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郑恩

2023-10-19 10:36刘云军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9期
关键词:全传赵匡胤阿Q

刘云军

读过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人大多会记得小说中阿Q经常哼唱的一句戏文:“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这是当时绍兴流行的地方戏《龙虎斗》里的唱词。该剧讲述了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与呼延赞交战的故事。小说里阿Q所唱的“郑贤弟”,姓郑名恩,字子明,开封人氏,是宋太祖手下的一员猛将。虽然听起来有名有姓有籍贯,郑恩却并非历史人物,而是后人虚构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由于传统小说和戏曲的生动刻画,郑恩在民间的认可度还相当高,甚至人们普遍相信,北宋初年有“呼杨高郑”四大重臣,他们为宋太祖赵匡胤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赵匡胤称帝后,他们被封为高官,也形成了所谓的四大家族。本文就讨论所谓的北宋初年“四大家族”中的“郑”,即阿Q口中的“郑贤弟”—郑恩。

郑恩故事的流变

郑恩这一形象最早何时出现,恐怕已無法确考。根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元代戏曲中,已经出现了郑恩这一人物,并且还有相应的故事。但郑恩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性格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脾气暴躁、好勇斗狠。而且郑恩的形象大多是通过人物自述表现出来:“平生勇烈,胆量过人,与京师赵大郎等十人,结为刎颈之交,号为十虎。曾游遍关西五路,打天下英雄,尽皆拱手。”(《赵匡义智娶符金锭》)“年当若冠,武艺熟娴。一生勇烈,性好疏狂,能结四方好汉,不怕势要权豪。”(《赵匡胤打董达》)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戏曲作品中,郑恩这一人物形象比较薄弱,缺乏完整塑造。

明清时期,随着描写宋朝尤其是北宋的演义小说如《南北宋志传》《飞龙全传》等的出现,郑恩这一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主要表现在:

首先,人物有了较生动的外貌描写。元戏曲中,基本未涉及郑恩的外貌,只是简单地称他为“丑人”“凶神太岁”(《宋太祖龙虎风云会》)。明清演义小说继承了元代戏曲对郑恩外貌的定位,突出了郑恩“丑”“恶”的形象。如《南北两宋志传》(巴蜀书社)第13回描写郑恩:“生的面如黑铁,眼若铜铃,左边一目微眇,项下卷起一撮刚须,身长七尺有余。”东隅逸士编《飞龙全传》(宝文堂书店)第7回,描写郑恩外貌是“生得形容丑陋,力大无穷,最异的那双尊目,生来左大右小”。

其次,人物出身背景等也有了比较明确的交代。元戏曲中郑恩出身情况不详,我们只能大致猜测他应该出身草莽,后来跟随赵匡胤打天下。在明清小说中,郑恩基本上被定位成一位生于乱世,出身贫寒的草莽英雄。如《南北两宋志传》中郑恩自述:“小可郑州人氏,姓郑名恩,字子明。幼年父母双亡,学的一身武艺,未遇明时,流落江湖。”(第13回)《飞龙全传》中借郑恩之口,也有类似描述:“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挑卖香油度日。”(第7回)

最后,人物故事增多并且有一定连贯性,基本上演绎了郑恩的一生。元戏曲中,郑恩的故事是片断的,我们看不到一个完整的郑恩。而在《南北两宋志传》和《飞龙全传》两部演义小说中,均有较多篇幅和故事描写郑恩,这些故事基本上串联起郑恩的一生。如《南北两宋志传》中郑恩一生基本情况如下:郑恩字子明,郑州人氏,幼年父母双亡,学的一身武艺,流落江湖。因卖弓与赵匡胤等人相识,结为兄弟。(第13回)郑恩等人大闹勾栏院。(第14回)柴荣、赵匡胤、郑恩三人结拜。(第15回)赵匡胤、郑恩二人痛打恶霸董达。(第16回)郑恩怒打恶霸韩升。(第18回)郑恩等大破妖贼荷四姑。(第21、22回)郑恩劫北营。(第33回)郑恩火烧赏花楼。(第43回)潞州城郑恩战死,享年五十二岁。(第44回)这部小说中较完整地描述了从后晋天福年间至北宋建隆元年这段时间里,郑恩由一个流落江湖的草莽人物,风云际会成为开国功臣,最后战死沙场的传奇一生。

