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晔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如果说国外是“低欲望社会”,那我会把中国称为“高欲望社会”。人民的幸福标准,都在“既要,又要,还要”,并不存在“这世上有很多我不要的东西”。
——《普通人的“幸福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将生活里70%无用的部分剔除,才能将真正有意义的30%修炼到极致。
——《生活中的“三七法则”》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本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共同组成。通过圈点“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高欲望”“幸福标准”“既要,又要,还要”“不要”等,可以概括出如下观点:人民把“高欲望”视为“幸福标准”。由此可见,“材料一”为事实材料,指出了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材料二”中的“无用”“剔除”“修炼”“极致”等关键词则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精简欲望,剔除无用的部分,心无旁骛,将剩余部分修炼到极致。综合两则材料,可以得出话题指向:对“欲望”删繁就简,明确“幸福”的真正含义。
本次作文的审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中“高欲望”的定义。在这里,欲望的“高低”并非指目标的“高低”,结合下句的“既”“又”“还”这几个词和“材料二”可知,这里的“高欲望”指的是由于人性的贪婪而产生的“过多”“泛滥”的欲望,强调的是数量而非标准。因此,这篇作文必须要阐述的是“欲望的取舍”与“人生的幸福”之间的关联。如果抛开材料,将文章纯粹立意为“物质与精神”“有用与无用”等关系的论述,或者对“欲望”“幸福”等泛泛而谈,均有偏题之嫌。
当然,在论述过程中可以对欲望的“取舍”进行辩证思考,提倡“精简”并非一味排斥,承认对欲望的追求乃人之常情,关键仍在于把握尺度。
本题的参考立意有:
1.剔除芜杂,方能追寻人生真谛。
2.少一份欲望,多一份丰盈。
3.于欲望中奋发,在选择中坚守。
如果能结合当下社会因为经济高速运转带来的“物质至上”“消费主义”盛行等问题进行论述,就可以避免整体内容的单薄与悬浮,这也是对学生社会观察、思考能力的更高要求。
【佳作展示】
佳作1
我有道心清似水,剔除无用归本真
◎陶苡竹
浙江省丽水中学高一(18)班
当直入云霄的摩天大楼聚成钢筋水泥的丛林,当智能手机的屏幕汇成星云,当人们的幸福标准不断提高,当人们的心中只有欲望,或许,拥有“道心清似水,剔除无用归本真”的取舍之道,才是人生哲理。
在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盛行的当下,社会成了高欲望社会,有车有房后就要有豪车,有更为宽敞舒适的豪宅,把生活用品替换得更奢华、更精致。诚然,我们都想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但又有哪些东西是真正有意义的?这样“既要,又要,还要”的心理只会让我们坠入“物质至上”之深渊,活成内心空虚的躯壳,再也望不到湛蓝的心灵天空。若每个人都成为“套中人”,被套进欲望的枷锁,活在非必需而多余的东西中,社会将是一片虚无。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欲望标准”呢?什么才是“剔除无用”?苏轼的欲望标准是“清风”与“明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他的欲望在于“自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梁实秋的欲望标准是一间雅舍,“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樊锦诗的欲望标准是一洞画、一盏孤灯,便可在人生的文化苦旅中寻到热爱,寻到关于保护、研究敦煌的良策。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便可,剔除生活里70%无用的部分,剩下的30%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灵魂的栖息地,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我们在世界留下的萤烛末光,沧海一粟而足以增辉日月。
而我们该如何取舍,将真正有意义的30%修炼到极致?我们该如何抛弃欲望,而实现灵魂的救赎?
我们该如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寻找心灵栖息之地,取舍万物,留下自己的初心与热爱;我们该如苏舜钦,将官场失意的落寞化为文思无竭的雨露,挥洒在一片田园;我们该如“时代楷模”钟扬,取对高原、对植物的热爱,舍去欲望与“标配”舒适的人生。剔除生活中的无用,留下自己偏爱的、真正热爱的道路,登山望海,在追寻月光时,守住一片道心,踔厉奋发。
于千里快哉风,虽一毫而莫取;于道心清似水,剔除无用归本真!
【点评】 本文以“提出问题(当下存在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任由其发展会怎样)—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为行文思路,紧扣“剔除无用归本真”的核心观点侃侃而谈,语言生动,文采斐然。在素材的运用和写作手法上,苏轼、梁实秋、樊锦诗、李白、苏舜钦、钟扬等诸多素材信手拈来,《套中人》《黄州快哉亭记》《赤壁赋》多篇经典旁征博引,排比、比喻、设问、引用多种修辞灵活运用,作者的文学素养可见一斑。
佳作2
现代社会的“拿来主义”
◎颜子茜
浙江省丽水中学高一(14)班
如今的中国社会被称为“高欲望社会”,人人都想要“拿来”。我认为当下的这种“拿来主义”存在三大问题:无分选性、无界限性、无高效性。
无分选性指不加挑选只管拿来。虽然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倡导了这种态度,但他针对的仅仅是特定条件下的文化遗产。若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味如此,我们就会被各种抽象或具象的繁杂事物淹没,最终淹没了自己。
无界限性是指由于贪婪,面对欲望时不加节制。“拿来”的东西不但范围广,什么都想要,还无止境,“根本停不下来”。人有欲望固然无可厚非,但没有界限,除了会让我们眼花缭乱,也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压力。因为既然欲望是无界限的,又谈何“幸福标准”呢?
现代社会“拿来主义”中的无分选性和无界限性,共同导致了无高效性。欲望从不停止,好坏从不分辨,正如人们通常所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拿来”后自然也无法舍弃。冗杂、混沌,无尽的“拿来”之物拖慢了我们前行的步伐,也动摇了我们坚定的内心。无高效性导致许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力不从心。
所以,我们要运用思维,放出眼光,精准地“拿”!
首先我们要甄别、挑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需,是面对无分选性的前提。我们当然要分清欲望中的“鱼翅”与“鸦片”,没必要让无用的70%占据我们的内存,降低自己的运行速度。同时,我们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人的欲望,承认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但正如巴尔扎克所言:“扩大自己的欲望,无异于将悬崖下的深谷挖得更深。”我们也要承认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学习陶渊明舍弃官场“拿”田园,学习苏轼舍弃名利“拿”清风明月,学习钟扬舍弃舒适“拿”种子,懂得取舍,给自己的欲望及时刹个车。
在消灭了无分选性与无界限性后,还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正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他们的天资卓越,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心无旁骛,专注修炼,自然能提高效率,现代社会“拿来主义”的无高效性也就自然消失了。
认识现代社会的“拿来主义”,克服无分选性、无界限性以及无高效性三大弊病,认准“拿来的东西”,我们的“拿来主义”最终也能成为——“拿来幸福的主义”。
【点评】 本文化用鲁迅《拿来主义》一文,概括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在欲望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无分选性、无界限性以及无高效性,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切入角度在阅卷时确实能让老师眼前一亮。虽然本文在素材的积累上稍逊一筹,但语言理性、冷静,找准了自己的方向与风格,也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采。从中也可以看出,高中语文课本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经典课文可以给高中写作提供无尽的灵感与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