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超脱——《月亮与六便士》中人性的探寻与分析

2023-10-22 12:49李文双
名家名作 2023年17期
关键词:月亮与六便士施特兰德

李文双

人生的经历就是写作的素材,人性的刻画来自现世的考察。享誉全球的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在他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通过刻画思特里克兰德主人公形象,反观了毛姆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凸显出人性的本质。在毛姆的作品中,暗含着对人性本质的探寻(王海峰)。大卫·休谟的《人性论》对人性本质进行了探索,他深刻地剖析了人的个体意识和社会属性,探讨了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关系。结合休谟的人性论分析《月亮与六便士》,能够全面、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

一、人性的探寻与分析

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回想主人公的秉性行为仿佛一切都真实可见、历历在目,并且令人五味杂陈,这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主人公,这必然是毛姆的成功之处,由此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乐此不疲地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本人将借助《人性论》的论点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从自由与超脱的角度进行深度剖析,致力于向读者展现一个拥有个人意识和社会属性相互矛盾、追求自由与情感道德相矛盾、极力摆脱人性的桎梏、从自由走向超脱的思特里克兰德。

(一)逐渐走向自由的思特里克兰德

1.想象

休谟的《人性论》在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时,提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我们的善或恶观念获得一种新的活力时,情感就变得更加猛烈,而且会随着想象的各种变化而发生变化。思特里克兰德小时候想成为一位画家,但是父亲让他做生意,认为艺术赚不到钱,如今对于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梦想的种子开始发芽。他瞒着妻子偷偷在夜校画画,他说:“在伦敦,我实现不了我的梦想。在巴黎,或许我能。”他前往创作自由、思想自由、生活自由的艺术之都巴黎,思特里克兰德并非一时冲动,他充满了对未来实现梦想的憧憬,这种刺激且愉快的想象激起强烈的感情。因此他毅然决然做了这样大胆的决定:抛家弃子、冲破生活的禁锢去寻求自由的人生。他也想象着有一片岛屿,在它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住在这样一个僻静、远离尘世的山谷里,在那里,他幻想着能做出满意的画作。就是由于这样的想象,即使身处陋室,眼里有光,也能够点燃和激起他内心的热爱。从一定的角度来看,他确实在对艺术的追求过程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对巴黎艺术生活的想象也让他获得了一种力量和活力。

2.意志

想象未来的艺术生活在思特里克兰德的抉择中占据重要作用,虽然他有体面的工作、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女,生活看似幸福美满,但是读者不要忘记,他并非是一个不理性的人,毋庸置疑,他也知道这种极其平淡的日子是大多数人的写照。不出意外,最后这对夫妇会过上体面、殷实的退休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看似完美人生背后早已腐朽不堪。索然无味的生活,在这种所谓的有序、平静和幸福下,血液里狂热的欲望在奔腾,所以势必要冲破一切束缚,越过一切羁绊,在坚定的意志促使下,前方即使是暗礁海滩,荆棘丛生,也要去领略、去经历这种难以预料的激奋。《人性论》讲到,由于单有理性决不能引起任何行动,或是使意志发生,所以我推测,理性同样也不能抑制意志,或是在同任何情感或情绪争论时有优先选择权。有了坚定的意志,思特里克兰德选择了离开,他妻子怀疑是因为外遇,他嘲笑女人的简单、幼稚,如果说他完全没有考虑儿女,这种说法也不准确,他把儿女抚养到他认为可以放手的时刻,曾经给儿女创造了比大多数孩子舒适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理性也无法战胜这种追求自由的意志,我觉得攫住他的这一力量非常强大,压倒一切,仿佛违拗他自己的意志(王晋华译)。如果没有超越理性的意志,他不可能抛弃妻子,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住在巴黎一条肮脏街道上的一间破旧旅馆里,街道的两边都是为穷人开设的商店。叙述者“我”认为他绝对不可能住在如此破旧不堪、污垢肮脏的环境里,与之前一个体面的经纪人的身份完全不符合,但敲门后出现了邋里邋遢、一周没有刮脸的思特里克兰德。物质生活不再是他孜孜以求的动力,现在吃什么对他来说也不重要了,吃食物也只不过为了填饱肚子而已,为了画画,可以忍饥挨饿,甚至有六个月时间每天都是吃一块面包、喝一瓶牛奶。除此之外,金钱、尊严和名声更不能羁缚他的自由,创作的欲望,为艺术可牺牲一切的意志让他违反了既定的传统观念,特立独行,也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奠定了基调。

冲破家庭的桎梏,冲破凡夫俗子的循规蹈矩,他就像一个狂信者那样行走在常人的世界里,确非受限于常规,幻想着摆脱世俗,迎接属于自己的光芒。像忠实的使徒那样,他坚信一定能,所以即使在不被世俗理解、物质匮乏的环境里,他仍怀着信心,努力寻找真实的自我,实现真正的自由,对他而言,这是无比幸福的。

