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同义词“期”“会”二字

2023-10-17 21:49邓芳菲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引申义引申为本义

一、引言

《说文·月部》:“期,会也。从月,其声。”段注:“期者,要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说文》:“会,合也。”同义为训,因此,“期”与“会”二字是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期”常作动词“期待”、名词“日期”、量词“第一期”等,“会”常作动词“会做某事”“会合”,以及情态动词表达能愿的语气,除此之外,还作名词“会计”。“期”与“会”在“要约、会合”之义项上重合,在它们同义的基础上,其区别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期”“会”二字的字形入手,分析其造字之初的本义,掌握二字的核心义,从字义演变过程中梳理二字的引申义,了解其语义演变的脉络,并从语义演变过程中找出其重合义项的细微区别,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二字。

二、以形索义:“期“会”字形及其本义

(一)“期”字字形及其本义分析

在甲骨文中尚未见到“期”字,“期”字最早见于金文,金文“期”从日    ,其    聲;或从月    ,其    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见金文字形更像从日,而后世的字体中从月。战国文字中的    应该是    的简化形式,仍读“其”声,既有从日,也有从月的写法。从篆文起,“期”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开始固定下来,为左右结构,并且继承了形符为“月”的写法。《说文》古文继承从日、丌声的写法,只不过将「日」置于了「丌」内。隶书、楷书皆从篆文而来。“日”“月”除了其本义太阳、月亮外,在古代还表示时间,有一天一月、每日每月、时光等义。如《论语·雍也》:“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是孔子表扬颜回的话,他认为颜回可以很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做到仁。“三月”对应“日月”,“三月”不一定指三个月,而是泛指很长时间。而“日月”指一天一月、短时间、偶尔。又如汉蔡邕的《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刼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解释为如今郡县里的盗贼,强取豪夺、攻击冒犯官民,每天每月都有这样的事发生。可见,“期”金文字形从日,后世的字体中从月,都为    声,故“期”在造字之初应表示与时间相关之意。

(二)“会”字字形及其本义分析

“会”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上方

像一个器物的盖子,中间    似蒸煮事物用的镂空隔层,是一种炊具——箅子,下方

为一种器皿,在六书中属于象形。造字之初应表示蒸煮事物用的器具,但是这个意义逐渐消失。金文继承甲骨文构形,有两种异体,一种从辵,用来表示会同、会合之义,另一种从金、会声,用来表示其初文本义,蒸煮食物的炊具。战国文字与篆文的构形相差无几,《说文》古文“会”从彳、合声,应是从金文中从辵的那个字形得来,简体已看不出其原始构造之形。由于其初文“蒸食器物”之义已逐渐消失,故后以其形像器物盖子与箅子、器皿上下之合而表示会合之义,又有《说文·会部》:“会,合也”,词的本义指造字之初的意义,是以这是或能够考证到的最早的意义,故“会合、会同”之义为“会”的本义,且“会”   与“合”   在字形上类似,字义上也应差不多,都为“会合”之义。

三、“期”“会”二字语义演变

(一)“期”的语义演变

“期”的字义按功能分,主要可分为动词、名词及量词。“期”本义表示时间、时光。如妻,《传》曰:为妻何以期也?妻,至亲也。(《仪礼·丧服》)此处,“期”指夫为妻服齐衰的时间。“时间”“时光”义在语句中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语境义。

1.“时间、时光”引申出“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国风·卫风·氓》)

相应的动词义为“预知、料想”,如难期一年事,到晓泥诗章,(唐·卢延让《八月十六夜月》)即为该义。

2.“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引申出“邀约”“会合”之义

预定时间见面即表达邀约、会合。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国风·鄘风·桑中》)

夫不可知,盗不与期,贼不与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这种会合起初是约定的、邀约的,之后也有表示偶然的会合之义,即“机运、际会”。如于穆皇祖,天挺应期。(《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

等候所邀约之人时会产生“期待、期盼”之义。如臣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谢讲和赦表》)

3.“时间、时光”义引申出“事物、项目、工程等的分期”之义

即现代汉语中常说的“第一期”“第二期”。

(二)“会”的语义演变

按照“会”字功能分,可分为动词类、名词类、副词类以及情态动词类。动词义有“聚合、会合”“见面”“擅长”“汇总”等义,名词类有“会议”“机会”“都会”等义,副词有“恰逢”之义,情态动词有“表意愿”“表推测”等义。“会”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引申出了众多意义,其词义和功能很多、很复杂。为了解其历时发展演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两条关于“会”字字义大致的引申脉络。

人的认知迁移可以由具体到具体,也可以由具体到抽象,词义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相应地也呈现出由具体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的两种引申路线。本文将“会”字字义梳理为以上两种类型。

第一种,由具象会合向具象会合的引申(两种事物具有某种相似性)。“会”本义为“会合、聚合”的动词义,如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左传·庄公·庄公二年》)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周书·泰誓》)

1.“会合、聚合”引申为“见面、会见”

在《汉语大词典》中,“会”有“见面、会见”这一义项,是“会合、聚合”在语句中被使用时出现的语境义,最早出现于先秦。如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逼之。(《左传·襄公·襄公二年》)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左传·庄公·庄公五年》)

2.“会合、聚合”依次引申为“总计”“计算”“付给、支付”

