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因为生理原因和后天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男性寿命始终不如女性长。不过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预期寿命方面,男性正迎头赶上,与女性的寿命差距正越来越小。
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马库斯·索尔伯格博士及其研究小组首次对欧洲7国228个地区的人口死亡原因数据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男性预期寿命比女性短7岁多。近10多年来,这一差距已缩小至不到5.5岁。瑞士西北部位居榜首,两性预期寿命差距仅为3.3岁,德国慕尼黑紧随其后,为3.5岁;德国东部、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部分地区,男女预期寿命差异仍大约为6岁或6岁以上。
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性寿命差距也有城乡差别,总体是农村大于城市。研究人员表示,繁荣大都市往往因其良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健康且高素质的人才,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吸引力较小。另外,较低的预期寿命与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息息相关。20世纪,吸烟是导致男性预期寿命比女性更短的一大主因。其他原因包括:男性通常工作时间更长、工作中面临更多健康风险等。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男性与吸烟相关的死亡率开始降低,女性反而升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心脏起搏器的使用,让男性寿命变长。而更多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使得男女在工作相关的健康风险差距在日益缩小。 新研究还发现,两性生理差异只占寿命差异原因的很小一部分。随着社会对两性社会角色的定义日益趋同,两性寿命差异会越来越小。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与多种健康结果密切相关。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精神健康》杂志近日刊登了复旦大学一项新研究,揭开了五大人格特征对大脑健康影响的奥秘。
五大人格特征包括:外向性(爱社交)、宜人性(热情)、尽责性(勤奋)、情感不稳定性(紧张)和开放性(好奇)。为了量化这些人格特征与7种常见大脑疾病间的关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博士团队,利用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298259名参试者的数据展开了前瞻性研究分析。参试者平均年龄60.32岁,女性占53. 97%。在平均为期9.49年的隨访调查中,6041人确诊痴呆症,2239人确诊帕金森病,9199人发生中风,183人确诊精神分裂症,309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8832人患有重度抑郁症,11346人患有焦虑症。分析结果显示,紧张对大脑的有害作用始终如一,容易患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而热情、勤奋、社交和好奇心均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另外,神经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征与大脑额叶皮层、颞叶皮层和丘脑等关键区域存在关联。热情得分越高,前扣带中前部皮层体积较大,而紧张得分越高,该区域体积就越小。勤奋得分主要与区域厚度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结果为以个性为导向的大脑健康干预提供了基础。减少紧张的负面影响,发挥热情、勤奋、社交的积极作用,保护好奇心,有益大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