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及提高复筛率对策探索

2023-10-24 03:34孟晓芹杨萍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20期
关键词:石河子初筛听力

邵 洁 高 云 孟晓芹 杨萍丽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新疆 石河子,8320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听力障碍给国家、社会、个人带来负担的在所有慢性病中居第三位,其中听力障碍儿童带来的负担更加沉重[1]。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其是否存在听力方面的障碍,如听力损失、听力障碍等均是新生儿群体中较多见的出生缺陷,若不能及时查出,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将会在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中慢慢进展为先天性耳聋,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危害。2004年卫生部向全国颁布文件,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的颁布提高了听力筛查的覆盖率,对于初筛完成后需复诊的人群,在国内外仍缺少有效的跟踪及调查,对于复筛人员的追踪仍以前期检查后的书面告知和电话随诊为主,存在一定的漏诊率[2-3]。新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听力筛查工作开展相对较晚,目前较广泛地覆盖了北疆及南疆地区。但受新疆地区地域广袤,气候条件恶劣,人们整体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等多因素影响,漏诊及进入复筛的新生儿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已进入初筛、检测未通过的新生儿需要重点监控。为探讨新疆地区新生儿复筛现状,本研究通过对地处北疆的石河子地区近五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复筛率等数据分析,并通过对本地区跟踪入户复筛等方式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提出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复筛率的措施。旨在为新疆地区听力筛查工作提供借鉴,为我国防聋治聋工作的完善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20年12月石河子及周边团场地区20家机构出生的26 852例新生儿,其中,男15 225例,女11 627例;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46±1.53)周;分娩方式:16 433例顺产,10 419例剖宫产;出生体质量:2 261.24~4 939.68 g,平均出生体质量(3551.47±52.36)g。统计五年中新生儿初筛率、复筛率。于相同的时间段内发放调查问卷524份,发放对象为20家机构中门诊就诊人群及产科待产患者及家属,调查人群年龄20~60岁,此年龄段人群可能为新生儿亲属,如父母、爷爷奶奶等,可从不同人群层次的角度了解更多的需求信息。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86份(回收率92.75%),空项、漏项、逻辑错误的问卷未纳入分析。已对家属明确研究内容与流程,并征得同意。此项研究已被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足月新生儿;②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早夭风险;③符合筛查指征,且耐受度正常。

排除标准:①并发宫内感染者;②凝血功能异常、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性的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已经确认患有耳道病变,听力异常者;④胎龄及体质量过低者。

1.3 方法

(1)统计2016—2020年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出生新生儿总数、初筛人数、初筛通过率、复筛人数、复筛率等并分析数据。

(2)听力筛查方法:产科护理人员在筛查前,需要向家属说明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同时明确检查方式不佳、漏检的危害性,以获得家属的配合与支持,后再予以听力筛查。之后,产科护理人员采用无菌棉签清洁新生儿的外耳道与鼻腔,将残留的羊水、上皮脱落物以及分泌物等全部擦拭干净,确保外耳道完全通畅,并查看是否存在异常病变,同时禁止杂物进入,每次进行筛查前,产科护理人员都要检查耳塞与探头,确保耳塞清洁,探头的通道正常,以防设备原因影响筛查结果,当发生意外情况时需要及时予以处理。

为新生儿选择隔音效果较好的房间,测试环境噪音需要低于20 dB。操作人员为各机构专业听力技师。操作中患儿保持安静睡眠状态。筛查使用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听力技师需要让新生儿保持安静,清除外耳道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将探头缓缓插进外耳道,便携式耳声发射仪测试结果显示“PASS”提示通过。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完成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听力技师于出院前再次给予听力筛查,仍未通过进入复筛程序,提示42 d内行复筛。

(3)听力筛查调查问卷发放:2016年1月—2020年12月发放问卷,问卷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制,克朗巴哈系数为0.88~0.97,其是依据Gatehouse等人所设计的言语、空间、音质听觉筛查量表(the speech, 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所设计出来的,问卷发放对象为门诊、产科、儿科病区,年龄为20~60岁的成年人,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地址、工作)、是否有新生儿、筛查基本情况,新生儿及母亲基本情况、听力筛查知识知晓状况、复筛方式选择(医院、社区、家庭)等。统计分析调查问卷。

(4)三种复筛方式具体实施方法:①医院: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告知复筛时间,自行来院复筛。②社区:与社区建立联系,并按月统计新生儿数量,未通过患儿可通知于就近社区固定时间进行复诊。③家庭:联系初筛未通过患儿家庭,不能来院者,可入户家庭服务,预约时间,携带便携式听力检测仪,于患儿家中行听力复筛,复筛通过者,提示患儿家长观察患儿行为方式。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三种复筛方式的优劣及操作的可行性、可持续性,总结经验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2 结果

2.1 2016—2020年石河子地区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统计

石河子及周边地区20家机构出生新生儿总共26 852例,听力筛查14 758例,筛查率54.96%。其中2016—2020年筛查率及复筛率,见表1。复筛率2016年为85.63%,2017年—2020年相对较为稳定,2019年偏高。

表1 2016年—2020年石河子地区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统计

2.2 复筛问卷统计情况

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86份并进行分析。就诊路程方面,5~10 km范围的占42.80%,为最多,具有复筛意愿的最多,占86.83%,大多选择家庭复筛,占比60.49%,复筛费用在30元的占比最多,为65.64%,汉族以及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比最多,依次为82.92%、65.43%,见表2。

