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颖,杨荣
脑梗死为一种因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发生坏死或软化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病的70%[1]。吞咽障碍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指出[2],吞咽障碍可诱发肺部感染,若未及时进行系统治疗或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或营养不良症状,上述症状均会延长患者康复周期,并加重其医疗负担。在病情急性发作期,临床多会实施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等血管内介入治疗,而待其体征恢复稳定后予以对症支持及药物抗凝是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的重要手段[3-4]。但对于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而言,除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实施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传统吞咽功能训练能一定程度改善吞咽障碍,但其康复效果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5]。口肌生物反馈训练为一种改善患者舌肌、唇肌功能的物理疗法,通过对吞咽相关肌肉进行不同程度电刺激能有效增强舌肌功能及吞咽反射能力[6]。本研究旨在分析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辅助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5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26±5.18)岁,体质指数(BMI)23~26 kg/m2,平均BMI(24.56±5.11)kg/m2,脑梗死病程3~10 d,平均病程(6.52±1.33)d,入院时洼田饮水试验分级[7]:36例为Ⅳ级,16例为Ⅴ级;联合组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6.18±5.21)岁,BMI 24 ~25 kg/m2,平 均BMI(24.62±5.35)kg/m2,脑梗死病程4~9 d,平均病程(6.77±1.16)d,入院时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8例为Ⅳ级,15例为Ⅴ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102)。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要点[8];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在Ⅳ~Ⅴ级,确认存在吞咽障碍;脑梗死病程均≤10 d;均已了解本次研究试验目的及内容,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伴其他生理性吞咽障碍者;伴严重咽喉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9]评估分值≤7分,病情严重、预后较差者;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常规组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①常规药物治疗:明确病因进行调脂、降压、降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予以吸氧、呼吸支持、心脏检测;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H20030351,500 μL∶5 000 AxaU),200 IU/kg,1次/d;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100 mg),100 mg/次,3次/d;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H20051407,10 mg),10 mg/次,3次/d,连续服药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②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系统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明确是否存在呛咳及呼吸困难症状,检测构音障碍程度;酌情实施口周训练、寒冷刺激训练、发声训练、呼吸训练及空吞咽训练,每日训练时间为20~40 min,2次/d;根据吞咽障碍程度指导患者进食流食、半流食或常规性质食物,必要时可饮水辅助进食,本组干预时间为14 d。
联合组采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法同常规组,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如下:①治疗前对患者开展系统健康宣教,告知吞咽障碍的具体发病原因及后续治疗计划,明确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的治疗原理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强调遵医嘱完成康复训练对其吞咽功能恢复产生的积极影响。②依据患者个人选择嘱其取坐位或平卧位,首先评估患者的舌肌、唇肌最大肌力,将最大肌力的50%设定为初始治疗强度,治疗仪器为加拿大MyoTrac Basic型双通道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10722号]。③选择双向方波,脉宽选择0.2 ms,频率选择50 Hz,每刺激5 s后间歇10 s,刺激强度范围在0~100 mA。④根据治疗仪提示,将治疗仪自带的舌泡置于舌面并嘱患者朝上颚方向用力顶起舌泡进行舌肌训练;后将舌泡置于牙齿、嘴唇之间区域,嘱患者抿唇并挤压舌泡;将舌泡置于唇肌刺激点内侧2 cm处,嘱其以最大力量收缩面颊挤压舌泡。⑤上述治疗30 min/次,5次/周,2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舌喉骨复合体动度[10]:于治疗开始前24 h内、治疗14 d后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舌喉骨复合体动度改善情况,嘱患者取端正坐位,于下颏处放置一枚25 mm硬币为测量标尺,予以同性质流食嘱患者自然吞咽,经造影检查观察吞咽时舌喉骨复合体移动距离,检测指标包括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②吞咽功能:于治疗开始前24 h内、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等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11]评估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SSA量表分值范围为18~46分,分值越高提示术吞咽功能越差。③生活质量:于治疗开始前24 h内、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等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吞咽障碍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12]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WAL-QOL量表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④并发症发生率:于治疗14 d后对入组患者开展为期3个月的短期随访,于随访期间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舌喉骨复合体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舌喉骨复合体动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舌骨前移距离、舌骨上移距离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舌喉骨复合体动度比较(±s) 单位:mm
表1 两组患者舌喉骨复合体动度比较(±s) 单位:mm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前移距离 上移距离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53 5.14±1.25 9.44±3.23* 10.33±2.29 17.65±4.46*常规组 52 5.11±1.31 7.15±2.76* 10.28±2.35 14.42±3.28*t值 0.120 3.902 0.110 4.221 P值 0.905 <0.001 0.912 <0.001
2.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SS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 d后 治疗7 d后 治疗14 d后联合组 53 39.25±5.11 30.25±5.31* 25.11±5.42* 20.36±5.45*常规组 52 39.36±5.23 33.47±5.16* 28.68±5.41* 23.28±5.17*t值 0.109 3.151 3.378 2.816 P值 0.913 0.002 0.001 0.006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SWAL-QO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 d后 治疗7 d后 治疗14 d后联合组 53 51.44±10.31 70.25±10.31* 77.45±10.31* 88.62±10.31*常规组 52 51.25±10.28 64.33±10.46* 71.25±10.42* 81.45±10.25*t值 0.095 2.921 3.065* 3.573 P值 0.925 0.004 0.003 0.00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随访期间,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43%(5/53)低于常规组26.92%(1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吞咽障碍为脑梗死发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其发生率在所有脑梗死患者中占比为30%~60%,与其他患者相比,合并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发生误吸及吸入性肺炎风险高出3倍左右,若未及时予以治疗和干预,或会导致患者进一步出血脱水或营养不良[13-14]。目前临床尚未提出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特效疗法,除予以积极药物治疗改善脑部缺血性病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外,在患者康复期实施积极吞咽功能训练也至关重要[15]。传统吞咽训练多关注患者的咽部功能,其训练内容及方法均较为单一,且受患者主观依从性影响,传统训练方案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6]。
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增强舌肌功能及吞咽反射,为治疗各类吞咽困难患者的重要物理疗法。借助相应设备并设置适宜的治疗频率及强度即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舌肌、唇肌功能[17]。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的舌骨前移、上移距离均高于常规组,提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能促使患者的舌喉骨复合体动度恢复。舌喉骨复合体由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食道括约肌组成,研究指出[18],舌喉骨复合体的运动功能与人体气道闭合力密切相关,其可在咽缩肌收缩前促使舌骨位移并关闭呼吸道、打开食道并帮助人体完成吞咽动作。传统吞咽训练可一定程度上增加舌骨上抬幅度但却无法对舌骨动度产生明显影响。口肌生物反馈训练为一种电刺激物理疗法,通过将电极片连接在舌肌、唇肌相应位置并选择适应电流刺激强度、频率后即可刺激舌喉相关肌肉收缩并增加肌力,感觉刺激能引起皮层长时间功能重组,在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吞咽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优势[19]。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SS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其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董蕾蕾等[20]既往研究指出,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张天元等[21]则认为,经口肌生物反馈训练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后也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后,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SWAL-QOL均高于常规组,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吞咽障碍可诱发肺部感染相关症状,临床有超35%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继发吸入性肺炎[22]。若长期无法顺利进食也会加剧患者脱水和营养不良发生风险。但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更低,提示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辅助常规药物治疗能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喉骨复合体动度,对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