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彬?谷舟?罗林奎
【摘要】石印术的传入与发展对中国近代印刷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石印技艺由“绘石”向“落石”的转变,为我国石印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良机。石印术采用的“西术中用”技术模式,是对此前“中术西用”“西术西用”技术模式的再发展,以满足中国本土文化发展需求为主进行技术推进,开启了西式印刷术本土化的开端。相关研究丰富了对石印术发展历史的认识,为探究我国近代印刷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 键 词】石印术;本土化;近代印刷业
【作者單位】龙文彬,中国印刷博物馆;谷舟,中国印刷博物馆;罗林奎,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3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5.006
石印术是一种以天然多微孔石版为印版,对石版上的图文信息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19世纪20年代,石印术传入中国,经50余年的缓慢发展,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出版印刷业崭露头角。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铅印术兴盛之前,西式石印术在中国就已迎来黄金发展期,在其30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内,石印对中国印刷业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石印术作为晚清时期国人向西方学习技术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学者围绕石印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石印术在中国的本土化、“铅石之争”等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2]。
本文结合近代印刷术发展模式的研究,探讨西式印刷术的本土化历程,拟从世界石印术发展史的角度探讨西式石印术的引进与自制,通过爬梳世界石印技术发展史,进一步剖析石印术引入我国的发展脉络。
一、世界石印术的发展脉络
1798年,捷裔德国人塞纳菲尔德发明了石印术[3]。石印术采用绘石的办法,用脂肪性物质直接在石版上绘画和书写,通过油水相斥的原理,实现图文的印刷复制。塞纳菲尔德不断改进石印术,推动了石印油墨、石印设备等的更迭与完善。1801年,塞纳菲尔德的石印术获得了英国专利。1819年,介绍塞纳菲尔德石印技艺流程的著作出版,为推广石印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4]。
由于石版厚重,石印术的印刷速度相对较慢。在19世纪初,石印工人和厂商为提高石印效率,不断尝试改进石印机,塞纳菲尔德本人也对石印机进行过多次改造。当时主流的印刷机械有两种,即杠杆印刷机和滚筒印刷机(或称星型印刷机)。杠杆印刷机不适用于重型石版和大功率的工作,一般用于印刷小型传单。滚筒印刷机经赫尔曼·约瑟夫·米特雷尔改制成功,其在放置石版的木板下安置了一个与压力机宽度一致的圆筒,用固定在星型操纵杆上的杠杆转动滚筒,把石版从刮板下拉出完成印刷。相较于杠杆印刷机,滚筒印刷机更省人力,且抗压性能更佳。滚筒印刷机的发明替代了杠杆印刷机,成为当时主流的石版印刷设备。尤其是改进后配置的伸缩机座进一步提高了石版印刷效率,使得滚筒印刷机的使用持续至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代替石版的铝板、锌板出现,胶印技术的发展弥补了石印术的效率短板,石印术开始运用于版画创作领域,逐步退出书籍出版的历史舞台。
在印刷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照相技术的出现为石印术带来了新的机遇。1859年,奥司旁发明照相石印技术,将书页的照相底片投影到用感光乳剂处理的石版上[5]。这种落石的新方法不同于以往直接在石版上书写的方式,仅通过照相晒版落石即可完成内容复制,且胶片可根据实际需求随意放大和缩小。方便快捷的落石技术为石印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1868年,法国人路易·杜卡·杜豪隆提出加色法与减色法彩色摄影原理,为石印的推广作出了极大贡献。1871年,以落石技术为基础的石印机开始畅销,仅在美国就有450多台手动石印印刷机投入使用。
二、石印术的传入脉络
石印术发明后,在短短30年内传入中国。1826年,马礼逊从英国再度抵华,将一台米特雷尔滚筒印刷机带到中国,用于印制传教资料以及为外商印刷表单文件,随后将石印术传授给华人梁发和屈亚昂等。1834年8月马礼逊病逝,其印刷所事业就此中断。接任的传教士麦都思早年主要在印尼巴达维亚印刷所从事印刷出版活动,该印刷所是鸦片战争前所有中文印刷所中,唯一以木刻、石印术、活字印刷术三种方法进行生产的印刷所。麦都思认为,石印术适用于任何语言和文字,且中文活字铸字工艺尚不成熟,采用绘写的方式出版中文资料具有一定优势。1828—1843年,麦都思采用石印术印刷了45种中文书刊,另印刷了40种马来文与爪哇文石印书刊[6]。在印刷字数少且图文信息多的小册子方面,石印术具有明显优势,且石印的印制成本低于铅印,这也为石印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麦都思将巴达维亚印刷所在石印、活字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印刷器械材料打包前往中国,于1844年在上海创办墨海书馆。