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高热度大剧,《狂飙》收视口碑如剧名般一路狂飙,张颂文的“高启强”被奉为近年少有的现象级表演。从落魄的青年鱼贩,到横行霸道的黑老大,再到京海教父,高启强这个三段式的角色,给了张颂文巨大的发挥空间。高启强几十年沉浮中的辛酸、纠葛、挣扎,被47岁的张颂文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颂文本人的演艺经历也不断地被报道。这是一个好演员蛰伏多年,厚积薄发获得认可的故事——25岁辞去导游工作,从广东来到北京,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却在毕业后一直找不到演戏的机会。他住在北京顺义的乡下,为了生活,他只能做表演老师,教别人演戏。
张颂文说,他不喜欢过度曝光,认为演员应该通过作品和外界交流,而演员背后的秘密一旦被洞悉,对演员反而不利。他把外界对他的关注看做时运,他说:“一个人的时运没到,就算是世界顶尖的演员,他永远都是走‘背字。”
所谓成功,不过是厚积薄发。
张颂文曾提出过五点演员的修养:
一、大量看影视作品,知道表演的好坏;
二、留意周围的人,细致入微地观察;
三、多阅读,提高剧本的理解能力;
四、接触一切与艺术有关的事物,让自己具备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五、多独处思考,表演就是提炼我们生活中所遭遇过的事情和思考过的事情。
详细入微的技巧陈列,无非是他数年自身经验的总结。
一夜成名不过是故事,日复一日打磨自己
才是真实的日常。
伏久者,飞必高。
当暗无天日的时光終于终结,你会发现当时的一切,都化作日后的养料。
若你初心不改一路“狂飚”下来,命运也会赠你光鲜与掌声。
(来源:洞见2023-02-01,原题:《狂飙》大结局背后的故事: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09年,因为实在难堪北京市区房租重负,张颂文搬到了顺义郊区的一座农家小院里。家里收拾得温馨干净,艺术气息满满。门口还有一大片果园,院子里种了200多种植物,他对自家的柿子尤为得意。
张颂文的体验派演技里,很多内容是从家附近的集市捡来的。他穿着一件棉大衣游走在每个摊位,和谁都熟,摊主都把这个“没戏演的明星”当朋友一样聊家常。
搬来顺义后,张颂文最早认识的是开五金店的小韩。过了几年五金店生意做不下去了,张颂文就出主意,让小韩夫妻俩改开时下流行的炸鸡店,果然生意兴隆。
小韩第一次得知他是演员时并没有多惊讶,而是告诉他“我老婆好像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你了”,并且准确说出了剧名。紧随而来的一句话,却让张颂文的小得意被打击得烟消云散,“哇,你都能当演员啊?”
张颂文当时的经纪人赵玉德,曾带过舒淇、杨千嬅等大牌艺人,他后来也和小韩成了好朋友。赵玉德和张颂文在这里同吃同住,陪他熬了八年冬天烧不起煤的日子。
赵玉德从不强迫张颂文接戏,让他自己判断剧本合不合适,非常“纵容”。直到张颂文40岁那年,赵玉德终于提醒他该积极一点,有些东西需要自己主动做出改变。那是2016年,张颂文被一语点醒,接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为自己将来的出头路铺了重要的一块砖。
但赵玉德却没等到影片上映的那一天。不久后,他因为心梗,就在这处农家小院里停止了呼吸。一个人帮老友忙完身后事,张颂文打电话给小韩,“Ricky走了……”葬礼那天,他看见小韩穿着一身特别皱的中山装来了,扣子扣到最高一颗,一见面就抱着他流眼泪。“张老师,我之前也没经历过这种场合,不知道这样穿可以吗……这是我最好的一件衣服了。”
(来源:外滩TheBund2023-02-02,原题:高启强,再见;张颂文,继续狂飙!)
以下是张颂文的口述。
★我表演的方法是,我首先得相信这个人是真的,理解这个人行为的逻辑。
★很多人看过我演的角色,认准了我是贾发(《乘龙怪婿》),是唐奕杰,是顾建华(《西小河的夏天》),见了本人发现都不是,我都跟他们不像。生活中的我闷葫芦一个,喜欢宅在家。我不想在戏里演自己,我想演我见过的人。
★在导游之前,我做三四年的酒店管理,做过门童,做过中餐厅的服务员,做过传菜,我在印刷厂工作过,也做过瓶装汽水。每份工作我都很开心,靠自己的劳动挣生活费,有什么比得上这更伟大。这些工作对我当演员和表演指导很有营养,我的表演来源是生活给我的,在不同工作领域认识的人,我都深深地记住了他们,他们成为我表演的素材。
★走进一个角色需要多久?是光速。从我相信他的第一件事情开始已经进去了。演戏需要酝酿吗?我从来不酝酿,上一秒钟很开心,下一秒钟只要你相信角色的困境,那些困境会给你造成庞大的压力。
(来源:GQ中国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