表人与人会见用“聚合”,而将物聚合起来则是为了总计,总数目。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凡曰会计者,谓合计之也。皆非异义也。”岁终,则令六乡之吏,皆会政致事。(《周礼·地官司徒》)是为该义。《说文》:“计,会也,筭也”,“筭”为“算”,总计也属于计算,因此引申出了计算的意义。又有郑玄注:“会,计也”,推测古代“会”“计”二字同义。如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四》)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尽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吕氏春秋》)

“会”作“计算”义时,出现了“支付、付给”之义。如酒保,他会钞过不曾?(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3.“会合、聚合”引申为“会试、会考、考试”

徐继祖叙出姓名,年方一十五岁,今科侥幸中学,赴京会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可见古代科举选拔人才,人们聚集在一起是为了考试。

第二种,由具象会合向抽象会合的引申。

1.具象会合到时间、空间会合

(1)“聚合、会合”引申为“时机、机会”

“聚会、会合”即两者相合,事与事或人与人之间偶然碰见、遇上为一种巧合,这种巧合是一种机遇、机会。如此时代王非太子,亚夫非适嗣,逢时遇会,卓然卒至。(东汉·王充《论衡·命禄》)

(2)“聚合、会合”引申为“表示很短的时间(一会儿)”

事物偶然遇见的时间点以及机会出现的时间段总是只有那么短暂的一刻,即一会儿。如凤姐道:“这会子你先去罢。”贾瑞料定晚间必妥,此时先去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此时的会表一会儿。

(3)“聚合、会合”引申为“指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人聚集的地方为中心、都会。如名都广会,闾阎万室。(唐·王勃·《<九成宫颂>序》)

2.具象会合到事物性质的会合

(1)“会”引申为“配偶、匹配”义

人事物能聚到一起、走到一起,为匹配,匹配的男女为各自的配偶。如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周礼·地官·媒氏》)

(2)再由“匹配、配偶”义引申出“符合”之义

如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管子·法禁》)

3.具象会合到心灵的会合

心灵的会合为心领神会,即理解、领会。如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宋·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四、“期”与“会”意义的区别

王云路在《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中指出:“在同义词各自的引申义列(或者义位聚合)中,部分义位偶然重合,多数义位往往相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同义词有各自不同的核心义。因此,核心义分析是辨析同义词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上述对“期”“会”二字语义演变的梳理,可以了解到,首先,“会”字的引申义数量更多且引申的路径也更为复杂,而“期”字的引申义较少且路径简单。其次,“会”的本义为“相合”,核心义为“相重、相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重合到一起,其引申义也在此基础上展开。而“期”字的本义为“时间”,核心义为“邀约”。王云路指出:“‘邀约是在时间上的约定、限制。”如“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意为时常相聚的人定会有离散的一天,要把和每个人的相遇,当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緣分。此处“会”即“相和、相聚”,“期”表示时间,此处“一期”译为“一生”。最后,二者主要在“相合、会合”义项上重合。如“期”“会”同义连用的例子,“涉欲上冢,不欲会宾客,密独与故人期会”(《汉书·游侠传》);“方事之初起,先生于其乡设公所,聚众期会,行之期年”(《皇朝经世文续编》);“众生缘果所遭各有期会”(《广弘明集》)。“与故人期会”“聚众期会”中的“期会”均表示“会和、会聚”的意思;“众生缘果所遭各有期会”中的期会表示“机遇、机缘”的含义,碰见机遇、机缘,本身也是一种相合、相聚。“期”“会”具有不同的本义与核心义,在引申义列中,因受到核心义的制约,二者多数义位相异,在“会和”这一义位上重合。不过,根据二者本义的分析及引申义的梳理,还是能区分二者在“会合”义上的区别的。“期”本义表时间,核心义为要约,其引申义中大多是带有预期的时间概念,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从已有的文献例证上看,“会”在表示“相和、会和”之义时,多侧重于“会和”本身这一动作,而不带有预期的时间概念,往往表达一种已经完成的“会和、相聚”之义。如诸侯会于澶渊,凡为宋灾故也。(《公羊传·襄公三十一年》)总而言之,“会”的“会合、聚合”义更多地表示一种普遍的或已经实现的“会合”,而“期”的“会合、聚合”义更多地表示一种预定、预知和希望、期待,表未实现,或者说,“期”是邀约会合、预计会合,而“会”是邀约会合的结果,是已经完成的会合。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形训和义训两个角度训释了同义词“期”“会”二字,通过分析字形了解到“期”的本义表示与时间有关的概念,“会”的本义表示事物两相会合、重合。在对二者众多引申义的梳理过程中,掌握了二者的引申脉络及核心义,从而认识到不同的核心义制约着同义词各自的词义发展变化。最后,在二者同义的基础上寻找出了细微的差别,即“期”是邀约会合,是在时间上的约定、限制,是未实现的,而“会”是已实现的会和。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东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周大璞.训诂学要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4]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王云路,等.著.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吴福祥,王云路,编.汉语语义演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程燕.浅析“义训”与“训诂方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07):19-20.

[8]许嘉璐.训释字/词义的方式——说“互训”[J].文史知识,2011(9):113-121.

[9]陈甜.“会”的语义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10]潘秋平.新加坡华语助动词“会”分析框架之建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04):86-95.

[11]张亚利.“能”和“会”的语义、语用特点及其偏误探析[J].语文学刊,2016(07):32-33+84.

(作者简介:邓芳菲,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江苏海洋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

(责任编辑 杜宪)

猜你喜欢
引申义引申为本义
兔死狗烹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神奇汉字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大连书家之张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