直到1866年墨海书馆关张前,墨海书馆出版的29种中文图书中,仅有3种石印本。19世纪40—60年代,我国史料中有关石印术运用的记录较少,为此张秀民先生曾提出疑问:为什么石印术在中国50年内没有得到推广[7]?此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门户洞开,西式印刷术大举步入中国。关于技术的选择、运用成本乃至中国人的接受程度,都是西式印刷术在中国推广运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方面,石版取材不便,印刷油墨也需进口,极大地增加了石印的成本。另一方面,铅活字印刷技术愈发成熟,西方传教士青睐铅字凸版印刷。解决利用铅活字印刷中文书刊的问题成为此时西方印刷出版商的重点研究方向。美华书馆、英华书院极为重视铅活字印刷技术,尤其在姜别利的主持下,美华书馆对铅印技术进行了大力改革,提高了铅印效率,中文铅字凸版印刷工艺已臻成熟。该时期,石印术在出版方面并无过多优势,以至于陷入长期沉寂。
19世纪60年代,照相落石技术不断成熟,推动了石印机在欧美国家的热销。尤其是欧美国家广泛运用石印术印刷附有大量插图的书籍、善本古籍,以及铅活字不便印刷的非拉丁文字图书。上海作为我国近代印刷出版中心也开始引进石印设备,如土山湾印刷所、点石斋书局均引进了单色照相石印技术印刷文书资料。19世纪70年代后期,照相晒版落石开始成为石印书业的主流印刷方式。通过吴友如描绘的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书局石印车间图可知,点石斋书局的早期石印采用手动石印机和手工曲柄平床滚筒印刷机印刷书籍。贺胜鼐在《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一文中提到此时石印机采用人力手工摇动,每台石印机器需要8个人操作,分两班轮流摇机,一人添纸,二人收纸。虽然劳动强度较大、印刷步骤繁复,但照相石印翻印的古籍、楹联字画等与原件相差无几,加之快捷、廉价,迅速占领了出版市场。尤其是点石斋书局采用照相石印技术缩影《康熙字典》获得了巨大成功,石印业得以迅速扩大。
到了1886年,英资麦利洋行引进英“许士耿博”厂制石印书画机器,该机器“装置煤气火力,一日能印七千余张”。麦利洋行不仅售卖石印机械,还销售印书油墨、照相药水等配套材料。蒸汽引擎代替人力,石印产业的完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石印业的发展。1889年5月25日上海《北华捷报》载文《上海石印书业之发展》记载:“上海石印中国书籍正在很快地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石印中使用蒸汽机,已能使四五部印刷机同时开印,并且每部机器能够印出更多的页数。”自1876年土山湾印刷所创建到1911年,上海共有149家石印印刷所[8]。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工人,石印术的使用主体都已转换为国人,这改变了以往由洋人主导使用西式印刷术的情形,是西式印刷术实现中国本土化的重要标志。孙毓棠对1894年同文书局、蜚英馆等五六家石印书局雇佣的工人人数进行统计,估摸有1300名石印工人,而一般石印局书工人约150—200人左右[9]。就人数而言,当时我国石印业已形成较大规模。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以印刷科举文书为主要营业对象的石印业逐渐衰落,但技术的革新仍在推动石印术的发展。20世纪初,彩色石印技术引入中国,彩色石印术要求较高,操作者需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艺,其工艺也相对复杂。1905年,商务印书馆聘请了8位日本彩色石印专家传授彩色石印技艺。到了民国时期,圆压平式电动石版印刷机引入中国,电力代替蒸汽成为出版印刷的主要动力,印速可达千张每小时。1931年,彩色照相石印技术由美国人汉林格传入中国[5]。
三、石印发展模式与近代印刷本土化发展
印刷效率是印刷企业能否占领市场及推进技术迭代的关键,因此,印刷效率被视为推动技术引入并实现本土化的关键因素。石印术的印刷效率不及铅印术,却成为第一种在本土大规模推广的西式印刷术,究其原因,除同时期铅印术在积极推进中文印刷技术难题攻关外,其重要原因在于石印术本身采用的技术发展模式极大地适应了本土化发展诉求。石印术的发展模式是西方技术成功融入中国社会的典型。
19世纪20—40年代,西式印刷术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以“中术西用”的模式,采用中国传统手工雕版印刷术出版中文圣经与宗教小册子,印刷文书的封面、书名、行格界栏、装订方式等都与中国刻本的形式风格一致,以此让西方文化为中国人所接受。此举刻意迎合本土阅读习惯,忽视了西式技术本身的优势,虽然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市场,但效果不显著。
19世纪40—60年代,随着西式印刷技术的进步,传教士逐渐改变以往以木刻为主、西式印刷为辅的印刷模式,开始大力推广西式印刷术。虽然此时西式印刷术在印刷效率方面使华人倍感惊叹,但技术只是文化传播的上游,西式印刷术仍无法动摇传统雕版印刷术的主导地位。大多数国人仍对西方印刷术持保守态度。1877年驻英使节郭松涛参访《泰晤士报》报馆,对“每日印刷新闻报七万余张纸”大为震惊,同去参访的刘锡鸿却对印刷机的使用持抵触态度,指出“何为必用及其,以夺此数万人之口食哉”,即机器的使用是对人力的牺牲,一语点破了西方机械印刷不为国人所接受的重要缘由,在此阶段,主持印刷机构的西方殖民者积极推进铅印术以解决中文印刷问题,但对他们而言,印刷出版主要为传教而服务,并非真正意义上服务中国文化的发展。
