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分布与特征

2023-10-17 01:29莉,李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曾 莉,李 霞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重庆 404100)

近年来,随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的主要内驱动力,我国也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的区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坚定实施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在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式,而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高校与不同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及创新联系是当前产学研合作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依据自身资源与市场需求寻找异质性合作伙伴,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知识流动形成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或区域专利合作网络,相应地,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专利数据对产学研合作展开研究,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选取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并多聚焦于从校企主体视角入手分析,忽略了校校、校院间的关系研究,且倾向于从时间维度研究校企之间的合作,缺少结合专利合作网络和空间维度视角对高校产学研的演化规律与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主体视角和空间维度视角的完善是推进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的关键,且成渝双城经济圈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状况及其特征,对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我国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是指高校为实现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重大科技创新而广泛推动创新要素整合及自由流动的合作模式,是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1],学者们围绕高校专利合作、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

在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方面,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区域或产业的专利合作网络发展及其演化特征,如,李树祥等[2]、解志韬等[3]分别通过对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授权合作专利数据分析发现,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钟韵等[4]以粤港澳地区为例,发现粤港澳专利合作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且中心度以圈层式向外递减;ter Aal[5]以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区中的信息技术及医疗产业合作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该产业形成的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陈瑾宇等[6]根据1994—2018 年我国芯片产业的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研究指出我国芯片产业的专利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段欣等[7]从专利合作状态及演化视角出发,揭示出人工智能产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爆发式增长的特征。另一方面研究了产学研专利合作的影响因素,如,Petruzzellia[8]基于欧洲12 个国家33 所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探讨了专利合作主体的地理距离、技术相关性等对专利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余谦等[9]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研究发现,社会邻近性、地理邻近性和技术邻近性对促进新能源企业产学研专利合作有显著影响;贾晓霞等[10]通过对2006—2015 年间我国“985 工程”高校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合作广度与合作深度的交互合作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席强敏等[11]研究了2013—2018 年京津冀地级市之间构建的专利合作网络发现,技术邻近性是促进区域内不同城市间专利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学者们多从区域、产业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研究,基于高校视角构建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进行研究仍较不足,且现有研究大多仅从时间角度展开分析,欠缺结合空间视角的演化研究,这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在高校专利合作方面,已有研究多聚焦于探讨高校专利合作模式和合作特征。有关高校专利合作模式的研究,如Lissoni[12]指出高校可采取与企业共建科技研发中心等实体合作模式,促进校企专利的有效申请及实施;刘桂锋等[13]以江苏省的“211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的高校专利合作模式主要以亲缘型为主、地缘型和业缘型为辅,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专利合作模式;唐恒等[14]通过构建京津、京冀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发现,京津冀内电网和石油行业形成了亲缘性专利合作模式。关于高校专利合作特征的研究,如Motohashi[15]通过考察中国科学部门和产业部门于1985—2005 年间的专利合作关系发现,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数量增幅显著,而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合作呈反向变化趋势;许敏等[16]基于2012—2016 年长三角区域内校企合作申请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发现,区域内4 个省市之间的专利合作关系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呈现出“985 工程”/“211 工程”类高校比普通高校的专利合作数量多、综合类/理工类高校比财经类等其他高校的专利合作数量多的特点;李雨浓等[17]以我国“985 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指出历年校企之间专利合作广度与深度都在不断提升;张珩等[18]通过利用江苏省1985—2015 年校企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研究发现,江苏省校企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总之,在高校专利合作方面,已有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选取我国“985 工程”/“211工程”高校,或是针对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高校进行研究,鲜见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研究,究其原因,成渝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域内“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较少,且国家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在2020 年1 月,故目前针对这一区域展开系列的研究相对不多;另外,在高校专利合作特征方面,已有研究多倾向于从校企专利合作主体进行探讨,对校校、校院等其他专利合作主体的研究尚显不足,这为今后完善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研究留下了空间。

因此,本研究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申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校校、校院、校企主体纳入研究中,并专门引入空间维度视角探讨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演化规律,以丰富和拓展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并为提升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能力、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2 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

