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对写作的启迪

2023-10-20 13:48:28李平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夜莺安徒生美人鱼

李平

2022年的新课标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站在阅读的视界,新课标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更强调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品位和精神境界。尤其在信息量爆炸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涌进了我们的生活,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梳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整本书阅读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毕竟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写作被称为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通过整本书阅读,我们可以学到书中蕴含的关于写作的艺术手法。本文且以《安徒生童话》为例谈谈整本书阅读带来的写作启迪。

一、全书梗概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由166篇故事组成。这部童话集是安徒生民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爱憎分明,对下层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在作品中一览无遗,同时他热情地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更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之所以选择这部名著作为我们今天谈及的整本书阅读对写作的启迪的例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站在整本书的视角来看问题

整本书阅读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指引。现在我们的教材节选的只是其中一篇或两篇,对于要彻底理解作者的思想其实是存在局限的,因此,要想获得更深刻的关于作者主题的理解,需要通过阅读整本书对自己的感悟提质增效。

(二)站在同龄人的角度去思考

安徒生写这部童话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他依然能够站在儿童的角度来写文章,就这一点而言难能可贵。同学们现在正处于思维发展时期,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更适合我们模仿和创造。

(三)奇妙的想象贴合我们现在的心理

写作虽然描写的是现实,但是也需要一个人想象力的参与,毕竟我们在社会上生活,需要积极地观察,感知生活的点滴,这样我们的语言经验才能得到积累和发展,才有写作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我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散。

有感于此,站在整本书阅读的视界,结合我们当前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选择《安徒生童话》作为本文的阐述对象和例子显得十分适宜。

二、《安徒生童话》带来的写作启示

(一)定主旨——讽刺、象征

前文谈及,《安徒生童话》是安徒生民生、民权思想的深刻体现,但是在特殊时期,安徒生又不能把這些思想鲜明地表达出来,只能选择一种较为玄妙的表达,那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将作者骨子里对权贵的“蔑视”和讽刺表现得淋漓尽致。比方说,在《夜莺》中,皇帝对大自然里的真正为人民歌唱的夜莺视而不见,唯独喜欢听人造夜莺所唱的机械的毫无生趣的调子,还把人造夜莺看成是“高等皇家夜间歌手”,极力讽刺了皇帝的愚蠢无知。更为可笑的是,那些贵族竟将母牛和青蛙的叫声说成是夜莺的叫声,同样是愚蠢、无知、可笑的。在《皇帝的新装》中,更是“蠢不忍睹”,一个皇帝居然每天只为新衣服奔波,不管他的子民、国家,而且还蠢到相信“只有愚蠢和不称职的人才会看不见衣服”的说法,最后,所有的权贵、统治阶级都相互欺瞒,皇帝也在裸露身子的愚蠢行径中结束了游行,这是对现实的极端讽刺。在《恶毒的王子》中,作者揭露王子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竟不惜以战争为手段,使老百姓受尽苦难,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这个故事简直就是对当时社会不择手段夺取财富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映,安徒生憎恶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鄙视那些愚蠢自私而又自高自大的老爷。他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这些家伙自我暴露,取得了很好的讽刺效果。当然,除了讽刺手法之外,安徒生也对人性的美好进行赞美,让读者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例如《丑小鸭》中,小鸭子虽然长得很丑,但最终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预示着一个人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一定能收获美好的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在寒夜中卖火柴,最终死去,但是她的灵魂升入了天堂;《拇指姑娘》中,小小拇指姑娘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回到了家中。总而言之,这些童话故事都耐人寻味,能够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道理。我们在写作时,不妨限定一个主旨,然后就这个主旨选择素材,当然可以立足生活实际,从大家身边的素材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发挥合理想象,将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二)写故事——逻辑、严谨

当我们定下一个主旨时,就要为这个主旨准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必须是有逻辑的、严谨的,这样才能让故事体现整体性,才能谋取高分,而《安徒生童话》里,都是极具逻辑性的故事,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以《海的女儿》这篇童话为例,从开头到结尾都是紧密联系的。开头先设定一个问题,那就是美人鱼有三百年的寿命,但是没有灵魂,到三百年之后会变成海中的泡沫。最小的一个美人鱼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她希望成为一个人,获得不朽的灵魂,于是,她全身心爱上了一个王子,希望到陆地上跟王子生活在一起。但是,问题来了,她是海洋中的生命,如何到陆地生活呢?这就吸引读者一步步往下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人鱼做了好几次努力:第一次,找海中巫师帮忙,用头发和声音交换了药水,她便可以拥有一双腿;第二次,喝下药水,来到陆地,救下了王子,并生活在王子身边,希望与王子日久生情,但是王子却认为救他的是邻国公主,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得不到王子的爱,她最终也不会获得灵魂;第三次,既然不能获得灵魂,其实还可以做回人鱼(要把匕首刺进王子心脏,血流到美人鱼双腿时,她就可以重获鱼尾,回到海中),毕竟三百年的寿命也足以弥补灵魂的不足。最终的结局是,美人鱼抛下匕首,飞向天空,变成天空的女儿。整个故事让我们感悟了人类的“大爱”,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简直就是“蝴蝶效应”,让读者为之揪心。这种故事的精心构思值得我们模仿,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也有这样跌宕起伏的一面。

(三)摹形象——生动、鲜明

既然是故事,肯定要有人物参与其中。新课标要求我们写真人真事,这也是评判一篇作文是否成为佳作的深刻原因。在《安徒生童话》中,太多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应接不暇,拇指姑娘、豌豆公主、美人鱼……这些人物形象都十分饱满、形象、鲜明。以《拇指姑娘》为例,拇指姑娘离开花蕊,与田鼠和鼹鼠成为好友,田鼠和鼹鼠的生活可算很不错了,吃不完,用不尽,即使在阴暗的地洞里,它们也感觉非常满足。但拇指姑娘讨厌在这种庸俗的、自私的、没有阳光的泥巴底下过日子,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心理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拇指姑娘的心依然向往着阳光,不向黑暗而屈服,体现了拇指姑娘的坚强。诚然,要创造一个“名垂文学史”的人物形象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正如攀登高山一样,为之定然容易;不为,肯定是困难的,所以我们要花些心思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实很多文学形象都脱胎于生活中的人物。希望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写作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难以立足;而如果没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更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阅读能够开阔视野,只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做批注,将整本书阅读得来的关于语言构建、文本重构、人物形象刻画、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写作技巧逐一记录下来,这样就将形成我们自身写作能力。除了善于做批注,我们还要多领会、多模仿、多创作,整本书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鲜明的人物、跌宕的情节,更有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可以从中摘抄优美的语言文字,并从中模仿,把它们创造性地变成自己的语言,这将促使我们在未来的写作之路上更加自信。

猜你喜欢
夜莺安徒生美人鱼
夜莺
我和美人鱼过一天
儿童时代(2022年1期)2022-04-19 12:42:14
安徒生的世界
丑萌的“美人鱼”
放生一条美人鱼(下)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58
夜莺
学生天地(2020年11期)2020-08-25 09:15:46
跳高者
时光浸染安徒生(外四首)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24
海里有美人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