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魏淑敏鲁维娜岳 岚
刘志丹红军小学教学楼
市镇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自习
红都小学学生在做眼保健操
刘志丹红军小学学生在上语文课
举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及中层管理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活动,旨在帮助校园长和管理干部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技能与水平;召开“名校+”教育联合体、“名师+”发展共同体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会,助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发展;开展近三年新聘任特岗教师培训活动……近期,延安市志丹县举办多个层次的暑期培训活动,提升干部教师治教治校和教育教学能力。
这是志丹县抓实业务培训、深化合作交流、提升教育质量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延安市志丹县以“坚决打赢教育质量翻身仗”的勇气,积极推行县域教育改革,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以德育为先加强“五育”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升县域教育质量。
地处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志丹县,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一直以来,教育优先发展是共识。
近年来,与大多数山区县城一样,志丹县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困境。“自2015年以来,我们县基础教育出现明显滑坡,城区学位供给不足,入学难、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突出,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志丹县教科体局局长白万杰说:“县域教育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成为民生领域的最大短板。”
志丹县教科体局党委副书记苏红林说:“教育是民生之本,虽然力争三年内全县教育质量达到全市中等水平、五年内跻身全市先进行列的目标有很大实现难度,但志丹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为改变教育现状,2021年,志丹县委、县政府制定“坚决打赢教育质量翻身仗”战略和“有学上、上好学、质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出台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16个配套文件,其中明确,县财政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教育质量评估考核等制度,致力于让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提升群众对志丹教育的满意度。
市镇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跳绳
红星小学图书馆
据了解,志丹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县直领导包联学校制度,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将校建项目和基础设施改善作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投入建设资金8.27亿元,新建、续建包括志丹龙岗实验中学、红星小学在内的6 所学校,共计新增初中学位3000个,小学学位2640个,幼儿园学位1620 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突出问题。同时,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对18所学校(幼儿园)进行了维修改造,对全县所有学校网络、厨房等进行了提升改造,持续改善办学育人条件。
“作为一所城区的老学校,以前2—4 位老师只能挤在一个6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功能部室也无处安放,改建后学校配备了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各种设施也更新配齐了……”市镇小学校长曹殿虎说。在市镇小学的教学楼前,记者看到学生们两两一组在跳绳,脚下的绿色橡胶操场与蓝天一起映衬着他们喜悦的脸庞。
“学校建了新的报告厅,翻修了操场,给我们更换了电脑、柜子和饮水机,学生的课桌椅也换成了崭新的……”提起学校的变化,红都小学的教师们难掩喜悦之情。在旦八初级中学的食堂里,学生们吃着一荤两素的午餐,该校校长胡生智告诉记者,学校灶务实行自办后,真正实现了学校食堂“一提一降”(提升饭菜质量,降低伙食费用),“现在每天只要12元,学生就可以吃到健康的一日三餐”。
“红军的战歌由我们传唱,长征的精神由我们继承,红军小学红色希望,我们要让祖国更加强盛……”6月13日上午,洪亮的歌声从刘志丹红军小学三年级(2)班的教室传出,在课堂间隙,教师带领学生齐唱着红歌。这是该校德育教育的生动缩影。
“我认为抓教育质量,德育要先行,我们希望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五育’并举。”该校校长刘伯文说。为此,在“四红”教育基础上,刘志丹红军小学确定了培养“五有、五长”时代新人的德育目标,编制了《德育评价标准实操手册》,分学段研制评价标准和实施策略,将德育与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像刘志丹红军小学一样,志丹县中小学紧抓德育,加强“五育”并举。红都小学秉持“小习惯成就大未来”的德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分年级设置目标,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学科素养;旦八初级中学通过主题德育活动、生态班级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审美能力和辨别力;2022 年投入使用的红星小学则从“入校打招呼”等小事做起,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主动性……
“在上《塞上曲》时,我对导课、过渡环节挖掘不够,是‘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导师的细致评课和指导让我理顺了思路、提升了古诗教学能力。”刘志丹红军小学教师高志艳说。今年2月,延安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暨帮扶志丹县基础教育项目启动,全县60 名种子教师与40名导师完成师徒结对,实现了精准帮扶。项目惠及教师1500 余人,省级名师们优质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成为推动志丹教育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大引擎。
同时,为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志丹县推动各校实施“青蓝工程”,为教师们的“蝶变”提供了途径。市镇小学教师李米霞对此深有感触:“在师父郝振海老师的带领下,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有了飞跃,2018年获得了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后来还成了陕西省第八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此外,志丹县还通过与名校合作办学、建立“名校+”教育联合体的方式缩小与县外名校的差距,促进县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辟办学“新景象”。“去年秋季,我们与汉中市龙岗学校合作共建的志丹县龙岗实验中学投入使用,初步显现了留住外流优质生源的策略效应。”白万杰说。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合作,约定成立志丹县龙岗高级中学,以托管办学的方式开展。此外,志丹县3 所学校也与西安的学校积极合作,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融合提升,借势借力打好教育翻身仗。“今年2月,我们与西安高新第六小学‘名校+’正式启动了合作办学,在随后的跟岗研修、同课异构中,开阔了教师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市镇小学校长曹殿虎说,“在县域内,我们也承担着帮扶‘+校’的责任,在定期的交流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管理、教学方面的好方法。”
在红都小学校长胡志英的记忆中,以前每到假期,就有大批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延安、西安等地求学,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还产生了教育矛盾,现在这样的现象得到了缓解。这个改变源于志丹“坚决打赢教育质量翻身仗”战略和“有学上、上好学、质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志丹构建了首批“名校+”教育联合体10个、组建“名师+”发展共同体90个、遴选“名课+”示范案例150个,为学校深度交流、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在与大家的交流以及名师课例的观摩中,我提升了教研、教学水平,对大单元教学的把握也更精准了。”红都小学教师刘黛娜说。
为了发挥名优校长作用,营造“平者让、能者上”的氛围,志丹优化了校园长选任机制,2022 年新选聘了10 名中小学校长,旦八初级中学校长胡生智就是其中之一。“刚从保安中学过来时,面对家长配合度低、生源流失等问题,我心里还挺失落的……”随后,胡生智转变心态,以县级规划为依托,重新确定了教科研奖励、学科评价等7 项制度,紧抓校领导、教师、班主任三支队伍建设,打造互动式、情景式课堂,通过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归属感,逐步提升教育质量……“现在学校的活动多了,我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校的知识竞赛中,我还拿了一等奖。”旦八初级中学八年级(2)班学生刘鑫宇说。“今年,安塞区招安镇初级中学几名学生的回流给了我很大信心,让我真切体会到了群众对我们的认可。”胡生智说。
与胡生智一样,张会平也是选聘校长中的一员,来到红星小学后,她带领团队确定了“让每一颗星都闪亮”的办学宗旨,构建了包括社会与交往、语言与表达等在内的“群星课程”,评选学习、礼仪、纪律之“星”,多元化评价学生。同时,积极举办家长论坛,促进家校共育,“有一次在校门口值班时,一位家长主动来找我,希望能够义务为学生做党史讲解,这让我很欣喜。”张会平说。
此外,志丹县不断擦亮校园足球这张“新名片”,全县20所中小学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仅2022年便创建市级“平安校园”3所,县级“平安校园”6所……
“‘坚决打赢教育质量翻身仗’战略和‘有学上、上好学、质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了。”白万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支持与推进正在开展的各类合作办学项目,加大培训培养力度,让优秀教师留得住、有发展,持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高质量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让‘红都’教育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