PatSnap 智慧芽专利检索平台作为专利情报分析工具,是一个专业的专利检索、分析等信息服务的专利系统,故本研究的数据利用智慧芽进行专利数据检索。参考徐宜青[19]的研究,由于专利合作是产学研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故用合作专利数据作为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的数据基础,并参考郝均等[20]的做法,将专利类型限定为发明授权专利,以此更为准确地表现出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另外,将专利数据的采集时间限定于2006—2020 年,并将其划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15 年;第三阶段:2016—2020 年。原因在于:其一,中央政府分别于2006、2011、2016 以及2020 年颁布了发展成渝地区的一系列规划和纲要;其二,3 个阶段恰与国家提出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时间契合,以此时间脉络为基探索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历史发展和演进特征,可为“十四五”时期提升成渝高校产学研整体创新能力,进而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数据处理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依据“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组合检索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高校授权发明专利及其著录项目,检索范围包括四川高校29 所和重庆高校16 所。以四川大学为例,检索式为:“ANC:(四川大学)AND APD:[20060101 TO 20201231]”;其他高校以此类推。其次,在检索过程中发现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27 所高校的合作专利数量极少,不适用于专利合作创新能力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从样本中剔除这27 所高校,最后得到18 所高校的合作专利数据(见表1)。最后,根据弓志刚[21]的做法,对专利权人机构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剔除高校与个人或与团体组织间的合作专利,筛选出符合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发明授权专利。其中,高校的名称通常包括“大学”“学院”以及大学所属的二级学院等词汇;科研机构通常包括“研究院”“研究所”“设计院”等词汇;企业通常包含“公司”“厂”等词汇。

表1 样本高校基本信息

3 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基本特征

3.1 合作专利数量

合作专利数量体现了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网络规模,其变化趋势揭示出高校与其他各主体间合作创新的活跃程度。如图1 所示,从时间角度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高校产学研合作专利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一阶段,高校专利合作平均数量在0~20 件范围内浮动,说明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尚处于初始期;第二阶段,高校合作专利数量增加,专利合作逐渐活跃,反映出发展期特征;第三阶段是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快速发展期,专利合作申请量呈爆发式增加趋势,年平均合作专利件数增长至443.2 件,但2020 年与2019 年相比,专利合作数量稍显下降趋势。从高校类别的角度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呈现出两个特征:其一,不同类别高校的合作专利申请情况差异明显,“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在合作专利申请能力上表现突出,这类高校的合作专利申请数量占样本专利总量的2/3。究其原因,这类高校拥有相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以及科研资源,因此科研人员数量更充足、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科研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对接性更契合、更符合市场要求。其二,综合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的专利合作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其他类别高校的专利合作数量仅占样本专利总量的3.5%,总体增幅较小。可见,高校类别对高校专利合作影响效果明显,笔者认为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自身创新资源丰富,科技创新领域偏向于应用型研究,更有利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故其他创新主体与该类型高校合作更为频繁。

图1 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发明授权专利合作申请量的年度分布

3.2 合作主体数量

合作主体数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专利合作网络的广度,进而体现出技术创新的合作广度。如表2所示,一方面,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具有阶段性特征,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专利数量不断增加。究其原因,一是为了增强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2011 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正式批复,推动了区域内各主体对创新合作的关注,成渝专利合作网络由此逐渐兴起;二是《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于2016 年正式出台,加强了成渝各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专利合作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高校产学研合作主体数量大幅增长特征明显,其中合作主体增量包括:企业620 家、高校107 所、科研院所176 所,可见该网络中参与主体的合作广度愈发扩大。

表2 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合作专利申请主体数量分布

4 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时间演化分析

基于样本专利,从整体与个体两方面,聚焦校校、校院、校企专利合作主体演化动态,对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情况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创新主体间专利合作的演化差异。

