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观点时的逻辑运用

2023-10-17 04:03曾昭荣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7期
关键词:生死观诸葛亮

曾昭荣

美文引路

三种诸葛亮

邓 拓

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作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

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作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作出某些判断,预判它们的发展前途。

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

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有删改)

赏析

本文依次提出三个概念,先提出传统的“事前诸葛亮”,并分析对诸葛亮之所以有先见之明的原因,进而提出多一些“事后诸葛亮”,最后针对现实提出了“带汁诸葛亮”这一新概念。三个概念,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表面上写诸葛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现实。论述的观点为多一些“事后诸葛亮”。

技法借鉴

这篇文章的论述独具一格,别出心裁,给我们写作上的启迪很多:

一、演绎推理

作者在分析“诸葛亮”有先见之明的原因时运用了演绎推理,如先见之明是结论,需要符合“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等为前提。

二、归纳推理

作者在论证中心论点时运用了归纳推理。先设了三个分论点:“事前诸葛亮”难得、要多一些“事后诸葛亮”、“带汁诸葛亮”要不得。分析后由此得出“事后诸葛亮”更有用处。

三、类比推理

作者论述三种诸葛亮不是为谈诸葛亮而谈诸葛亮,而讽喻现实。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书中的“事前诸葛亮”、俗语中的“事后诸葛亮”到史书记载中的“带汁诸葛亮”来隐喻现在生活中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我仿我秀

关于“死亡”的感想

杨丽娜

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死亡赛跑。最早出现汉字“死”的典籍是《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本是每个人生命最终的结局,但有的人却死而不亡,有的人未亡先死。每个人该如何面对死亡呢?

庄子的生死观是唯物的。庄子丧妻,鼓盆而歌,好友惠子甚为不解,庄子解释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肉体死亡摆脱了人世的痛苦磨难,灵魂上升到九霄进入极乐世界,不仅没有必要悲痛,而应该为她高兴。

苏轼的生死观是理性的。面对赤壁旖旎的风光,面对滔滔的江水、绵延的山川,于是触发联想,产生人生短暂愁绪的同时,更产生了生命永恒的哲思,在“变”与“不变”的思辨中解脱出来,抒发旷达博大的情怀。

毛泽东的死亡观是辩证的。毛泽东晚年常对身边工作人员笑谈生死:“什么‘万岁,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死的”“哪一天我见马克思了,开一个庆祝会,说是辩证法的胜利。然后把我骨灰洒在长江喂鱼,你们对鱼儿说‘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他对于生死,从容而又深刻。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死观逐步演变升华,渗透到哲学领域,上升到人生观、宇宙观。

芸芸众生似尘埃,芟芟弥道如草芥,要为死去的人盖棺论定,实在难矣。但就死亡意义而言,大致分为三类。

死于公。陈涉因雨误行期,按律当斩,他们选择“死国”而举义旗;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拒绝别人劝他逃亡日本,悲壮地说:“无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无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张思德“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昭日月。死于公,死得高尚,重于泰山,虽死犹生。

死于义。这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士族品格的闪耀。武王灭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下;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两刺赵襄子反被擒,求赵脱衣让他刺三剑后自杀,诠释“士为知己死”的忠义。士人尚节,不为利动,舍生取义,义薄云天。

死于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是自然,但是如果过分贪婪,取之无“道”,等待他的只能是生命的结束。“史上第一贪”和珅利用各种手段疯狂敛财,价值约11亿,相当于清政府近20年财政收入,坊间歌谣:“和珅一倒,嘉庆吃饱。”最后和珅被皇帝赐白绫结束了生命;卫灵公为一只甲鱼不与人分享,酿成祸端,被子公所杀。贪婪自私,令人厌恶,最后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名声比尸体腐烂得更快。

总之,死于公是金色的碑,死于义是白色的绢,死于贪是黑色的洞。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呢?

要摆正心态,我们要用唯物论的眼光看待死亡,每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未来交给下一代;要活得精彩;在有生之年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做好本职工作,过好当下,活出精彩;要超越死亡,我们正面临新时代的大变局,我们要竭尽所能去拼搏,留下永恒的事业,创造光辉的业绩和不朽的精神财富!

【贵州纳雍县希鸣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以现实为壤、历史为根,挖掘死亡概念的文化底蕴。本文不僅把死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客观地展现,而且试图探究死的哲理、文化的底蕴,在中华文明的氛围里体现时代特色。作者思维的触角涉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无所不包,尽显人文底蕴。

猜你喜欢
生死观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