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艺 梁燕 邵昱
摘 要:在时尚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不同类型企业对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的能力需求。首先,在梳理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对现有文献及企业招聘信息中提及的能力信息点进行分析与整理,最终整理出3项能力指标及16项细分指标;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企业对服装设计硕士的能力指标评价;最后,通过描述性分析、卡方分析等,获得OEM、ODM和OBM各类型企业对服装设计硕士的能力指标需求差异。另外,文章对服装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能力研究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能力需求;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3)03-0083-10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y Demand of Garment Enterprises for Masters in Design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Fashion Industry
WU Ziyi LIANG Yan SHAO Yu
(1.School of Fashion,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2.Faculty of Innovation and Design,City University of Macao,Macao,999078,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ashion industry,the competency deman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for masters of fashion design specialty are explored.First,on the basis of combing design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rough the open coding,spindle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the ability information points mention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the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and sorted out.And three ability indicators and sixteen subdivision indicators are sorted out.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ability index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for masters in fashion design is analyzed.Finally,through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Chi-square analysis,etc.,the ability index demand differences of OEM,ODM and OBM enterprises for masters in fashion design are obtained.In addition,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 of high-level talent abi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field of clothing.
Key words:Master of Fashion Design;Master of Fine Arts;competency demands;grounded theory
1 中国服装设计教育与產业发展综述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新中国50年代的“自力更生恢复生产”发展战略到20世纪下半叶生产、建设大发展期及解决国计民生中的穿衣问题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已建立起全世界最为完备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目标。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也是随纺织服装行业的时代变革而不断完善。20世纪80年代,西北纺织工学院的李辛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白崇礼、苏州丝绸工学院的邱光正作为最早呼吁建立服装设计教育的专家,推动了该专业的建设构想。此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先开办了服装设计大专性质的培训班成为专业建设的先驱,1982年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开始招收服装设计专业学生,1983年苏州丝绸工学院(现苏州大学)招收了全国首届服装设计本科生。此后,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北京化纤工学院(现北京服装学院)等于80年代后半期陆续设立服装系,并招收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以苏州丝绸工学院为代表,当时提出服装教学不同于“作坊式”的教学思路,并明确了“现代大工业服装设计”的教学定位,明确了该专业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结合的特点,多所纺织服装院校共同开启了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新篇章。
此时期,苏州丝绸工学院为培训师资,1982年邱光正招收了国内第一位服装设计方向研究生并送往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院学习[1]。此后,从1984~1985年西北纺织工学院筹建中国第一个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硕士学位授予点,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包括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等诸多纺织轻工院校陆续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与“服装设计”相关的研究方向,继续推动服装行业更高层次人才培养。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开始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2]。其中,可设置与服装相关的研究方向,该方向的专业研究生在此学习机制下可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另据教育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我国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333.2万人,相比2012年增加了近1倍,其中专业学位招生比例已超60%,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也已达到14.4%[3],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新一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原有“艺术(1351)”专业不再作为附件单独列出,而是调整为艺术学门类(代码13)下的一级学科“设计(1357)”,专门招收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4],而服装高校也可根据目录调整招收服装相关研究方向的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服装方向设计专业硕士。至此,服装设计教育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类型定位也愈加明确,层次分类更加清晰、目标更为精准。
