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梅
我在社区的关怀据点担任志工教师,接触了很多老人,最让我敬佩,也觉得最可爱的是96岁的胡奶奶。
胡奶奶瘦瘦小小的,却身子骨硬朗,活动力旺盛,每天都笑嘻嘻的,被大家称为“微笑奶奶”。
每天上午,胡奶奶都要到社区来,她一个人要走10多分钟的路。儿子媳妇说要接送她,她一口回绝,说是自己得多动动筋骨。见到其他老人,胡奶奶都会微笑打招呼。她很喜欢和大家两手相握,左摇右摆。她的手劲相当有力,有时还会被她握痛呢。见到社区负责人——我们都叫她理事长,胡奶奶还会和她先来个抱抱,再用力握手,左摇右摆。
社区有任何活动,胡奶奶都一马当先,像跳《茉莉花》《幸福的脸》等舞蹈,她也不输人不输阵,站在行列里,扭腰摆臀,有时看到人家注意她,还会特地扮鬼脸呢。
社区有比赛,胡奶奶无役不予,而且该装扮就装扮,从不忸怩作态。哈哈,她曾两颊各用胭脂画大圆圈、头戴红花、腰系草裙,跟着社区老人们从重庆远征到成都,还作为重要人士成为镁光灯下访问的要角呢。
胡奶奶常自述以前的困苦:3岁丧母,8岁丧父,由兄长抚养,幼小时就开始做童工,也没进过学校读书。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读书人,所以当社区开办“写字”课程时,胡奶奶高兴得不得了。
老师讲解笔画时,胡奶奶认真听,一笔一画照着写,可认真了。胡奶奶眼睛不太好,又没有基础,写字要靠近本子,速度也很慢。但她不喊苦,也不叫累。老师规定写一行,她就认真写一行。刚开始,别人写好一行,她大约只写三分之一行,笔画有时也不对。但只要老师一讲,她就虚心接受,立刻改进。一段时间后,她的速度已可和其他人并驾齐驱,字也写得蛮工整、蛮漂亮的。
胡奶奶相当可爱。有一次,“写字”课程进行分组着色比赛。全体老人分成5组,前两名每人赠送点数一分。胡奶奶那组并没有得奖,她有点失落。在颁奖后,胡奶奶走到我身边,垂着头低声问:“一分的点数可不可以让我看看?和我以前拿的不知道是不是一样?”我当然拿给她。她盯着“点数”左看右看,又悄悄对我耳语:“我没有分到,这一分可不可以给我?”
我稍愣了一下,立刻低声说:“当然可以,但不可以给别人看到哦。”胡奶奶点点头,迅速将“点数”放进口袋,若无其事地回到座位去。
这件事真把我逗乐了。
胡奶奶总是微笑着,给我们带来春风一样的温暖。一天,胡奶奶来时还带着微笑,可到了中午11 点多,她忽然不笑了。大家都觉得奇怪。后来,我们的理事长来了,揭穿了胡奶奶不高兴的原因。原来,胡奶奶穿上儿子帮她买的新鞋子,希望博得大家的赞美,偏偏没人注意到。啊,原来如此!大家领悟过来,立刻你一句、我一句地赞美胡奶奶的新鞋子,“好漂亮!”“有看头!”胡奶奶心花怒放,又恢复了笑容。
有一次更绝,大家都在玩游戏,胡奶奶也融入其中,玩得很高兴。在休息的时候,胡奶奶却去拿了她带来的碗筷包包,说要回去了。这是哪一出?大家都愣愣的。这时负责人刚好在场,她赶紧抱住胡奶奶,问她为什么要回去?胡奶奶先是说,她的头有点疼,要回去休息。理事长摸摸她的头说:“没有发烧。”经过再三追问,胡奶奶才说,她今天穿得不够漂亮,要回去换漂亮些的再来。此语一出,惹得大家笑个不停。大伙儿大声说:“胡奶奶好漂亮!”胡奶奶才打消了去意,转眼间又和大家有说有笑了。
你们说,胡奶奶可爱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