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建筑行业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传统的工程建设过于关注施工进度和成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长期下去,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提倡在施工中遵守节能、环保原则,建设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工程建设本质是消耗大量的资源转换为建筑产品的行为,短期内会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大量资源耗费也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从长远角度来说,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要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理念,打造绿色建筑,实现绿色发展。
一、绿色经济中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述
我国传统建筑业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主要采用粗放式建造和管理模式,追求高额利润,忽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对建筑产品的要求由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要求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便捷适用、节能高效的居住和使用空间。为满足民生需求,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有关部门提出完善绿色建筑体系,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经济的核心在于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合理融入节能、环保、低碳、无污染的理念。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现阶段,推动建筑节能、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已逐步完善。在城市、城镇及农村中分类推进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点任务。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根据建筑种类和功能的差异,以城镇为单元,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绿色、环保,保证建筑和环境、社会和谐共存。
二、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绿色建筑的重视不够
一般情况下,绿色建筑发展较为缓慢,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忽视绿色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应用。另外,建造方在项目实施中偏重项目的财务分析指标,而绿色建筑技术及材料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财务分析指标。
对于建筑产品,大多数消费者更关注其价格,习惯性考虑建筑产品的使用和功能价值,对绿色建筑内涵缺乏了解,忽略绿色建筑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长期效用和优势。另外,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造价,必然会影响最终销售价格,制约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技术支持和激励政策不足
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维修保养等都是由建筑企业负责。因此,企业是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已出台多份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但在落实和实施方面缺乏健全的管理和指导措施,技术创新不足,制约企业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激励政策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三)与国际接轨的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可持续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建筑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规范行业行为。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许多企业已将绿色建筑经济纳入经营管理决策中,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速度依然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估机制和标准不够健全,先进的绿色技术和材料无法得到充分应用,相关人员无法合理地评估绿色建筑经济状况,难以发挥新兴技术、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的作用。
三、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提高人们认知水平
建筑行业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广大群众是主要享有者,使其全面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和优点,对绿色建筑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对推动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已有了更高追求。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不断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绿色建筑实际功用的宣传力度,确保人们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优势的充分认识。
(二)构筑绿色建筑生态链
建筑产业生态链是指建筑企业和具有供给关系的企业之间构成的生态关系。建筑行业本身伴随大量的资源消耗,如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可循环利用等方面全面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充分降低资源消耗,有效控制建筑过程中碳排放量,完善建筑行业的绿色经济生态链。例如,建筑企业在生产环节中严格把控材料供应,选取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在建筑生产完成后,建筑企业应回收建筑废料、废水等,在此环节中,对相关废料、废水二次利用,可依据企业内部循环思路,将处理后的渣土用于筑路或桩基填料,或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生活用水或农田灌溉等。
(三)注重政策和经济激励,增加建筑经济发展动能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具体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1.政府部门要优化建筑行业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环境。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可颁布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指标,规范建筑垃圾排放,控制水、声污染、空气扬尘或光污染等,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2.建立健全采购规章制度,为建设单位的采购、招标工作提供指导帮助。目前某些发达国家已将建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写入招标文件,明确投标企业必须提供通過了英国BREEAM、美国LEED等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业绩,同时要求承诺聘用取得LEED体系专业资质的工程师对项目进行管理。通过提高招标文件要求,促进建筑企业进行创新,切实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3.政府部门应完善对于绿色建筑的扶持政策和奖励机制。建筑行业中经济效益是重要企业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应加快落实财政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拨付体系,扩大补助覆盖范围,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减少建筑企业的成本负担。政府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绿色建材或设备供应企业的发展。另外,要综合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经济激励、财务补贴政策,通过发放政府补贴、减少或免除购置税和维修基金税,或提供信贷优惠等方式,刺激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扩大绿色建筑的市场占比。
(四)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要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建筑技术、工艺和材料设备的研发,增加绿色建材和设备的采购成本,从而加大建筑产品整体的成本费用。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筑行业应遵守经济性和因地制宜原则,全面分析采用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产品的施工成本和使用成本,并对其进行合理控制,使其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气候条件、资源以及当地的建筑特点相匹配。例如在我国西北部地区,窑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本身造价成本较低,可以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充分利用;在新疆地区,墙壁材料通常是石膏和秸秆,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成本较低,在当地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优先选择符合当地区域特征的材料,以求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更加经济、环保,并凸显地方特色。另外,许多地区的建筑物門窗优先选用中空玻璃、UPVC塑型窗框、铝合金窗框,以增强门窗的隔热性能;在安装中,使用具有良好弹性、密封效果的新型节能材料,用以降低室内热量的流失等。
(五)加强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共享
在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相关的工艺技术和材料设备等,为绿色施工提供有力支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建筑行业要推动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注重“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国家统筹、政府指导,充分调动科研中心、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力量,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号召并鼓励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专业科研院校等对聚合GIS、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生态云识别、物联网等技术进行研发,融汇人工智能、全息感知体系和“天-空-地-人-地下”科技矩阵,通过专业化、集成化和多元化服务,加速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领域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在实际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可为建筑企业在建筑实践中开展节能环保的科研和创新提供支持和激励,例如免费或优惠共享某些绿色科研成果,为设立独立节能环保科研课题的建筑企业提供专项优惠贷款、税收优惠等,从建筑业主体层面促进产业化绿色经济创新。
(六)构建与绿色建筑经济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在绿色建筑经济理念下,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评价机制的重要性,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价机制和标准,确保绿色建筑星级评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此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同度和信赖感,从而增加绿色房屋建筑的市场占比。在具体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推广科学、完善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规范、指导职能,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推动我国的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与国际评价体系接轨。同时,根据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形势,不断优化和改进评价体系,确保其适应不同区域发展情况,为绿色建筑经济的运行提供制度性参考,推动评价体系的全面应用。
2.建立科学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保障机制。为了确保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机制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价值,相关部门一定要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明确相关评级工作的标准规范。要重视绿色建筑评价机构的建设,加强绿色建筑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扩大建筑业内绿色经济相关职业资格制度的覆盖范围。同时,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绿色评价管理制度和流程,保证全面、深入落实绿色建筑评价规范和制度。
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建筑行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势在必行。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要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应积极学习并引入先进的绿色技术,推广绿色材料,促进自身绿色经济升级和转型;消费者应树立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