4.1 网络整体演化

将样本专利按上述3 个阶段进行整体演化,并提取出相关合作主体,再利用Gephi 软件绘制出以合作专利主体为节点、各主体间合作关系为连线的样本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如图2 至图4 所示,网络节点越大表明与该特定主体进行专利合作的主体数量越多,其合作广度越大;网络连线越粗说明该连线两端的合作者的合作次数越多,两者间合作强度越深;网络节点间距离越短说明合作者之间关系越紧密。总体上看,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整体规模呈阶段式递增,合作主体数量与专利合作联系也不断增强,但网络密度出现反向变化趋势,致使网络呈现“大而散”的现象。在第一阶段,网络呈现出以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为核心,其他合作主体环绕四周的星型放射状网络结构,而以网络核心点为代表的高校在网络中更强调与特定主体进行专利合作,说明该阶段网络中的核心主体地位较为显著,创新资源主要集中于核心主体;在第二阶段,处于核心位置的主体未发生大的变化,但重庆大学的核心位置更为显著,反映出重庆大学的资源辐射力度较强;在第三阶段,理工类高校,诸如电子科技大学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知识流通效率高于综合类高校,表明随着网络的逐步演化,高校类型对专利合作的影响日益明显。总之,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高校凭借其专业性强、科研资源丰富、学科交叉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对网络信息和资源流动起着显著影响,推动着网络的整体布局与发展,而处于边缘位置的高校由于综合实力较弱、学科相对单一、研究领域有限等原因,导致其专利合作能力不强。

图2 2006—2010 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

图3 2011—2015 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

图4 2016—2020 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样本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分别从3 个时间段、网络规模等6 个维度对该网络进行考察分析,如表3 所示。首先,网络节点数大幅增长,说明自从产学研合作政策实施以来,成渝高校逐渐与越来越多的其他创新主体展开合作,尤其是《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后,与成渝高校进行专利合作的其他主体数量大幅增加;随着专利合作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边数也逐渐增加,其中第二阶段的合作频率增长速度远高于合作主体增长速度,表明在第二阶段成渝高校更注重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深度,且彼此间知识交流和信息沟通频率也大幅提升。其次,平均路径长度随着时间递增呈现正向变化趋势,说明专利合作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平均路径距离增加时,节点间的交流便捷度随之下降;但其在第三阶段出现反向变化趋势,究其原因,专利合作主体间的知识交流阻碍减弱使得网络流通性相对增加,这有利于促进专利合作主体间的深入沟通协作。最后,根据对网络聚集性的测度,与第一阶段相比,平均加权度在第二阶段增加但在第三阶段大幅下降,说明在第三阶段中网络节点间的合作交流频率显著减少,且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反映出专利合作凝聚力不强;另外,聚类系数在3 个阶段显著增加,表明网络中出现了较多的凝聚子群,究其原因,核心高校聚集大量创新资源同时具备较强创新能力,故更多创新主体倾向与高校展开合作,从而形成以核心高校为中心、其他创新主体与之相关联的子群。

表3 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性测度

4.2 网络个体演化

从主体视角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将网络分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高校与企业3 个合作子网,并从3 个阶段剖析各子网的演化特征,从而揭示出不同合作子网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

4.2.1 高校与高校的合作子网络

如图5 至图7 所示,样本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逐步扩大(节点数量第一阶段11 个、第二阶段35 个、第三阶段117 个),而网络密度明显下降(第一阶段为0.145、第二阶段为0.045、第三阶段为0.025)。一方面,从中心节点来看,重庆大学与四川大学成为前两个阶段内合作频次最高的高校,但在第三阶段,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核心位置愈发突显,表明网络中高校的参与度越来越活跃。另一方面,从合作对象来看,由于网络中高校数量迅速增加,与其合作的高校数量也大幅增加,其中与成渝高校以外的高校合作占据显著优势,而成渝高校彼此间的合作较少。由此可知,成渝高校之间的专利合作强度逐年增加,但增速较为缓慢,且网络密度随之变小,表明高校之间沟通合作仍有待提升;此外,成渝高校与成渝以外高校的专利合作强度增幅较大而合作深度仍有待提升,同时在寻找合作主体时更偏向于专业属性较强的理工类高校和综合类高校。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专利合作的本质是以专利为载体开展专利研发、许可、转让及应用等各种形式的合作[22],而高校与高校间的合作主要涉及研发一环,且同类型主体合作具有较强的资源同质性,较少对后续转化等环节产生持续影响,故成渝地区内高校与高校的合作紧密度不强。

