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有效性观察

2023-10-23 09:43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17期
关键词:龈沟牙列种植体

周 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科,天津 30005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70 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试验组(35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18 例;年龄22~58 岁,平均(38.44±6.07)岁;安氏分类法[3]:Ⅰ、Ⅱ、Ⅲ类分别为11、15、9 例;牙列缺损部位:前牙、后牙、前后牙缺损分别有16、13、6 例。试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6、19 例;23~57 岁,平均(38.59±6.16)岁;安氏分类法:Ⅰ、Ⅱ、Ⅲ类分别有10、17、8 例;牙列缺损部位:前牙、后牙、前后牙缺损分别有17、14、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口腔修复学(第2 版)》[4]中牙列缺损的诊断标准相符,同时伴邻牙移位、牙列不齐、牙齿倾斜等错畸形;近3个月无口腔矫正或种植史。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口腔疾病;患有严重脏器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先予以两组患者面形、牙弓形状及残留牙等口腔检查,并行全口曲面断层片拍摄,进行修复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消毒铺巾后,行术区麻醉,确定植入点,沿着牙槽嵴顶行“L”或是“H”形切口,行骨膜剥离以便骨面显露,植入适宜种植体,种植体长度应比原牙根长2 mm,扭矩30 N·cm,按照牙槽骨骨量选取对应系列的钻头钻孔,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创面冲洗,将纯钛螺丝植入,进行牙龈组织瓣缝合后,将创面关闭。术毕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于术后7~10 d 拆线。待骨、种植体紧密结合后,行二期手术,矫正错牙,行烤瓷冠修复。试验组患者行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①口腔正畸治疗,先行记录、制取模型,行头颅全景、正侧头像X 线拍摄,综合评估患者口腔情况,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用方丝弓或是直丝弓,固定矫治患者牙列不齐情况,使倾斜牙齿直立,充分分配牙齿间隙,并纠正妨碍修复咬合关系的牙齿,通过保持器进行相应的固定,根据患者情况设定矫正时间,一般需在正畸治疗6~12 个月后再行修复治疗。②口腔修复治疗,待正畸治疗达预期目标后,将固定托槽摘除,并结合患者缺损牙情况行种植修复,具体方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完成口腔修复治疗后均随访3 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治疗后3 个月参考《口腔修复学(第2 版)》[4]中的相关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共分为优(种植体牢固、未见松动,牙列整齐,X线检查显示种植体垂直向骨吸收<0.2 mm,种植体周围未见透射影)、良(种植体未有松动,牙列整齐,0.2 mm ≤ 种植体垂直向骨吸收<0.4 mm,种植体周围未见显著透射影)、可(种植体略有松动,种植体周围可见小范围透射影,0.4 mm ≤种植体垂直向骨吸收在<0.5 mm,患者并无不适感)、差(种植体松动,种植体周围可见大范围透射影,患者术后显著不适),总有效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②咬合功能。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时均经T-scan 咬合分析仪(Tekscan,型号T-SCAN III V7.0)测量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接触面积以及咬合力不对称指数,评定患者咬合功能。③牙周指标。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时通过龈沟出血指数(SBI)[5]、牙龈指数(GI)[6]、菌斑指数(PLI)[7]评定患者牙周情况。其中,SBI 共计6 级,即0~5 分,0 分为龈缘、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未见出血;1 分为龈缘、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有出血情况;2 分为牙龈因炎症可见颜色变化,未见肿胀或是水肿,探诊可见出血;3 分为牙龈因炎症存在颜色变化、轻度水肿情况,探诊可见出血;4 分为牙龈伴颜色变化且肿胀显著,探诊可见出血;5 分为牙龈存在颜色变化,且肿胀显著,时伴溃疡,探诊可见出血或自动出血。GI 分4级,即0~3 分,0 分为牙龈健康;1 分为牙龈有轻度炎症、颜色变化与水肿,探诊未见出血;2 分为牙龈炎症中等,牙龈呈红色,伴水肿且光亮,探诊可见出血;3 分为牙龈炎症较为严重,牙龈可见显著红肿、溃疡,并伴自动出血情况。PLI 共分4 级,计分0~3 分,0 分为龈缘部位无菌斑;1 分为龈缘部位牙面可见薄菌斑,视诊未可见,探针尖刮牙面可见牙菌斑;2 分为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分为龈沟内、龈缘部位、邻面均可见大量软垢。分值越低表明牙周情况越佳。④不良反应。统计患者牙列间隙、牙齿松动、牙齿移位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咬合功能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 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咬合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咬合功能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最大咬合力(kg) 最大咬合接触面积(mm2) 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对照组 35 7.49±0.76 23.52±5.21* 133.07±12.84 248.66±22.76* 40.15±4.07 18.40±2.06*试验组 35 7.45±0.83 28.46±6.03* 136.76±12.61 306.27±32.46* 40.06±3.88 14.13±1.95*t 值 0.210 3.667 1.213 8.597 0.095 8.90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 个月两组患者SBI、GI、PLI 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比较( 分,±s)

表3 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P<0.05。SBI:龈沟出血指数;GI:牙龈指数;PLI:菌斑指数。

组别 例数 SBI GI PLI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对照组 35 1.44±0.66 0.88±0.21* 1.70±0.25 1.20±0.21* 1.82±0.30 1.01±0.20*试验组 35 1.43±0.68 0.39±0.12* 1.69±0.23 0.85±0.11* 1.80±0.32 0.80±0.11*t 值 0.062 11.985 0.174 8.734 0.270 5.44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SBI、GI、PLI 可以评价牙周健康状况。在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同时行正畸治疗可纠正牙列不齐情况,改善患者咬合关系,更好地恢复口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防腐、抗菌效果更佳,更利于牙周组织健康[10]。本研究中,治疗后3 个月试验组患者SBI、GI、PLI 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行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牙周组织健康。

猜你喜欢
龈沟牙列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RANKL和OPG的变化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正畸矫治过程中龈沟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