《飞龙全传》中也演绎了郑恩从五代到北宋的故事:郑恩救赵匡胤,二人结拜。(第8回)黄土坡,柴荣、赵匡胤、郑恩三人结拜。(第9回)郑恩打死董达。(第10回)郑恩降妖。(第14、15回)郑恩打韩通。(第28回)郑恩吃瓜结识陶三春,二人订婚约。(第40、41、42回)郑恩打潼关。(第46回)郑恩中计杨令公。(第50回)郑恩封汝南王与陶三春成亲。(第52回)郑恩、赵匡胤等探南唐,郑恩打死李豹。(第55回)郑恩斩将夺关。(第57回)郑恩火烧赏花楼,智帮赵匡义智娶符金锭。(第60回)……

与元戏曲相比,明清演义小说中没有了郑恩参与陈桥兵变这一情节。但总体上故事更丰富,更有传奇性。

明清小说在塑造完整的郑恩形象的同时,故事情节出现了不同。比如《南北两宋志传》中郑恩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而《飞龙全传》有不少篇幅描述了郑恩与妻子陶三春如何相识并最后结为夫妻。最引人注意的是郑恩的结局有明显的分歧:《南北两宋志传》中,郑恩是战死潞州城下(第44回)。而在《宋太祖三下南唐》(华夏出版社)中,提及郑恩是被宋太祖酒后冤杀(第1回)。也就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哼唱的:“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而这两种不同的人物结局,反映了人们对郑恩这一人物形象归宿的不同看法。在古典小说中,忠臣遭冤杀是一个套模,更能打动人心,体现一种悲剧性。所以功臣郑恩被宋太祖酒后冤杀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郑恩人生的结局。

发迹变泰与英雄末路

郑恩故事应该属于表现游民文化和意识的“朴刀杆棒”“发迹变泰”系列(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这类故事主人公的出现需要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一般是乱世),而五代动荡的社会政局,恰好符合这类故事的背景需要,于是这一时期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史弘肇、郭威等人,纷纷被演绎成文学作品中带有草莽性质的主人公(如《古今小说》15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上海古籍出版社)。即便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明代小说《宋太祖千里送京娘》(收录于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卷21)中,同样被塑造成一个行走江湖的草莽英雄形象。很显然,郑恩这一人物形象无疑就是在这些人物的基础上塑造而成的。相比于赵匡胤、柴荣等真实的历史人物,虚构人物郑恩无疑在人物塑造上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将他一生与赵匡胤、柴荣等真实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描写,增加了郑恩故事的真实性和传奇性。也使他的“发迹变泰”故事有了依托。而他功成后被冤杀,平反后子孙世世富贵的结局,沿用了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呼家将》)的手法。其中掺杂着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英雄末路的悲剧,和善人终有好报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感。

由于郑恩这类故事很容易引起下层民众的共鸣,所以在民间文学中影响很大。小说之外,传统戏曲里也有不少关于郑恩和他的妻子陶三春的剧目,如传统京剧《斩黄袍》(又名《斩郑恩》《桃花宫》)演绎了赵匡胤冤杀郑恩后,郑恩妻子陶三春悲愤不平,为夫申冤,最后迫使赵匡胤承认错误,陶三春刀斩黄袍的故事。《三打陶三春》(粤剧亦此名,蒲剧名《郑恩吃瓜》, 折子戏名《打瓜园》)讲述郑恩因吃瓜与陶三春相识,最后喜结姻缘的故事。今人吴祖光曾经重编过《三打陶三春》,可见郑恩故事的魅力。所以即便未庄的阿Q几乎没有任何文化,他却通过戏曲,记住了郑恩这个人物。这就是通俗文学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全传赵匡胤阿Q
“信、达、雅”的藏译实践
——关于藏译名著《水浒全传》中的人物绰号翻译
破译童年成长的心灵密码 让灿烂的阳光温暖童年的梦——《小香咕全传》
阿Q和老A
不当皇帝就听话
《胡雪岩全传》创作手法的启迪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一赏一罚的用意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曹彬打酒
《说岳全传》的文本传播与接受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