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劲桐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规模大、学生数量多,专业种类多,与之配套的实训室类型、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对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实训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1],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外加实训室专业性强、实训类型多样,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新的实训室安全管理需求。因此,通过转变管理方式,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实训人员的安全素养、提高实训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全员、全过程、自主参与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全校性的规范、科学、合理的实训室安全教育模式,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强化职能部门、实训室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保障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全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等文件精神要求,学校要持续开展安全教育和知识能力培训。上述法律法规的陆续施行,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实训室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已经逐步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2]。
近年来,随着高职扩招工作的推进,高校学生数量、类型不断增多,学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学生对实训环境、设备认识不足,安全意识相对淡薄。通常情况下,开展实训工作前,学生都会接受短暂的培训和考核,但因为实训安全专业知识不系统,实训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教育是完善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当代大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自身的素质,增强自我安全防护能力,也有利于推动全民安全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讲好安全教育的重要路径,高校在系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这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训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3],给国家、社会、学校和自身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有形和无形损失。通过对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实训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实训必要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实训室安全管理不到位是近年来几乎所有实训室安全事故调查的“相同结果”。
高职学院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毕业班学生通常会提前半年至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些学生走出校门后大多数直接进入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由于岗位性质的特殊性,他们的安全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学生应该接受良好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能够快速转变为满足岗位需求,具有较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掌握完整体系安全专业知识的工作者[5],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安全基础。
2.1.1 任务明确化
实训室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校内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引导师生员工牢固树立“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保安全”的思想意识;增强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知识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让师生员工更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避免实训室安全事故发生,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影响。
2.1.2 全程化、全员化
随着教学和实训进度的推进,学生逐步接触各类实训项目,不同的实训项目设计的安全教育不同,因此,实训室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贯穿教学、实训、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工作。同时,开展实训项目的人员通常由学校本校老师、学生、实训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有时也包括兄弟院校甚至校企合作的参与实训指导、培训、技术支持的校外人员,涉及人员众多,按照规范,实训安全教育要覆盖所有参与实训的人员。
2.1.3 专业化、层次性
高职院校专业种类多,实训项目往往涉及不同专业方向、层次的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创性,不同层次和专业开展的实训项目风险性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实训室安全教育能够涵盖不同层次的人员,同时又要涵盖所涉及的专业实训。
2.1.4 安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为保障师生顺利地完成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维护学校全体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通过教育途径来强化师生员工的实训安全理念,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进而防止实验实训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实训室安全教育、考核、培训工作要注重其内容的系统性。安全教育的内容不能是孤立、零散的,每一次培训都是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内容上应当具有连贯性、结构性、递进性和发展性。因此,实训室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要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
2.1.5 形式和渠道多样化、多维度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训室开展的实训、教学、科研项目具有前沿性、开拓性,与之相关专业的实训项目往往具有独创性和高风险性,可借鉴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有限,现有的实训室安全教育素材、人员等配备情况通常不能达到培训要求。因此,通过邀请业内专家、购置专业教材,结合培训、讲坛、参观和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多维度方式来补充和完善实训室安全教育,以满足开展新实训项目的要求。
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内容包含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实训室安全基本知识、环保教育、实训室安全技能、自我保护教育、实训的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置知识能力培训演练以及预防教育等。其中,以预防教育为主,总结相关事故经验教训,做好应急处理和演练教育,本着保障实训教学顺利进行、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原则,做好实训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1]。
2.3.1 推行实训室准入制度
各实训室须根据本专业特点,对进入实训室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准入考核,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得进入实训室进行实训操作。考核内容由学校和各教学单位共同制定,考核资料按实训、教学资料要求存档。进入实训室的仪器设备、材料等,也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符合安全方面的要求。
2.3.2 建立实训项目安全审核制度
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要对具有高风险的实训和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论证,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和审核实训项目的风险,尤其面对承担化学、高温加热、机床、易燃易爆等存在高安全隐患的实训、科研项目,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论证、立项、实施、监管和评价等,开展这些实训项目,学校应配备相对应的安全和防护设施设备,同时具备特殊实训室资质等条件。
2.3.3 搭建信息化实训室安全教育与考核平台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实训室安全管理和教育现代化,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技术,建设一个面向教职工、学生的,融合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于一体的,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实训室安全教育与考核平台。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利于为实训室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性帮助,为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使实训室保持在安全、稳定的可持续环境下运行。
2.3.4 纳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
实训室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面向全体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教育,应采用全程、全员、全面、多层次的方式由浅入深,由通识性向基础性再向专业性递进的方式开展,内容以讲授相关法律法规、实训项目相关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实训室安全意识和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为主。具体开展步骤如下:
(1)入学入职教育。针对入学新生和新入职教职工开展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开展实训和教学活动。新生首次入校的安全教育和考核以学校统筹安排,新入职教职工可结合岗前培训开展。
(2)普及教育。依托学校开设的全校性的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在线课程、慕课等课程,针对各专业的学生,将实训室安全教育融入课堂,适当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实训、教学前的实训室安全普及教育。
(3)专业教育。依托于各专业实训室,结合实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实训安全教育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烹饪类相关专业,实训过程中涉及明火、高温设备等安全隐患,通过课程向学生讲授管道燃气、储气瓶煤气、烤箱、烤炉等大功率设备、明火等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实训室常见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处理技能等知识,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应急处理技能。
2.3.5 完善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
学习并遵守实训室管理制度是实训室正常化、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完善的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有利于规范学校教学、实训和科研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师生安全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6],进而保障全校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
2.3.6 分类编写实训室安全指导手册
学校应根据实训、教学和科研要求,不定期分类编写和更新实训室安全指导手册,并发放到各个实训室,各教学单位根据实训室专业性质制定本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印发安全指导手册,教师、实训人员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危险品、废弃物、高温高压设备、易燃易爆物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训操作技能,掌握事故救援与自救技能,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2.3.7 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实训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主题实训室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采取官方网站、海报、展板、社交平台多种手段推广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2.3.8 加强实训室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安全氛围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由低级到高级、被动到主动、片面到全面的不断完善的工作,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实训室环境文化内涵建设。完善各实训室的铭牌、功能标识,制作实训室安全责任牌并上墙。其次是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文化内涵建设。完善各实训室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确保各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并上墙。
(1)提升了师生的实训室安全知识和素养,掌握应急处理办法和人身损伤应急处理办法等,提高师生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自救他救能力。
(2)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师生实训室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维护实训室安全的浓厚氛围。
(3)减少了潜在的实训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4)加强了实训室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5)安全教育使得学生的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他们走向社会,将这种安全理念带入工作岗位,无形中会产生社会效益[7]。
安全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实训室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工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训室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素养和安全意识,提高师生排除安全隐患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减少和避免与实训相关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