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静怡 史姣姣
长兴县中医院 浙江长兴 313100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1]中对慢性肾脏病(CKD)作如下定义:①肾脏损伤指标(具备至少1项):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尿沉渣异常、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电解质异常及其他异常、组织病理学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的肾脏结果异常、肾移植经历;②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GFR≤60mL/(min·1.73m²)]。上述任何一项指标持续超过3 个月即可定义。本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肾助阳汤治疗慢性肾脏病脾肾阳虚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在长兴县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脏病脾肾阳虚证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9~80岁;病程1~8年。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0~76岁;病程0.5~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分述如下。
1.2.1 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2012年KDIGO 指南[1]的定义与分期,并根据GFR 的水平进行分期的划分,选择CKD2~4期的患者。
1.2.2 中医症状积分及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订脾肾阳虚证的中医标准。主症:畏寒肢冷,体倦无力,面色无华,纳差,腰酸膝软;次症:腰腹冷痛,腹部满胀,便溏,夜尿频;舌脉象:舌淡胖嫩,有齿痕,舌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具备2 项主症或1项主症兼2项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年龄18 至80 岁;符合上述CKD 诊断标准中第2~4 期[15mL/(min·1.73m²)≤GFR≤89mL/(min·1.73m²)]者;符合脾肾阳虚证候的诊断标准者;未合并其他中药治疗,未行肾脏替代治疗者;自愿接受中医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依据患者病情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补充氨基酸,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肾助阳汤治疗,方剂组成:肉桂、肉苁蓉、党参、白术、茯苓、川芎、熟地、当归、泽兰各10g,黄芪30g,积雪草、牛膝、车前子、杜仲、桑寄生、佛手各15g,临证适当加减。养肾助阳汤为中药饮片或者中药颗粒剂,饮片每日1 剂,药材一共煎取200~400mL,一分为二,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颗粒剂每日1剂,早上开水冲泡200mL 左右,早晚各服100mL。两组均连续用药治疗1~4周。
1.5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两组晨起空腹静脉血5mL,由本院生化分析仪对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进行检测。
1.6 疗效判定标准:分述如下。
1.6.1 临床疗效判定:显效:尿素氮、血肌酐恢复正常;有效:尿素氮、血肌酐改善;无效:尿素氮、血肌酐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系数(n)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好转,n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n 减少<30%。n=[(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Scr(μmol/L)193.79±11.18 150.52±10.23*#195.89±10.62 182.65±10.48*组别观察组例数2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UN(mmol/L)8.48±1.75 7.82±1.47*#8.54±1.62 8.06±1.58*
在我国,区域性一般人群的患病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CKD的患病率为11.8%~13.0%[3-5]。一项对于100万余人的随访研究表明[6],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肾功能轻中度下降者死亡率增加20%,心血管事件增加40%,并且随着肾功能下降,风险呈现线性增加趋势。此外,有研究提示[7],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至55mL/(min·1.73m²)开始,老年男性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开始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对于CKD的认识已经从一个专科疾病演变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在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脾肾阳虚之病机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精微和水液,脾阳不足,健运失司,清阳不升而浊阴亦不得降,中焦气机失常,则常见恶心、呕吐、纳差等;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阳若虚,气血无以化生,故见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头晕、疲乏、气短等症;脾主统血,脾阳不足则血液失于统摄,故见血尿及各种出血症状。少阴肾为水脏,元阴元阳内系,肾阳衰弱,气化失司,水湿内盛,开合不利,故见水肿、少尿、无尿抑或尿量增多;封藏为肾所主,肾阳虚损则肾关失固,精微外漏,故见蛋白尿;脾肾两亏,脾不得升清降浊,肾不得分清泌浊,清浊相干,加之水液代谢失常,痰饮湿浊停留人体而成毒,故见酸中毒、电解质代谢失衡及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病理产物升高。故运用温肾健脾兼以清利祛瘀之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自拟养肾助阳汤组方中,肉桂味辛甘,性热,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温通经脉的功效,肉苁蓉有补肾助阳、补益精血、通便排浊的作用,肉桂、肉苁蓉二者结合更助于阳气生发,助益精血,还可使浊毒痰湿一部分经大便而出。党参能益五脏六腑之气,不仅补益脾肺,亦可入肝肾,补元气,生津复脉。如补肾之时兼用党参,寓生火于水中,益阳之时阴亦得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体现阴阳互根互用之妙。黄芪味甘,性微温,既可健脾补肺,又可利水消肿;既可补气,又助生血;既可益气补中,又可固表收敛;其亦善固摄精关,收纳精微,对精微下漏之证收效显著。党参、黄芪二者同用,可增补虚益气之效,还能调补营卫,固护腠理,健运中焦,消痰除湿,升提阳气。白术、茯苓、佛手有益气健脾渗湿而不伤阴之效;熟地、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助阳而不伤阴;当归、川芎、泽兰、积雪草、车前子清利渗湿,活血去浊。此方集补气助阳、祛邪扶正于一体,寓攻于补,祛邪而不伤正气,施补于攻,扶正而不助邪实。
综上所述,养肾助阳汤对于慢性肾脏病脾肾阳虚患者效果较好,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尚待后续增大样本量进一步提供证据,且对养肾助阳汤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待后续结合动物实验来做进一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