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传统与当代

2023-10-24 01:33冉晓彤秦心一
新楚文化 2023年14期
关键词:历史文物当代艺术

冉晓彤 秦心一

【摘要】中国博物馆已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定义的讨论、观众人数的增长、日益多元化的参观需求随之出现,改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历史文物与当代艺术的组合频频出现在中国博物馆当中,成为展览创新的方式之一,受到关注和讨论。本文从中国博物馆所面临的文物资源不足、精神阐释缺失、展览同质化三个困境出发,以故宫于2022年展出的“照见天地心——中國书房的意与象”展览为主要案例,研究分析古今并置展出对于中国博物馆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当代艺术;历史文物;中国博物馆;展览策划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4-0080-06

一、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与困境

(一)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

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博物馆的更迭不仅促进了博物馆学的衍生与发展,还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后,受到多种社会思潮和现象的影响,“新博物馆学”诞生了。“新博物馆学”主张博物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这不仅让博物馆这个重新拥抱公众、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洗礼,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发展不过百余年,从1905年的第一座博物馆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50年间全国博物馆总数也不过72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博物馆的发展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短短45年便从239家增加到了6565家,中国进入博物馆高速发展的时代。从2008年我国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博物馆实现了从“自发社会”到“自觉社会”,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90%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数量达到5.78亿人次①。观众人数的增长,带来呈年轻化、复合化趋势的观众群体,促进了博物馆运营服务的更新迭代。满足观众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正在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二)传统博物馆的困境

与中国博物馆急速发展的新趋势相对应的,是传统博物馆强烈的不适应性。

首先,馆舍数量的增长与精品文物的稀缺性形成显著矛盾。在普遍的认知里,展品是一个博物馆的灵魂,展览应该是关于展品、传达展品的媒介。而对于近几年新建的博物馆,如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2018年对公众开放)、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2020年对公众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2021年对公众开放)等,在建馆之初其实都面临着展品不足的问题。而笔者作为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服务方,“无展品”成为近几年接触到的项目中业主普遍遇到且亟待解决的困境。对于博物馆来说,展品缺失将导致展览失去支撑,展陈内容到空间阐释无法衔接,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受到挑战,是每个策展人都需要面对且给出解法的问题。

第二,传统博物馆定位与展示方式无法满足今日社会与大众的需求。传统博物馆的定位首先是文物的收藏和研究机构,对于“物”的关注往往超越了展陈本身。但是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展览的使命逐渐从历史文物本身,发展成突出文物背后的知识性,到现在更偏重于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精神。传统的展示方式中,说明文字是精神阐释的唯一手段,并没有给信息的扩充留下足够的空间,也难以让观众产生情绪的流动。且在当今短视频、自媒体等快节奏、视觉化信息的不断冲击下,观众对文字阅读的耐心逐渐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让历史的精神性体现得更显单薄,拉开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

第三,千馆一面、千展一面问题普遍存在。在中国博物馆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历史学、考古学为主流的博物馆策展实践和人员配置一直延续至今。学科背景的单一导致博物馆展览在实施过程当中缺乏多角度、多学科的思维模式。对于文史类博物馆而言,内容和藏品本身具有趋同性,通识展览普遍以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作为叙事逻辑,以历史断代作为单元划分甚至单元标题,而博物馆相似的藏品资源结构导致各阶段器型外观类似,一般观众难以分辨,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博物馆同质化的问题。

(三)博物馆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为了突破传统博物馆困境,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实现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九部委《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要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②。这些意见为推动博物馆全方位与观众结合,服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与此同时,博物馆跨界融合的尝试也落实到了具体展览中。自2018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女神的装备——当代艺术@博物馆”跨界系列项目,将古代女性服饰、古代女性创作的艺术作品与当代女性主义作品并置以来,将当代艺术与历史文物同置于一个空间的类型展览开始引起业内和公众的注意。

通过此类古今并置的策展实践,在今日“以人为本”的服务核心中博物馆进行创新突破,是笔者希望探讨的议题。

二、古今并置的历史沿革

(一)古今并置的阐释

“古今并置”主要指历史文物与当代艺术在同一个展览中的并置展示。这样的展示形式让两种看似处于不同语境、不同知识体系中的展品放置在同一空间。

历史文物指历史文化遗存,是见证了历史发展、是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至于当代艺术的定义,学界尚有争论。但有两点笔者觉得较为明确:第一,理念的先锋性;第二,形式的多元化。从杜尚在1917年在一个零售市场的小便池签上字,并送进美术馆进行展览,艺术的关注点和评价标准便开始发生了转向。“当代艺术承载着创造者对艺术的独特感触,承载着对文化现实和生存现状的思考”[3],学者曾在文章中论述。而对于大众来说,形式的多元甚至超乎想象,可能是对于当代艺术一个最为直观的评价。不同于传统分类明确的制作方式,当代艺术的呈现形式显得更加自由。

