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珍
【摘要】抑郁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较常见的负性情绪之一,为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抑郁现状,本文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以济南市某民办高校大一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抑郁情绪形成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今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高校大学生抑郁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抑郁;应对策略
抑郁是一种长时间的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兴致减弱的负性情绪状态,大学生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抑郁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的重要心理障碍之一[1]。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抑郁问题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轻则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危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健康。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抑郁现状,探究抑郁形成因素,为今后民办高校预防和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抑郁问题,我们对济南市某民办高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济南市某民办高校大一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共4 327份,回收4 327份,其中男生2 790份,女生1 537份。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作为调查研究问卷,此量表是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为依据而设计的问卷,此量表在抑郁识别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识别抑郁。
此量表共9个题目,每个题目包含4个选项,得分分别计为0~3分,总分27分。得分≤4代表无抑郁,5≤得分≤9为轻度抑郁,10≤得分≤14为中度抑郁,15≤得分≤19为中重度抑郁,得分>19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1.3研究结果
根据心海软件心理管理系统结果显示,在此次测试群体中,有3 474名学生不存在抑郁症状,所占比例为80.29%;有704名学生存在轻度抑郁,所占比例为16.27%;有109名学生存在中度抑郁,所占比例为2.52%;有31名学生存在中重度抑郁,所占比例为0.72%;有9名学生存在重度抑郁,所占比例为0.20%。就不同性别测试而言,男生抑郁人数为511名,所占男生比重为18.32%;女生抑郁人数为342名,所占女生比重为22.25%。就整体而言,女生的抑郁程度相对较高,表明在受测群体中,女生更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
根据研究结果和文献检索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抑郁比例逐年上升,但抑郁症状不明显,且患者通常不愿意主动求助。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抑郁程度不同,其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让情绪恢复正常,但有些学生碍于面子不去求助,以至于让自身的心理状态变得更糟糕。性别、家庭、人际关系、就业、恋爱、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是引起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抑郁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同等抑郁程度下,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家庭因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也有极大影响;人际关系不和谐容易引发学生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就业前景不明朗导致学生极易出现抑郁情绪;恋爱对抑郁具有保护作用[2]。因此,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抑郁现状,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抑郁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3.1性別因素
研究显示,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发生抑郁的概率略高于男大学生。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卵巢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等荷尔蒙的变化会对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女生性格较多愁善感,内心相对敏感,而男生通常比较大大咧咧,出现情绪问题也会采用一些宣泄方式改善自己的情绪。因此,女生比较容易出现抑郁心理,表现出抑郁症状的概率也相对更高。
3.2家庭因素
家庭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也有极大影响。父母接受教育的水平、对待生活的态度、职业类型、家庭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况。通常而言,父母文化程度高,教养孩子的方式会较为科学,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与自我调节意识也会相对更高,因此较不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或自杀的想法[3];父母乐观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临困境的时候,会有效避免其陷入抑郁的负性情绪中;如果父母从事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也会减少。如果父母从事的工作社会地位较低,部分孩子心里会出现自卑感,如果再加上家庭教育方式较为严苛,孩子会比较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纾解,孩子就会进一步产生抑郁的情绪。在关系和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出现抑郁的几率会比在不健康家庭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出现抑郁的几率小,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抑郁水平要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4]。
3.3就业因素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传统认知偏见,以及自身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容易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出现焦虑、不自信等心理[5]。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纾解方法,便容易出现逃避心理,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活动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抑郁情绪。
3.4人际关系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一般有抑郁倾向或者存在抑郁情绪的学生,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①遇到问题时,没有可以吐露内心秘密的对象,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往往没有什么技巧性。②因为现在很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容易溺爱学生,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基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没有学会换位思考,一旦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就会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日常与人交流时,往往喜欢通过QQ、微信等聊天软件,但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易出现恐惧和他人面对面交流的现象。因此,网上交友软件的出现,让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陷入了一个怪圈。
3.5恋爱因素
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往往不被人看好,容易遭到家长或老师的指责。但实际情况是,适当地同异性交往是有助于大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所谓恋爱,其本质也是一种人际交往,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可以有效抑制抑郁情绪的产生或发展。民办高校大学生通过与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宣泄负面情绪,更加成熟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恋爱不只有甜蜜的一面,所以学校要积极宣传正确的恋爱观念,降低恋爱带来的负面影响。
3.6缺乏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一方面,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少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大学生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走进心理咨询室会遭受别人的非议,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发生抑郁情况时求助不及时。
4.1科学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要想让学生科学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就需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程,以及开设专题讲座来建立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心理状态,和他们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疏导。
4.2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工作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并为每名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每周及时更新心理档案;同时,有效发挥学生干部的职能作用,提供及时的朋辈咨询,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例如:经历迥异的学生在认知上会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融入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并接纳自己;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要积极利用家庭的正面作用,主动联系其父母,探索出现问题的根源,才能正确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4.3建立心理咨询室
学校可以建立咨询室、宣泄室、沙盘室等帮助学生缓解心理问题的场所,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样才能正确发挥这些场所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4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活动
学校每年可以在5月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如进行心理讲座、心理委员培训、脱口秀比赛、绘画比赛等。在其他业余时间也可以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比如情绪压缩球、心理情景剧等,让学生感受心理活动的魅力,更主动地去了解有关心理的知识。
4.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影响身体的机能运转,可以有效抑制抑郁情绪出现[6]。因此学校可以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项目种类,使学生能在业余时间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时建立学生运动指导部门,保障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安全,缓解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从而保证其心理健康成长。
4.6加强家校合作
若学生在校期间出现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状时,需要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干预。有很多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状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和家长合作,发挥家校联动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当然,在抑郁治疗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学生在学校治疗已经起效,但是回家后症状反而加重的现象,这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带给学生的反作用,所以需要家长好好配合,掌握正确教育观念,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抑郁问题不可小视,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加强对心理问题的普查,普及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合理调节大学生的情绪,提高其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抑郁形成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抑郁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正是高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帮助学生掌握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我调节,尽快从负面情绪中走出,让心理恢复正常状态。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辅导员、学生干部等要学会关心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抑郁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融入环境的办法,帮助其健全人格,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2]王金阳,李春花.大学生抑郁心理现状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24):120-121.
[3]崔庆霞,王在翔.大学生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8):629-630+633.
[4]熊超琳.正念训练对神经性进食障碍的影响研究[D/OL].武汉大学,2018:77[2023-6-2].https:// 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 zrgu4lQARvep2SAkZIGkvqfmUZglMdu7fCR48-1YLjgrNMyiNd4RkK-g-BxNcbytJW1jI7VYrG8tq5Rt&uni platform=NZKPT.
[5]李婷婷.民办高校大学就业心理压力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6):46-47.
[6]黄健.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