回顾纺织工业联合部对“十三五”纺织行业时尚发展的总结,虽然时尚研发的先导机制已初步确立、时尚设计的原创能力明显提高、时尚发展的科技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时尚品牌的运营系统能力提升、时尚消费模式层出不穷。尤其创意力量持续提升,国内大型商业实体的服装家纺品牌中自主品牌占85%,原创潮流品牌消费比重已超15%[5]。但也存在着如:时尚创意的设计动力依然不足、时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有待加强、时尚文化的引领力尚显不足、时尚主流的话语影响力处于弱势、时尚人才的系统保障力仍需提升等问题。因此,优化时尚人才支撑体系,完善时尚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培育细分行业领域内复合型、多梯度的专业时尚人才,重点培育能够代表中国时尚、风格鲜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大师成为行业的重要着力点之一[6]。
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国内服装领域的高层次设计人才的能力培养也面临改革与挑战,尤其是目前行业内依然有OEM、ODM和OBM等多种服装企业类型存在,在高层次设计人才的能力需求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将面临改革与调整,能力评价指标亟待完善。因此,本文以服装相关研究方向的设计专业硕士(为方便描述,以下统称为“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能力研究为主体,以不同类型企业需求为导向,研究在时尚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下该方向专业硕士的能力指标构建,以期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2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能力维度调研与分析
2.1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能力的文献研究
按照2022年之前的教育部学科目录规划和人才培养定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尤为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能力维度也以此为基准展开。
现有文献中,杜鹤民[7]研究中强调了艺术硕士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新创作能力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刘旭[8]则提出人才培养需考虑职业需求的现实性,以及如何在细分专业领域内面向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培养。黎博[9]则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实证调研指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除扎实的理论外,还需具备设计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理解作品的能力、作品风格把控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以及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对知网数据库“艺术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能力”等关键词检索,得到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并通过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对现有文献中提及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能力信息点进行归纳与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10]总结现有能力指标并完成编码构建。
首先进行开放式编码:对“文献中专业学位的艺术硕士应具备的能力描述”进行概念标签化处理,合并、聚焦描述内容相近的信息點,最后形成包括“设计观察能力”“专业审美能力”在内的20个初始范畴。再次进行主轴式编码:通过初始范畴的各概念类属与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成主轴式编码过程,最终形成“专业能力”“管理能力”“通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4个主范畴,可作为一级能力指标。如表1所示。
进一步对文章的核心范畴即“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应具备的能力”与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解释,通过选择式编码解释主范畴之间的路径关系。分析可见,4个主范畴“专业能力”“管理能力”“通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与核心范畴的构成为共同作用关系,且4个主范畴之间互为并列关系。
2.2 企业角度的能力指标调研
进一步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调研服装企业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该校作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时尚院校,服装设计方向的专业硕士毕业生就职企业包含OBM、ODM、OEM等多个类型企业。根据近3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分析,并结合多家行业代表性招聘网站,如服装人才网、服装招聘网、前程无忧、boss直聘以及企业公众号等包含服装方向设计硕士的招聘信息检索,共搜集到包括希音、雅莹、玛丝菲尔、爱慕、格雷时尚等在内的代表性和一定影响力的服装企业52家,整理后得到原始有效信息187条。
同样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招聘网站中对服装设计硕士对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信息点进行概念标签化处理,合并内容相近的信息点,整理为初始信息点53个,形成17个初始范畴。进一步进行主轴式编码,形成“专业能力”“管理能力”“通用能力”3个主范畴,如表2所示。
与研究文献中提及的能力指标存在差异的是:“科学研究”相关的能力细分指标项在文献研究中多有提及,但在企业的人才招聘信息中几乎未明确涉及,这是因为“科学研究能力”作为重要的能力指标在院校的人才培养中被明确确立并加以训练,但除科研院所类招聘机构外,在企业工作环境中,“科学研究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已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被隐性存在,而非显性指标。
3 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能力指标层级建立