(二)古今并置的历史沿革

“古今并置”在国内尚可作为一种创新的博物馆展陈方式,在国际上却已经呈现出常态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大型博物馆如法国卢浮宫、法国凡尔赛宫、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都纷纷开展了历史文物与当代艺术的展示,有的甚至增加了当代艺术的藏品收藏工作。比如以文化艺术立国的法国,对于文化发展政策逐渐向当代艺术倾斜,在2008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中,法国首次加入了当代艺术的元素,希望提倡“今天的艺术创造就是明天的文化遗产,应与今日的文化遗产受到同等的重视与保护”[4]的理念。卢浮宫专门成立负责当代艺术的部门,并且从2007年开始每年定制一件当代艺术品。馆长亨利·鲁瓦耶特曾公开表示,“一座博物馆想要充满活力,就应与当代的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5]。

中国对于古今并置的最早实践应该是在1996年,法国艺术家让-皮埃尔·雷诺(Jean-Pierre Raynaud)将自己的作品展出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场域中。21世纪之后,有更多的博物馆开始尝试此种方式,如台北教育大学北师美术馆的“米开朗基罗的当代对话”(2013年)、南京博物院的“呼吸——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2015年)等。2011年开馆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以“博物馆+美术馆”的理念进行打造,成为国内首个跨体系模式建立的博物馆[15]。约自2019年开始,古今并置展览的实践案例数量开始大幅增加,且涌现出不少具有业内影响力的展览,使“历史文物+当代艺术”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三、古今并置对于博物馆的意义

(一)阐释精神内涵

博物馆的物质性决定了“器物展示”是其第一要务,但是,当密封的展柜隔绝开展品与观众,文物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便也难以与观众产生情绪的流动和感受的共鸣。当代艺术理念的先锋性决定了其在观念阐述上的优势,它将精神内涵进行放大和剖析,希冀引发观众对于此的讨论和思考。正如徐坚老师所说:“当下有生命力的展览,一定是遗产和现实共创的结果,所以传统艺术和现当代艺术的结合,可能在我看来几乎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而且必须结合。”[9]

(二)丰富展品形式

随着时代进步,博物馆所收藏展示“物”的内涵和外延在被不断扩大。我国在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当中,“见证物”被作为博物馆收藏对象的表述,即指“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而当代艺术的创作往往基于对于当下的观察和思考,且敢于尝试最新的创作工艺和科学技术,成为时代的最佳见证。同时,站在未来的角度,当下的时代见证物便是未来的历史见证物,成为“为了明天”而收藏展示的展品资源。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建馆之初便面临着“零藏品”“零展品”的尴尬,在展品征集的工作中,现当代艺术品作为六大类展品之一,被征集和收藏,表达了博物馆对大运河现实意义的关注[11]。

(三)打破千展一面

在新博物馆学的背景下,博物馆的话语身份被重新讨论,其被普遍呼吁回到更为当代的社会语境当中,成为公众自由讨论的场域。而当代艺术作为一种个性化、带有提问和批判、具有当代性且面向未来的文化表达,为博物馆展览增加了新的叙事视角和学科参与。另外其形式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弥补了历史文物本身藏品类型的趋同性,两者并置让博物馆在展陈形式上有了突破,使打破千馆一面的桎梏成为可能,助力于博物馆在新时代的身份转向。

四、案例研究: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

故宫有着600年的悠久历史,早在20世纪初便正式开放,成为中国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今天中国国家级大型历史博物馆的代表。在近年博物馆的改革趋势下,故宫博物院积极突破创新,尝试以更年轻的手段诠释传统、溯源历史,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的艺术文化。

21世纪初,故宫就曾公开表示:“故宫博物院正在主动自觉地进行当代艺术收藏,举办当代艺术展览,举行与当代艺术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出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集和学术论著。”[5]同时,故宫也多次进行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实践,如2020年的“远行与归来——蔡国强艺术展”。

2022年8月30日至11月6日,“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以下简称为“照见天地心”)在故宫午门进行展出,以古代书房作为切入点,首次邀请了6位当代艺术家以群体的方式参与展览,将历史文物与当代艺术作品进行古今并置陈列,通过古今对话,致敬传统文人精神。