(二)真正实现超脱的思特里克兰德

1.道德

《人性论》中提到,任何对象,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倘若它能激起一种快乐或不快乐,就可以成为道德上的善与恶。毛姆是一位典型的现世主义作家,尽管其作品从思特里克兰德身上展现的道德行为有时让我们感到愤怒,毛姆站在上帝视角洞察着人性,但他的作品中很少去批判世人认为的道德沦丧、颠覆价值观的行为。他在灵魂深处强烈地同情每个个体的自由情感发展,并认同这一人性特征存在的客观和理性(李迎霞)。毛姆通过描写思特里克兰德的道德行为,也塑造了一个最终从自由到超脱的主人公形象。起初,他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买不起画布和颜料,作品卖不出去,不接受任何同行的帮助,自己琢磨绘画技巧上的问题。他不在乎画作的好与坏,只想画出他见到的东西。在无人问津时,在巴黎,思特里克兰德遇到一个憨厚老实的画家施特略夫,只有这位画家独具慧眼,认为他是创作天才,早晚可以成名,并且经常帮助他推销画作。但是思特里克兰德从来不领情,并且总是不断地奚落施特略夫,他不关心别人的感受,说话直截了当,真实而显得恶狠。当他搬离曾经破败不堪的小旅馆,新的住址谁也没有告诉。当施特略夫听说他病了,竭尽所能在一间昏暗的阁楼里找到病重的思特里克兰德,尽管彼此之间有些隔阂,可施特略夫仍旧起了怜悯之心。即便是现在,思特里克兰德仍然表现得狂傲不羁,让施特略夫为他买体温计和食物。大度的施特略夫甚至把思特里克兰德接回家里照料他,最终经过精心的护理,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他是被魔鬼附体了;但是你又不能说,附在他身上的就一定是个恶魔,因为这是在宇宙混沌、善恶未分之前就存在的那股原始力量。”从这样的描述中,也能体会到思特里克兰德已不是常人,他的内在力量、精神也已经超越了世俗,由此,他随心随欲的道德行为也开始表现得让读者更加难以接受。

之后,思特里克兰德侵占了施特略夫的画室,霸占了他的妻子,甚至把施特略夫轰出了家门。他与施特略夫妻子勃朗什的关系,不可能是因爱情而建立的。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超脱常人之外的满足欲望的一个工具。休谟认为好感或尊重同生殖的欲望之间太过遥远,以致它们不容易结合在一起。从思特里克兰德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不可能再对任何人动真感情,不会让缥缈的爱情占据他的时间和身心,爱情的牢笼也绝不会再囚禁于他。固然,他对施特略夫所做的这些泯灭良心的举动是人所不齿的、超脱人性的。肉体的狂热欲望又仿佛把他拖回了天性中间,他对这种本能也是深深厌恶的。他倾诉道:“我克服不了我对肉体的欲望,但是我恨它;它禁锢了我的精神;我期盼着那一刻的到来,那时我将完全摆脱对物的欲望,不受任何阻挠地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他极力摆脱家庭、物质、金钱、名声和地位的枷锁,对亲情、友情冷漠待之,变得目中无物无人,但是由于对肉体的欲望,他最终还是陷入了泥泞之中,这也是毛姆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深度地认识了人性,把人性的弱点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境界

人的自私本性高于仁爱本性,这也是休谟的一个重要观点。为了自己的欲望,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思特里克兰德展露的人性自私随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谁比思特里克兰德更加心无旁骛了,再也没有谁比他更缺少自我意识了(王晋华译)。

随着毛姆笔下塔希提岛的出现,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找到了自我。这是他的理想之地,梦寐以求的伊甸园。他幽居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岛上,心渐渐安定下来,他的创作也不断迸发灵感。那时他已经四十七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亲朋好友相伴,有健健康康的身体,这一生就在平凡中度过了。但是在这个年龄,他身处异乡,远离尘嚣,创作上渐渐让自己满意,他的时光是快乐的,好似一路奔跑,风雨兼程,前方是柳暗花明的惊喜,或是面朝大海的浪漫。值得深思的是,在英国、在巴黎,思特里克兰德与周围的人都格格不入,但是在这遥远的一隅,他并没有让身边人那么憎恶,即使特立独行,也没有引起他人的另眼相看。是这个世界太循规蹈矩,充满虚伪,还是他太自行其是,荒谬至极,毛姆未作出任何评判。在这个岛屿创作的过程中,想必那段日子他是幸福的,有成就感的,也一定会渐渐扬名,而突如其来的麻风病改变了这一切。当医生急匆匆赶来,闯入他的房间,他正在清洗调色板,画架上还摆着一幅画。医生从他肿大的五官中,就辨别出他已经患上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但是他痴迷于艺术,不以为是。在过去,被发现患这种疾病的人都会被处死,可想而知周围人对他和他妻子、孩子的看法,对这种瘟疫避之不及。思特里克兰德未选择离家进行隔离治疗,他决心留在家里继续创作,这是多么克制的决定!病情加重,声音已经变得沙哑,听不出来是他,他的一个孩子也死了,草草地埋掉了,他仍然坚持创作,让医生帮他买点油彩,在墙壁上画。思特里克兰德对艺术的追求和守护,以及对社会的反叛表明了他的价值观成为一种对终极和绝对理想的追求,使他抛弃了现实的庸俗,追求理想的高雅(侯秀杰)。如果说思特里克兰德的自我意识在塔希提岛的创作旅程中达到了顶峰,这种对人的情感冷漠自私让人愤愤不平,但他对疾病的忍耐,对艺术的狂热,超脱尘世的境界,不得不让读者敬佩。最终他的天才之作完成于墙壁上,“他的壁画里有一种原始的、令人恐怖的、不属于这个人世间的东西……它美得惊人,又污秽不堪。”(王晋华译)他终于把他的内心世界画了出来,完成了使命,无憾地离世了。最终,使人唏嘘的是他死后让妻子烧掉了这幅天才之作,他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这个俗世,彻底解脱了。

二、结语

从自由到彻底超脱,思特里克兰德冲破家庭、金钱、地位、名誉的禁锢,不断强化个人意识,有时表现得自私自利、道德沦丧。但是他对真理、对艺术的追求,心中的热火越烧越旺,奋力挣脱人性的枷锁,到达理想圣地。毛姆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揭开了人性真实的一面,人性的矛盾也值得后人深思。

猜你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施特兰德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施特略夫的喜剧性与悲剧性
从女性主义论《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对女性的偏见
原始的呼唤:《月亮与六便士》中高更的塔希提伊甸园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
“小鲜肉”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