根據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设计(1357)”将取代原“艺术(1351)”作为专业学位授予的一级学科,即自2023年起国内设计相关的高校将启动“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因此,结合原有文献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能力指标和企业需求的人才能力描述,对各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归类、合并整理,通过专家访谈并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未来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服装方向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的3个一级能力指标和16个二级能力指标,如图1所示。
具体到各能力指标的描述,“设计管理能力”指在工作中具备设计决策、设计组织、设计规划和设计监控并随时作出必要反馈和修正以达到最终目标的能力。“设计专业能力”指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手段发现、提出、解决实际设计任务和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通用能力”指具备通过获取、分析、总结对工作信息和知识进行迁移和储存、提升的能力。细分指标点及描述见表3。
4 基于量化分析的企业对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能力需求研究
4.1 研究设计与基础信息分析
进一步将以上16项能力细分指标设计为量表问卷,并通过线上调研的方式在有招聘硕士经历的服装企业进行问卷的定向发放。其中,能力指标设定“完全不重要”“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5个等级程度,并以1~5的分值对应等级程度。
经预调研及预分析、问卷修正后,发放正式问卷。问卷共回收192份,经过限定条件筛选和人工判断,有效问卷共计150份。被调研者中有87.67%是管理层人员,对设计相关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较熟悉,符合调研目标群体特征,为问卷的后续分析提供良好的可信度基础。问卷基本信息见表4。
4.2 信度、效度分析
通过SPSS 26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 α系数值为0.999>0.9,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KMO值为0.962>0.9,说明研究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4]。巴特利(Bartlett)球形假设检验结果的近似卡方值(Approx. Chi-Square)值为5711.612,自由度指数(df)的均值为351,p值为0.000,说明本次调研数据合理性评价程度较高,效度较好,可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4.3 专业能力分析
对“专业能力”指标中的细分能力项分析见图2。“设计观察能力”“专业审美能力”“设计表达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等5项指标均值均大于4。说明这4项细分能力指标是企业普遍认为的重要能力;“跨专业综合能力”均值最低(均值4.17),比较之下,说明企业招聘过程中目前仍以人才的专业深耕能力为主,但“跨专业综合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才竞争力突显的补充项。
4.4 管理能力分析
对“管理能力” 指标中的细分能力项分析见图3,6项细分能力的均值均在4以上,其中“应急应变能力”均值最高为4.53,可见,能够灵活应对和有效处理服装各工作环节中的突发和临时问题的“应急应变能力”仍是企业对人才极为重视的能力。“决策选择能力”和“生产把控能力”均值仅为或略高于4,说明该两项能力虽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决策选择能力”要求多发生在人才职业生涯中的后续发展期,虽不是新步入社会者的主要能力标准,但却是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可持续性;而“生产把控能力”多由更具专业经验的服装工程人才承担,也由此说明了设计类人才与工程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差异。
4.5 通用能力分析
对“通用能力” 指标中的细分能力项分析见图4。5项细分能力指标均值均在4以上,其中“资料分析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合作协同能力”均值均在4.5以上。可见,资讯搜集、分析、整合及团队合作协同能力和素养是企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数据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因为数据处理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通常由具备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负责,但在应聘过程中该能力可增加设计人才的应聘竞争力。
4.6 差异性分析
利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公司类型在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分析表明,虽然不同公司类型大都认为这3项能力很重要,但“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显著性均<0.05,说明该两项能力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要求是有显著差异的。
在“专业能力”中,3种类型企业对重要性(即“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数据之和)评价均达到97%以上,是3项能力指标中最为突出的。其中OEM型企业全部认为“专业能力”是重要的,虽然该类型企业在主营业务中的绩效目标较少由设计研发决定,而多受到生产任务、生产组织、生产效率等因素有关,但随着企业转型机遇的到来,该类型企业也表现出对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的渴求。随着当下低附加值终端加工环节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因此,为适应行业发展,提高企业生产中高附加值环节,此类型企业也需要接收具有扎实专业能力的设计人才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在“管理能力”指标中,ODM型企业在所有类型企业中的重要性认同占比最高,为78.72%;品牌导向型OBM型企业次之,为77.36%,而OEM型企业的占比则为38.10%。原因是在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ODM型企业虽仍依托于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仍是企业产品保持较高设计附加值的有力保障,但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设计人才,可助推企业业务发展。OBM型企业已具备较完备设计、生产、加工和营销业务,更需兼备“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设计硕士,以打造自身品牌的竞争力。因此,设计研发型(ODM)和品牌导向型(OBM)企业如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品牌知名度,就需要提升人才兼具设计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复合能力。
在“通用能力”需求中,各类型企业对重要程度评价相较而言略低,但对于该能力的重要程度评价也超过了85%。通过卡方检验,显著性0.901>0.05,可见不同类型的公司对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的通用能力需求有一定的要求但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具备必要的调研搜集、资料分析、信息整理、合作协同能力是所有类型企业的普遍要求,也是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职业素养。