“书房”作为古代文人了解世界、探求内心的重要场景,成为各大博物馆所青睐的主题。如何打造“故宮书房展”的特色成为策展团队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根据笔者针对近五年来同主题的案例研究(见表1),书房展在内容主旨上一般重在文房器物的梳理和展示,以表现文房之美、古代文人的生活之趣。“文人的精神世界”作为书房场域的内涵往往会出现在展览推介词的最后作为内容升华,但在展览实践当中,文字展板成为其唯一的阐释形式。“精神”在展览中似有却无,难以触动观众。“照见天地心”以“文人精神”作为展览主旨,从顶层策划开始便试图打破“千展一面”的桎梏。

(一)当代艺术在“照见天地心”展览中的作用

为呼应展览主旨,故宫的策展团队没有选择一般书房展的故事逻辑——即以时间断代作为结构划分,而是以主题串联,层层深入,解剖书房所代表的精神世界。

“照见天地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委怀琴书”解析书房的构成元素;第二部分“正谊明道”从修身养性、家国情怀与仰观宇宙三个角度回应书房对于文人的价值;第三部分“结契霜雪”突出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的交流,以及文人道德观的确立。三个部分内容既贯穿了书房器物的展示,又紧扣住“文人精神”的主题,将书房内容不局限于书房本身,而是将文字、书籍器物、真实的书房空间(如五经萃室)、文人的情怀、自然与宇宙相互连接。

图1 游方之外

在这样的主题和脉络之下,当代艺术作为历史文物补充展示,成为书房精神的外化表达。比如唐明修所创作的作品《游方之外》(见图1)被置于第一部分“委怀琴书”的空间当中,巨大的漆器远看似残木,近看似山峰,呼应水墨画中的远山和怪石,传递出一种隔世的意境和书房文人所向往的归隐生活。这样的感受和思考如果仅仅是通过图文向观众传递,则显得太过直白且容易被忽略,而这一巨大的漆器在展览空间当中有着足够的视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驻足,思考它与文人精神之间的联系。

展览构想之初,展品便被定位为阐释思想的工具,来构筑对古代文人书房的整体印象。在三千平方米的展厅内,故宫共展出了96件展品。六位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从主题和形式上既与书房融合,又在一定程度上从视觉的角度打破了公众对于文史类器物展的一般认知。比如书写天书文字的古籍、以瓷泥与纸浆为材料制作的卷轴,它们远看似乎与书房文物的形态融为一体,近看又充满了当代的元素,使展品类型更加多元,丰富了展览的视觉感受和观赏层次,打造独一无二的观展体验。

当代艺术家为此题进行作品创作时,本身就是以今日的思考回应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工艺技法、表达思想,都为展览增加了“当下”这一时间维度。“现代艺术的引入,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引发对未来的思考。”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敢教授给出了对当代作品的评价。

(二)“照见天地心”对于古今并置的实践策略及启示

在中国普遍的展览实践中,博物馆与美术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传统的美术馆,以及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被普遍塑造成“白盒子”,让观众与每件作品实现一对一的单纯沟通;与之相反,博物馆空间被称为“黑盒子”,制造肃穆的历史空间氛围,增加文物的神圣感。虽然并置的展示方式多有实践,但二者的关系如何处理,依然是故宫的策展团队所面临的挑战。

1.定位:古今并置展示的土壤

而书房本身是一个物质空间,这是大部分书房展所关注到的层面。故宫展览的副标题为“书房的意与象”——对于本次展览来说,书房更是一个精神空间,承载了古代文人对于天地宇宙和内心的关注与思考。言物质却表精神、展书房却又走出书房,此次展览的选题和定位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当代性,成为当代艺术品得以并置展示的土壤。

2.合作:艺术家风格与展览气质的协调

艺术家的选择需要与展览的气质相符合,这也决定了最后的呈现效果。故宫邀请了刘丹、徐冰、唐明修、张永和、白明、徐累六位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经历和创作风格的当代艺术家,但他们都与中国文脉有着深度关联——刘丹擅长以水墨表现怪石,重新解构山水画;徐冰将问题引入探讨文字的本质;唐明修传承着中国七千年的漆器工艺;张永和多年来一直探索中国的现代建筑;白明善于以陶瓷为载体表达当代风格;徐累将多元的视觉元素融入经典文人画。他们的创作风格与思考角度本身与展览主题相贴合,最后给出了既符合书房展的文化气质,又有崭新的内容诠释视角和多元的展品表现形式的9件作品。

