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峰,彭 娜,孙建腾,谷金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2020年以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发布了大量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文件,要求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因此,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传播媒体实施教学[1]。线上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物理上的“千里之外”,借助互联网平台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面对面”,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2]。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因其鲜明的特色与优势获得了广泛应用。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具有石化特色的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于2019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结合环境修复需求,阐明环境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培养具备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基本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具有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修复技术人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涉及课程思政,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生态文明和“两山”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学科之一。
案例教学是专业课程思政中最常用,同时效果也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3]。生动的案例是支撑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是保证课程思政活力的有效载体。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知识内容、技能要点,思政元素不能生硬地添加到教学内容和过程中,而要从知识点和技能点中自然生长[4]。综合文献和教学实践归纳了挖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思政案例的三个主要方向,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思政案例的主要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就“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课程而言,在绪论部分,会讲到环境问题的分类、产生与发展,并将一些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等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从污染物排放的角度分析各个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和生物造成的伤害。然而,在发生这些事件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资源、能源消耗。这些案例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阶段的典型特征,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以史明鉴”才能积累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在回顾这些典型案例时,可以自然引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首先,结合案例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及危害,使学生自发地萌生解决身边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急切意愿,萌发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其次,提出环境生态修复与保护对策,介绍“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内容。例如,在介绍“气十条”时,重点介绍第十条的内容,即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呼吸干净的空气,是每个人的权利,保护我们的空气,也是每个人的义务,必须发动每个人积极参与到保卫蓝天的行动中;在介绍“水十条”时,突出第八条的内容,即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包括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良好水体和海洋环境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在介绍“土十条”时,重点阐明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出短板之一。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深入理解和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5]。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近年来,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成果的取得肯定都离不开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其背后的艰辛历程和感人故事为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和案例,值得深入挖掘。然而,这些案例与课程的知识点没有直接联系,作为思政案例与课程的结合度不够。课程思政案例的选择充分考虑了课程的特点,主要是关于环境生态修复领域的科学家和学者及其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培养学生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搭建了高水平学习交流平台,全面提升了师生科技创新能力。依托院士工作站和省重点实验室,每年邀请环境生态修复领域的院士和海内外知名专家,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利中,长期致力于土壤有机污染防治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出多项土壤修复技术,在全国多个地方的有机污染农田和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邀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陈宝梁、林道辉、李芳柏、潘丙才、林璋、杨坤等,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辟了“大师讲堂”。课程内容涉及环境生态修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科技,极大拓宽了环境工程专业师生的眼界。同时,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使学生认识科技创新对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和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淡泊名利的大国工匠精神。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也是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家国情怀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原始和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而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6]。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先有家后有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应该从家或身边发生的事开始。可以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挖掘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适合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更容易观察体验并感同身受。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所在地为中国南方油城茂名市,因石油化工产业闻名世界。虽然石油化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甩掉“贫油国”帽子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含有原油的油母页岩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并对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13年,茂名市决定,放弃巨大采矿收益,关停矿区所有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按照“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矿区治理修复思路,建设生态公园,把绿水青山还给人民。2017年,露天矿开采形成的矿坑湖被命名为“好心湖”,以纪念“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2018年,露天矿好心湖入选茂名十大文化名片。2019年,利用露天矿内的两栋旧厂房改建成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一个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专题博物馆。2022年,“茂名露天矿治理”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这是一段化腐朽为神奇的历史,无论是当初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荒芜的土地上开采油页岩炼油,还是后来者创造的工矿遗址生态修复的国家范例,既是茂名人民埋头苦干、众志成城的见证史,又是坚持绿色发展、创造美好未来的奋斗史,也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7]。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954年创建于广州,原属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西迁至茂名市。学校秉承“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因油而生、为油奉献”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求实献身”的学校精神和以“听党召唤、为国奉献;艰苦创业、忠诚担当”为内核的广油“西迁精神”,培养了大批管理精英、技术骨干及各类应用型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行业,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各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和线下的课堂教学一样,线上教学也面临课程思政的问题。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生态文明和“两山”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学科之一。“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