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2023-10-17 05:58吴晓新丁颖颖缪小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药灸神经痛头痛

吴晓新,丁颖颖,缪小祥

枕大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多发于中青年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多呈刀割样、针刺样或闪电样剧痛,且持续时间较长,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会因神经压迫导致颈部麻木、疼痛及头颈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1]。枕大神经痛具有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等特点,临床治疗主要以西医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术、外科手术等方法为主,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较大,其并不被多数患者所接受;西医药物治疗虽止痛迅速,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2]。中医学者认为,根据枕大神经痛的症状和发作部位,可将其归于“后头痛”“项痛”等范畴,是由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虚致痛等所致[3-4],而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如针刺、艾灸、电针、中药热敷等辅助治疗可能会取得不错效果[5-6]。但目前中医治疗方法较多,且效果不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隔药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如皋市中医院脑病科门诊确诊的枕大神经痛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治疗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6.7±5.1)岁;病程0.4~16.0周,平均病程(6.2±1.3)周;单侧疼痛62例,双侧疼痛18例。对照组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7.2±5.2)岁;病程0.3~15.0周,平均病程(6.2±1.3)周;单侧疼痛66例,双侧疼痛14例。两组性别(χ2=0.413,P=0.521)、年龄(t=0.614,P=0.540)、病程(t=0,P=1.000)、疼痛侧别(χ2=0.625,P=0.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符合枕大神经痛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标准者;(2)言语清晰;(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代谢性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者;(5)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消化道溃疡者;(6)施灸部位皮肤有破损者。本研究经如皋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rgzyyll029)。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神经病学》[7]中枕大神经痛的诊断标准:(1)发病较急,通常表现为单侧上颈部和后枕部发作性剧痛,且呈放射状向头顶蔓延,可为自发性,也可能因咳嗽、打喷嚏或头部活动时所致。(2)发病时,患者通常表现为头部前倾、侧倾或不动,头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剧痛,枕部钝痛,且颈部僵硬。(3)在斜方肌起始部(即在乳突与枕外隆突连线中点)枕大神经呈按压痛,或按压风池穴及附近时疼痛加重,并呈放射状分布。(4)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颅内感染等有以上类似症状患者除外。

1.2.2 中医证型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8]、《实用中医诊断学》[9]、《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0]及《实用中医内科学》[11],符合风寒外袭的标准:主症,枕后痛放散至头顶,咳嗽、打喷嚏时加重。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象浮紧。兼症:恶寒发热,胸胁苦满,温温欲吐。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普瑞巴林胶囊(生产厂家: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Betriebs statte Freiburg,国药准字J20160021,规格:75 mg)口服治疗,早晚各1粒,持续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隔药灸治疗,将葛根、桂枝、羌活、伸筋草、三七、延胡索、白芥子、丁香、肉桂、没药、穿山甲、防风、独活、细辛等作为配伍药物,研磨为粉,通过黄酒调和做成较薄药饼,将其置于艾灸盒底部,点燃艾条灸痛侧风池穴及阿是穴,30 min/次,上午、下午各1次,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疼痛侧别。(2)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4、30 d采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1级:无痛;2级:轻微的疼痛;3级:刚刚注意到的疼痛;4级:很弱的疼痛;5级:较弱的疼痛;6级:轻度疼痛;7级:中度疼痛;8级:不适的疼痛;9级:很强的疼痛;10级:剧烈疼痛;11级:很强烈的疼痛;12级:极剧烈的疼痛。总分12分,每增加1级加1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3)初次头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连续3 d未发生头痛为头痛消失,记录患者初次头痛消失时间(头痛消失的第1天);记录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13]。由经过培训的同一组医护人员采用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焦虑程度,总分56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5)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14]和VA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痊愈:症状消失,评估期间未发作;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发作≤1次,VAS评分降低≥5分;有效:症状轻微改善,症状发作2~5次,VAS评分降低1~4分;无效:症状未见改善,症状发作≥5次,VAS评分未降低甚至升高。(6)复发情况。采用邀约复查和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1次/周,记录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情况(连续3 d发生头痛为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时间与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3、 7、14、30 d VA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14、30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表1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b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30 d对照组 80 10.18±0.52 8.59±0.66b 8.10±0.51b 5.25±0.36b 2.57±0.47b治疗组 80 10.21±0.56 8.47±0.63b 7.95±0.48b 4.39±0.33ab 1.32±0.35ab F值F交互=92.362,F时间=58.631,F组间=28.474 P值P交互<0.001,P时间<0.001,P组间<0.001

2.2 初次头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 治疗组初次头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次头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headache disappeared and the number of headache attacks within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初次头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headache disappeared and the number of headache attacks within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例数 初次头痛消失时间(h) 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次)对照组8012.4±1.632.6±5.2治疗组809.7±1.428.9±4.1 t值11.7384.958 P值<0.001<0.001

2.3 HAMA评分 两组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0 d后HAMA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30 d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AM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AM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a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30 d后对照组8021.1±3.212.8±2.4a治疗组8020.9±3.29.0±2.2a t值0.41410.564 P值0.680<0.001

2.4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0,P=0.030),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n(%)〕Table 4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2.5 复发率 治疗组治疗后3 个月内复发率为1 8.8%(15/80),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28.8%(23/80);两组治疗后3 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9,P=0.137)。

3 讨论

枕大神经痛以后枕部或颈部疼痛为主,多为少阳、太阳经发病,可单独出现,且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神经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加之头颈部缺乏保暖,长期受冷刺激影响,使得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5]。目前,枕大神经痛的治疗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即通过普瑞巴林胶囊缓解其神经病理性疼痛,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较强,治疗枕大神经痛有一定效果,但该药物长期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易产生耐药性[16]。因此,需加强中医特色疗法在其治疗中的应用,如通过隔药灸进行辅助治疗,其短期疗效虽不如西药明显,但其在整体症状的改善以及远期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7]。

本研究隔药灸药饼是由葛根、桂枝、羌活、伸筋草、三七、延胡索、白芥子、丁香、肉桂、没药、穿山甲、防风、独活、细辛等配伍的,其中三七、延胡索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丁香、肉桂、细辛温经散寒止痛;防风、独活祛风除湿散寒;没药、穿山甲活血通络、破瘀止痛,整个药饼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强筋健骨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7、14、30 d VA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14、30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初次头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提示隔药灸联合普瑞巴林可更有效地减轻枕大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反复发作。分析原因可能为该药饼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的作用,在治疗时可使艾灸和药物的作用直达病所,发挥温阳散寒、通经活络之功效,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流速度,有利于局部组织供氧与营养的供给,与黄奏琴等[18]、DONG等[19]研究显示的隔药灸可有效缓解原发性疼痛的结论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0 d后HAMA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30 d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隔药灸联合普瑞巴林可减轻枕大神经痛患者由头痛引发的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隔药灸可渗透痛侧风池、阿是穴等穴位,作用于患者神经末稍,加强对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改善患者肾经虚火,起到更强的止痛效果,并减少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对有效缓解由头痛引发的焦虑及增强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与王婉桐等[20]研究显示的中药灸可有效减少由头痛引发的焦虑情绪的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隔药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明显,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头痛消失时间,减轻由头痛引发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本研究为小样本量、单中心研究,未来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作者贡献:吴晓新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资料收集、论文撰写、统计学处理,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缪小祥进行资料整理;吴晓新、丁颖颖进行论文的修订,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药灸神经痛头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孙岚云基于补肾活血法针药灸并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头痛应该灸哪里?
针刺联合隔药灸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头痛与口疾
隔药灸脐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远离头痛的困扰
瑶医神火灸结合综合康复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