5 结论与展望
在服装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应的纺织服装人才能力也随行业发展不断变革。在设计硕士招生比例逐年扩大,设计硕士能力更新能否满足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从企业角度对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能力的需求调研与研究,是为未来有针对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内容,以及提升设计硕士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重要路径。
文章结合文献调研和企业聘用的岗位信息及访谈调研,最终总结出目前服装企业需求的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并通过企业对设计硕士能力评价的量表式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论证了不同企业类型对服装设计专业硕士能力的需求差异。
通过分析也可说明,与设计行为相关的“专业能力”,包括流行趋势的感知能力、消费市场的观察能力、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及对作品的创新创作能力等仍是该类型企业对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未来的设计硕士人才培养中,围绕纵深的专业能力培养仍是重点,通过课程设置和调整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践和创作等活动,提升设计观察、设计审美和创新创意的能力。
“管理能力”为培养的次重点,可通过增加项目制实习、校企合作等加强具有全面协调的组织、决策、管理能力的培养,增强应对设计任务时的目标性、灵活性和执行力等。也可继续推进“产学研”与“双导师”制走入校园,深入了解企业运作,参与项目策划、产品生产与市场环节,提升解决设计生产与销售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具体实践和科研工作对逻辑分析、信息整合和团队协作等训练,以加强人才的“通用能力”培养已成为各类型企业对人才的普遍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
本研究从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证分析,在现有的人才能力目标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未来设计硕士能力的研究,后续也可在此基础上展开更为具体的人才需求差异能力指标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的对应关系研究,以此完善课程内容的差异性组织和教学组织,以培养更适合行业动态发展的高层次服装行业设计人才,为中国设计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袁仄,汤传毅.中国服装教育的发轫、发展和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34-36.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05-03-15)[2022-1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0503/t20050315_82696.html.
[3]教育部.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EB/OL].(2022-09-27)[2022-12-01].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875/mtbd/202209/t20220927_665414.html.
[4]國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22-09-13)[2022-1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2209/t20220914_660828.html.
[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J].纺织科学研究,2021(08):28-44.
[6]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正式发布[EB/OL].(2021-06-11)[2022-12-01].http://news.ctei.cn/bwzq/202106/t20210618_4152444.htm.
[7]杜鹤民.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8(12):173-175.
[8]刘旭,王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服装研究生培养模式浅析[J].今古文创,2020(09):86-87.
[9]黎博.MFA中的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教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10]Anselm S,Juliet C.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6, 77(2).DOI:10.2307/328955.
[11]阎玉秀,郭建南.对服装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03):321-324.
[12]吴聪.“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2,37(04):342-346.
[13]侯志刚,薛聪锐.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35):120-121.
[14]吴清萍.服装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艺术百家,2009,25(S2):283-284.
[15]朱琰.论服装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2):133,135.
[16]张凌浩,过伟敏,刘程程.国外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比较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5):72-77.
[17]丁昶,田潇濛,王栋.高校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艺术教育,2018(03):132-133.
[18]张馨懿.芝加哥艺术学院工作室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19]陈莹.注重对纺织服装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纺织教育,2011,26(05):377-379.
[20]王沫.艺术硕士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作家天地,2021(13):71-72.
[21]朱婧纯,陈文义,谭新芽.设计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1):86-88.
[22]武晖,师琅,孟超,等.编辑视角下提升服装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服饰导刊,2020,9(04):113-116.
[23]张风.艺术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3):76-77.
[24]Cronbach L.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J].Psychometrika,1951,16(3):29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