和目标不一致。例如,销售部门可能为了追求市场份额而降低价格,而采购部门则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追求批量采购,进而导致利润下降和资源浪费。
最后,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但如果各部门之间未形成共识和共同目标,很难形成整体合力,可能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指责、推卸责任的现象,造成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各部门合作不够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各部门对整体成本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同时,推行跨部门的协同决策和规划,建立横向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在成本控制方面形成一致的行动和目标。
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管控,注重数字经济,结合应用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制造业企业得以转型优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其中,控制好材料成本是成本管控的重要环节。下文将介绍一些优化方法来控制制造业企业的材料成本。
4.1.1 控制采购原料
采购原料是影响材料成本的关键环节。优化采购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制造业企业应当积极开展供应商调研和评估,选择具有稳定质量和合理价格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和批量采购,企业可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采用电子采购平台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采购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
4.1.2 控制库存管理
合理的库存管理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策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库存水平。过高的库存会造成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增加;过低的库存会导致生产计划延误和客户满意度下降。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如Just-in-Time(JIT)生产、供应链协同管理等,有助于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
4.1.3 控制滞销库存
滞销库存是指长期积压在仓库中无法销售的库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资金损失。制造业企业应定期对库存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滞销库存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采取降价促销、搭配销售、库存清理等方式处理滞销库存。此外,与供应商建立灵活的采购协议,避免过多采购,有助于降低滞销库存的风险。
控制人工成本是制造业企业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以下是优化方法来控制制造业企业的人工成本。例如,可利用采购共享中心实施采购自动化,建设人工成本,采取MES、ERP等系统予以高效管控,减少管理成本花费情况。
4.2.1 提高生产率
提高生产率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关键措施。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将部分繁重、重复性劳动由机器替代,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要求,提高产出效率。此外,可以在生产环节使用数字经济技术,结合共享机器设备、智能制造等予以精细划分,实施个性化形式的定制生产,实现规模经济。
4.2.2 生产流程机械化
实现生产流程的机械化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途径。将传统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化生产,可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例如,对于一些简单重复的生产环节,可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智能化。同时,企业还可以积极推进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产品设计成本控制是制造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优化产品设计成本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以下是来控制制造业产品设计成本的两个优化方法。
4.3.1 产品研发成本控制
产品研发阶段是产品设计成本控制的起点。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应注重成本效益的评估与控制。首先,建立明确的产品研发目标和需求,避免研发过程中目标不清晰、需求频繁变更导致的资源浪费;其次,采用精益研发的方法,实施研发项目的阶段评审和风险管理,确保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可控性;最后,推行技术开放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避免重复研发,降低研发成本。
4.3.2 产品优化成本控制
在产品设计完成后,企业应进行产品优化,以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产品优化的关键是平衡产品的性能、品质和成本。首先,通过价值工程分析和成本效益评估,识别产品中不必要的功能和成本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简化;其次,采用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降低材料和生产成本;最后,注重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设计,降低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经济双循环背景下,制造业成本管控愈发重要。本文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产品设计成本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法。材料成本方面,企业应控制采购原料和库存管理,同时处理滞销库存,以降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方面,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生产流程机械化是有效途径,既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人工投入。产品设计成本方面,通过产品研发成本控制和产品优化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优化方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和合力协作,注重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优势,制造业企业才能在经济双循环的浪潮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制造业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双循环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