3.融合:传统与当代的对话

当代艺术与历史文物在展览中彼此对话,形成古今交流,是策展团队在最初就定下来的基调。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艺术家很早便参与到展览大纲和设计的讨论当中,为策展团队融入了当代的视角和思考。他们见证着该展览从一个普通的文物展,变成一场古今顺畅的对话这一思路变化。“不断地通过历史来对话,与历史的艺术家对话,通过我们自己来延续他们的精神”③,刘丹在展览纪录片中这样谈到自己此次创作的目的。从展览纪录片《只有书房》的记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位艺术家的创作起点都是故宫的文物,在故宫亲眼看到、亲身感受之后,研究人员与艺术家对文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后各自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创作。在这样的过程之后,当代艺术之于展览便不再是将作品摆进去,而是与文物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比如徐累的《世界的重屏》(图2)创意起源于《重屏会棋图》和《是一是二图》,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世界的概念,将世界书房在一张图卷中同时呈现,形成了世界文化的迷宫。而在最后的陈列中,《世界的重屏》与《是一是二图》于同一空间展示,彼此呼应,形成对话。

五、总结

尽管从展览意义上,古今并置探索了新的跨界合作模式,实现了多元化服务目的,但这类展览也面临着诸多争议。从叙事角度来说,当代艺术难免会更加“松散”,而传统文物文化类展示则更强调其脉络性。与此同时,有专家鼓励维持当代艺术与古代文物之间的张力,因为这样的并置不仅能让他们互为映照,成为催化出更多策划思路的驱动力,还能让作为过去物证的历史文化链接起代表未来的当代艺术作品,建立起传统与今天的对话,展示出文化活力自信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姿态。

但在笔者看来,传统与当代本就密不可分,传统是过去的当代,而当代则可以理解为未来的传统。且在今天,博物馆对“物”的阐释不断扩大、千馆一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当代艺术的加入可以为古代文物的展览增加新的时间维度、叙事视角和视觉体验。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也是一次向古人学习、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博物馆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除了物的展示之外,背后理念和精神的传达更应该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之一,以今日的语言阐释过去,与今日的观众建立连接。

注释:

①根据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公布的中国博物馆发展最新数据:https://news.cctv.com/2023/05/18/ARTITNTZ7MEZUwQYA7lnBLjZ230518.shtml

②参见国家文物局官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www.ncha.gov.cn/art/2021/5/24/art_722_168090.html

③參见“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故宫大展官方纪录片《因为书房》第七集。

④故宫博物院.温故知新:“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座谈会: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59102.html

参考文献:

[1]王思渝.当代艺术与历史文物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并置:新博物馆学的视角[J].艺术评论,2021(03):95-105.

[2]穆祉潼.历史文物与当代艺术品并置的展览传播要素初探[J].博物院,2022(05):52-59.

[3]彭德.什么是当代艺术[J].艺术当代,2017,16(03):94-95.

[4]教莹.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及发展前景分析[J].故宫学刊,2013(01):362-370.

[5]教莹.法国古典艺术博物馆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原因和启示[J].中国博物馆,2012(02):100-103.

[6]吴洪亮.书房里的星空“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策划的推演[J].紫禁城,2022(04):106-115.

[7]薄海昆.展陈新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概念解析——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J].美术观察,2022(11):30-31.

[8]王子林.照亮书房的那束光——“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陈疏义[J].艺术评论,2022(10):99-110.

[9]安来顺,徐坚,王晓松,等.对话Ⅳ:安来顺(主持),徐坚、王晓松、孟尧、许捷、陈娅、许潇笑[J].杭州文博,2022(02):50-59.

[10]陈同乐,李德庚,管怀宾,等.对话Ⅱ[J].杭州文博,2022(01):68-75.

[11]李竹.“零展品”博物馆展品体系构建——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品征集为例[J].东南文化,2021(03):125-130+190+192.

[12]肖朋彦.从量到质的隐忧——国内地方博物馆同质化问题探讨[J].福建文博,2016(03):86-89.

[13]许潇笑.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J].博物院,2020(04):31-39.

[14]许潇笑.试论现代博物馆文化中策展思维的转变[J].艺术与民俗,2019(02):4-11.

[15]张琳,QIU Jiayao.上海玻璃博物馆——美术馆与博物馆的跨界结合[J].建筑实践,2021(02):178-183.

作者简介:

冉晓彤(1995-),女,北京清尚建筑裝饰工程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艺术策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展览策划、文化产业、电影电视产业。

秦心一(1996-),女,北京国文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英国杜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展陈策划。

猜你喜欢
历史文物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高考历史文物试题的突破策略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