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单元主题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深度学习导向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不仅局限于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单元主题教学,巧妙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提升学习水平。
一、立足实际,按照规律设计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普遍比较贴近生活,有独特的规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这种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整体的大单元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发现不同单元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再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划分。同时,教师应该特别关注每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用整体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该计算方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都比较弱,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相关知识。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更好地立足于大单元主题教学,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单独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到重难点内容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正确的知识框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度学习。
二、整体出发,加强数学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科学设计的,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单元模块之间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数学知识框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强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并且更好地把这些知识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时,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的整体框架,将其与之前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经过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数学中乘法的知识有了充分地了解。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数学题:“数字6中间有几个2呢?”由于学生对乘法表比较熟悉,可以快速地发现“2×3=6”,所以6里面有3个2。为此,教师就可以及时给学生引出“除法的运算”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的过程中,还要运用大量的乘法知识进行辅助运算,这就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的重要性。这样将学生不同时期所学的知识点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完善数学大单元知识的整体框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教师加强数学模块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层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采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大大改善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还能增强小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设计主题,以主题为基础开展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个单元知识点的特点、知识结构和单元教学主题,把单元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以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在明确的主题下学习,头脑会更加清醒,学习思路也会更加明确,更容易对数学知识产生正确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更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出发,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和生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有效教学。教师通读教材,明确课标要求后,设计出“什么是角?”“怎样画角?”“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用一把三角尺怎样拼出一个钝角?”等多个问题,并在教学中把关于“角”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清楚学习内容和要求,展开深度合作讨论活动。学生只有充分认识了角,初步建立空间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畫角和比较角的大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升华。
总之,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弄明白最关键、最核心的概念、原理、方法,将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数学课中要善于培植出优良的数学知识的“种子”,让数学方法和思想发生“裂变”,才能给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生长的力量。同时,教师在深度学习的导向下采用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方式,要找到其有效运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方式,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数学框架的平台,加强各部分的相互关联,使其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改进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数理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