表2 复筛问卷统计情况

2.3 复筛实施效果

三种复筛方式中,选择家庭复筛方式者占60.49%。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研究选取2019年的情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需复筛的196例新生儿中的28例进行了入户家庭复筛,复筛由一名医师及一名筛查技师组成,医师使用电耳镜检查新生儿耳道是否通畅,技师使用便携式耳声发射进行筛查,结果“PASS”表示通过。其余者均选择自行到医院复筛。28例复筛新生儿中3例未通过复筛,未通过者告知3个月内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听力检测,所有筛查新生儿家庭对复筛方式满意。

3 讨论

新生儿的听力能力不全主要属于先天性听力障碍,引起先天性病症的原因主要是遗传、胎儿发育存在问题导致的听觉神经中枢系统发生功能性病变等。对于儿童而言,其听力迅速发展阶段集中在0~3岁,通过常规检查方式以及父母的观察,在儿童2岁后才能发觉其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听力筛查是临床及时发现新生儿听力正常与否的重要手段,如果在出生后,不及时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而只是依靠父母在生活中的观察与其他常规健康检查,很难及时发现其听力是否受损,从而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难以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部分患儿甚至因此而进展为先天性耳聋,导致其听力、语言出现残疾,可见及时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非常必要。新生儿在出生后检查为听力能力不足后可以根据后期的治疗以及干预完善新生儿听力系统,使新生儿的听力能力进行再一次的发育。

3.1 新疆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新疆地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等影响,听筛开展相对较晚,随着听力筛查项目技术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的不断推广、政府卫生部门实施听筛免费补贴政策,2016年—2020年新疆石河子地区听力筛查率增高,但仍不能达到国家卫生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90%的指标。未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因较多,包括偏远地区缺乏筛查相应设施、不能建立有效对接转诊、部分团场医院筛查设备不规范、故障、筛查人员流动及缺乏资质、新生儿家属对听力筛查知识匮乏及不重视等,导致出生新生儿进入初筛的比率不高[4-7]。针对我市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需采取多项改进措施,包括:①增加基层地区资金投入及政策支持,支持基层筛查人员参与培训,加大听力筛查国策的政策宣教力度,提高民众对听力筛查知识的知晓程度。②对偏远地区完善转诊流程,保障新生儿特别是高危新生儿听力初筛工作的顺利完成。③对初筛率较低的机构及地区,寻找原因,必要时进入转诊流程。④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减少漏筛,完善筛查流程。2016年初筛率仅为34.52%,因听筛工作处于开展初期,但复筛率达85.63%,考虑已进入初筛流程的新生儿家庭具有较高依从性。

3.2 新生儿听力复筛的关键性

复筛是整个筛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听力障碍患儿能否被筛查并进入干预阶段,复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复筛程序后,新生儿需在出生42 d内接受筛查。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者复诊率较高,这是因为严重的听力损失易于引起患儿家长重视,而中度以下听力损失患儿对较大声仍有反应,听力缺失易于被家长忽视,引起侥幸心理而忽略听力复筛,最终导致新生儿听力及言语发育缺陷[5-6]。本研究分析已进入初筛流程后未通过新生儿复筛失访原因,并探索提高复筛率的方式方法。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复筛率可达70%~92%,仍存在不能有效完成复筛的情况。共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父母的依从性差、宣传和科学常识缺失、部分新生儿家庭因住址流动性,不能在出生地接受复筛,而又未能有效和第二医疗单位建立有效联系等[8-10]。而新疆地区因特殊的地域性,影响因素还包括:部分地区偏远、少数民族群众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常识缺乏认知、冬季气候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42 d内的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院内感染概率高、患儿家属的诸多不便都影响正常复筛的完成。由于新疆地区地广距离远,经济文化水平较为落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相较汉族受教育程度较低,受民风、民俗、宗教影响,导致部分家长对先天性听力损失的认识不足,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未认可,加上交通不便,导致维族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低。综上所述,复筛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覆盖率及有效性不能达到较高要求,且无规范化流程引导,为改善这一现状,作为一种探索性复筛方式,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选择了认可性较高的家庭入户式筛查方式进行调研。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研究对初筛未通过的28名新生儿进行了入户筛查,使用便携式耳声发射检查筛查通过25名新生儿。操作流程简洁,但因占用医疗资源,仍存在交通及人员成本,考虑其可持续性,可选择在气候较为恶劣时采用,如冬季极寒地区,可采用此种筛查方式。但对于偏远地区,仍存在出诊成本较高等问题。

3.3 本研究的优势以及不足

本研究中提出的家庭式复筛方式较为人性化,目前在国内未见实施,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筛查人群对此种复筛方式满意,给新生儿家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作为我地区复筛方式的一种选择,为复筛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借鉴。本研究仍存在较多局限性:①调查问卷人群80%以上为汉族人群,而漏筛以少数民族居多,需要我们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加强宣传及财政投入。②受新冠疫情影响,进行入户复筛的人群较少,需要增加复筛人数,探索其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能够尽早地检测出新生儿的听力能力有无损伤,为新生儿后期的听力复查和听力损伤的治疗提供依据,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永久性听力能力损伤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石河子初筛听力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石河子科技》编辑部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新疆石河子集中供热领域建设隔压换热站的探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石河子垦区加工番茄精细气候区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