19世紀70—90年代,照相石印术通过满足中国本土文化发展需求进行产业推进,探索出西式印刷术融入中国本土发展的有效路径。杨丽莹指出,纵观石印技术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石印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可称休戚与共[10]。石印术的新发展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印刷技术模式,不再局限于传教读物,而是更贴近中国本土文化诉求。相较于此时铅印术尚与国人在理念、技术上进行磨合,石印术已完成了国人在理念上对西式石印术的接纳,如照相落石技术不需要铸字,亦不用刻版,翻印古籍十分便利,石印本因平均成本投入少、价格低廉,且能够还原书法之美,广受市场好评。石印术的运用让国人充分认识到西式印刷术的魅力,即西式印刷术使珍本古籍、存世量少的文献得以广泛传播,中国古籍焕然一新,因此广受中国知识分子的推崇,广大书商也意识到石印术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盈利颇丰和扶助学术的吸引下,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和书商纷纷加入石印行业,更多地了解和接触西式印刷术,并参与石印书籍出版工作,对推动近现代出版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尤其在石印术的运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彰显,为国人接受西式印刷技术做了良好的思想铺垫,打破了国人在思想上对外来印刷术筑造的藩篱。
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力量,印刷术被赋予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教育、传播西学、保存国学的重任。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社会形势下,推动印刷业发展成为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11]。从1912年到1932年,上海的印刷机制造业规模增长近20倍[12],西式印刷技术最终完成本土化变革,成为推进我国文化事业进步、为民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的重要工具。
四、结语
19世纪,印刷术的变革引发了中国第二次出版革命[6],内生于中国本土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促使书籍出版由手写过渡到印刷传播,此次变革由外来的西式印刷术取代传统雕版印刷术的主导地位,使传统书业逐步转向现代出版。石印术采用的“西术中用”技术发展模式,为实现此次变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石印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雕版印刷术的主导地位,使国人成为西式印刷在华传播的主力。西式印刷术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可谓近代“西术东渐”多元模式的缩影。
|参考文献|
[1]杨丽莹. 清末民初的石印术与石印本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2]谢欣,程美宝. 画外有音:近代中国石印技术的本土化(1876—1945)[J]. 近代史研究,2018(4):44-64+16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4]JOHANN NEPOMUK F,ALOIS SENEFELD
ER. A complete course of lithography[M]. Memphis:General Books LLC,2009.
[5]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 中华印刷通史[M].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6]苏精.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M]. 北京:中华书局,2018.
[7]张秀民,韩琦. 中国印刷史[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8]芮哲非. 谷腾堡在上海: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1876—1937)[M]. 张志强,等,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
[9]陈真,姚洛.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笫一辑:民族资本创办和经营的工业[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0]杨丽莹. 浅析石印术与传统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以上海地区为例[J].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1):100-115.
[11]谷舟. 中国近代印刷用墨发展考述[J]. 现代出版,2022(6):32-39.
[12]上海工商局机器工业史料组. 上海民族机器工业[M]. 北京:中华书局,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