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大鹏,弓 飞,崔广庆
(1.郑州颐和医院 口腔科,河南 郑州,450018;2.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 郑州,463599)
口腔正畸治疗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牙齿矫正方式,其主要是应用矫正系统以对颌骨、牙齿施力,进而使其达到预期的解剖位置,且多用于青少年人群。由于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需要应用支抗作为稳定装置,以抵抗治疗期间产生的反作用力,故临床选取合适的支抗对口腔正畸治疗成功至关重要[1]。现阶段,临床常用的传统支抗装置有横腭杆、固定舌弓等,其虽可改善患者牙齿健康、美观,但其在应用中存在操作繁琐、患者舒适性较差等不足,往往导致效果欠佳[2]。微型种植体支抗属于一种新型正畸治疗材料,其主要是通过与骨组织的嵌合力以发挥正畸治疗作用,且体积小、操作简便,但目前关于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尚未完全明确[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据此进行研究并进行如下报道。
此研究已由郑州颐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专业的审核后准许实施,选取100例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设置在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对照组年龄区间为12~16岁,平均区间为(13.54±1.21)岁;男性24例,女性26例;体质量指数(BMI)区间为18~24 kg/m2,平均区间为(20.58±1.12)kg/m2。观察组年龄区间为12~15岁,平均区间为(13.53±1.24)岁;男性23例,女性27例;BMI区间为18~23 kg/m2,平均区间为(20.63±1.15)kg/m2。两组患者以上年龄、性别、BMI等相关统计数据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均为P>0.05,后续可比。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者;符合《口腔正畸临床拔牙矫治指南》[5]者;依从性良好者;口腔卫生良好者;患病表现为牙齿移位或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或牙弓、颌骨、颅骨发育异常等,并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者;致病原因为不良习惯、牙齿过大、遗传因素等者等。排除标准:伴有口腔疾病(牙龈炎、牙周炎等)者;有畸形矫正病史者;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肝肾、造血系统等)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正畸方法治疗:首先行椎体束CT扫描,确定患者牙齿畸形,然后带环试戴,取模,试戴口外弓;然后对口外弓进行固定,除蜡后给予焊接,去除包埋石膏,筑堤,对石膏模型予以浸泡,去除多余的水分,辅以牙托粉进行凝固,拆除筑堤,打磨抛光,试戴,整个过程牵引力和时间适度控制。予以观察组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应用Dentos Inc.公司生产的VectorTAS的微型种植体支抗(8 mm×1.4 mm),首先行椎体束CT扫描,确定患者牙齿植入部分骨组织密度情况,并了解掌握周边组织情况,植入角度、深度等。嘱患者术前多漱口以清洁口腔,进行局部麻醉后,拔除患者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黏接直丝弓托槽矫治器,同对照组予以矫正,在牙列排齐后再进行支抗种植体植入,对照临床牙齿牙根对比影像片,标记植入位置。对于植入后不适感明显者则进行颌内牵引处理,牵引力为100 g,均衡加力,1次/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嘱咐患者每个月复查1次,密切关注患者种植体、牙齿移位状况,并适当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两组患者随访1年。
正畸效果:对两组进行影像学检查(治疗12个月后),并统计其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及磨牙移位情况。
牙龈情况:方法:牙周探针,评估两组牙龈指数(GI),其总分0~3分,牙龈症状越明显,则得分越高;评估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方法:探针探诊、视诊,其总分0~5分,牙龈出血症状越明显,则得分越高;方法:菌斑显示剂涂布牙面,评估两组菌斑指数(PLI),其总分0~5分,牙龈菌斑症状越明显,则得分越高。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
咀嚼功能:检测患者咬合力,仪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咬合力测试仪(型号:D1200B),检测患者咀嚼效率(称重法),咬合力、咀嚼效率越高,数值越高。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
炎性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取患者支抗牙周组织,并进行消化、培养后,得上清液,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
不良反应: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口腔感染、水肿、不适感等)发生情况,时间:治疗期间。
炎性指标、不良反应、咀嚼功能、牙龈情况、正畸效果相关统计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检测,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经K-S法检验),以[例(%)]、(±s)分别对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检验分别选取χ2和t;使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的数据结果P<0.05,有差异。此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25.0。
观察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更大,磨牙移位更短(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P<0.05(有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两组GI、SBI、PLI评分降低(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更低,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龈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牙龈情况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升高(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更高(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P<0.05(有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比较(±s,mm)
表3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比较(±s,mm)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两组牙周组织TNF-α、IL-6、MMP-9、IL-1β水平升高(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但观察组更低(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P<0.05(有差异)。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12个月内)更低(相较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两组照片对比明显,观察组(图1、图2)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更短、前牙内收更明显、同时牙龈炎症反应更轻。对照组典型案例见图3、图4。
图1 观察组治疗前口内照
图2 观察组治疗后口内照
图3 对照组治疗前口内照
图4 对照组治疗后口内照图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美学观念的强化,其越来越重视牙齿正畸、美容等治疗,而口腔正畸治疗作为口腔科常规项目,其可发挥纠正牙齿形态的作用,而其成功的关键主要是稳定有效的支抗[6]。传统支抗装置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虽可发挥矫正效果,但其在应用中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松动、移位等问题,从而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7]。
微型种植体支抗主要是由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组成,其直径较小,灵活性较好,在正畸治疗中,将其置于种植体邻牙的牙根之间,通过与骨组织机械嵌合固位,可发挥较好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正畸效果,改善咀嚼功能、牙龈健康状况[8]。此外微型种植体支抗创伤性较小,故安全性较高。由以上得出的研究结果可知,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嚼效率、咬合力更高,磨牙移位更短,GI、SBI、PLI评分更低,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更大,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12个月内)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表明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咀嚼功能,安全性较高,改善牙龈状况,与石慧清[9]研究结果相符。口腔正畸治疗及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不仅可使得患者牙齿自洁作用受阻,还易引起支抗植入部位解剖形态变异,以刺激牙根、牙周组织,从而导致牙周炎性微环境改变,对牙根及牙周组织造成炎症损伤。TNF-α、IL-6、MMP-9、IL-1β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炎性因子,当机体炎症损伤加剧时,其含量升高[10]。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助于改善牙槽骨的自我保护能力,纠正患者口腔结构,进而减轻牙根及牙周组织损伤,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治疗12个月后相比,观察组牙周组织TNF-α、IL-6、MMP-9、IL-1β水平更低,表明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损伤,与朱利娟等[1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咀嚼功能,改善牙龈状况,减轻炎症反应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但本研究有一些不足之处(样本量少、中心单一等),基于此临床可纳入更多的样本量,进行更为深入的、多中心的研究,进而为临床上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