图5 2006—2010 年成渝地区样本高校与其他高校专利合作子网络

图6 2011—2015 年成渝地区样本高校与其他高校专利合作子网络

图7 2016—2020 年成渝地区样本高校与其他高校专利合作子网络

4.2.2 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子网络

如图8 至图10 所示,样本成渝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利合作子网络的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且网络主体间的联系强度显著增加。第一阶段,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利合作较为松散,仅有6 所高校出现在子网中,合作频次较少;第二阶段,共计16 所高校参与子网中,与上一阶段相比增长1.67 倍,网络规模增大、网络联系加强,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合作频次最多、重庆大学合作范围最广;第三阶段,高校参与主体数量保持不变,但电子科技大学合作频次上升至101 次,合作频次最多,重庆大学依旧合作领域较广,不仅与国有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还与物理研究院、动力研究所等理工类科研院所合作紧密。可见,样本高校与科研院所间的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随着阶段性演进逐渐扩大,但增速较为缓慢;另外,高校更为倾向于与专业性较强的科研院所进行持久性专利合作。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同为基础性研究机构,二者对外部异质性资源需求相似,彼此间资源共享的需求不强,故彼此间寻求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的持续性及专业的壁垒性,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倾向于持久稳定的合作,往往与某一合作伙伴展开长期合作,挖掘新合作伙伴、获取新资源的意识较为欠缺。

图8 2006—2010 年样本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利合作子网络

图9 2011—2015 年样本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利合作子网络

图10 2016—2020 年样本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利合作子网络

4.2.3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子网络

如图11 至图13 所示,与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利合作子网相比,样本高校与企业的专利合作子网规模最大,彼此间联系最为紧密,表明校企合作是成渝地区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主要形式,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第一阶段,网络中共有11 所高校的专利合作频次多于20 次,具体包括重庆大学(82 次)、电子科技大学(55 次)、四川大学(48 次),其余高校的合作频次均少于20次,说明该阶段尚处于初始期;第二阶段,网络中共有18 所高校的专利合作频次多于20 次,具体包括四川大学(158 次)、重庆大学(290 次),其主要合作对象为国有企业与成渝地区企业,反映出“985工程”综合类高校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地域倾向,而电子科技大学(118 次)与科技型企业合作紧密,西南交通大学(116 次)与交通类企业合作最多,西南石油大学(90 次)的合作对象基本都是石油类企业,表明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专业领域倾向性明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壁垒;第三阶段,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广度(节点数)大幅增加,其中电子科技大学(105 个)、四川大学(112 个)、西南交通大学(114 个)、重庆大学(160 个)的网络节点数不断增加,说明该阶段校企之间愈发注重增强与不同主体间的合作联系,目的在于加强高校与其他主体间的专利合作,这样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高速发展。可见,较第一阶段而言,第二阶段高校的参与度较高,且与特定合作企业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合作频次也较多;第三阶段更注重向合作主体的广度拓展,与高校进行产学研专利合作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但与特定主体间的合作深度也明显削弱,说明当前成渝地区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实现真正具有战略目标的持久深入合作关系。但不难发现,成渝高校十分重视和企业之间的专利合作,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体现出高校与其相关专业类型企业合作的显著特征,使得专利合作仍具有一定专业壁垒性。

图11 2006—2010 年样本高校与企业专利合作子网络

图12 2011—2015 年样本高校与企业专利合作子网络

图13 2016—2020 年样本高校与企业专利合作子网络

总的来说,以上3 种类型的合作专利数量虽均逐渐上升,但网络密度却随之变小;3 种专利合作类型均表现出一定的专业壁垒性,从而影响了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关系的构建;网络中“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办学层次)、理工类高校与综合类高校(办学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校企合作是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主要形式,校校合作、校院合作较之发展缓慢。

5 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空间演化分析

上述分析显示,样本成渝高校进行专利合作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增,这是由于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城市内部合作已向“流空间”转变[23],即当下的专利合作不再受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已向跨区域专利合作发展。因此,在分析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时间演变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维度视角,进一步研究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跨区域与区域内空间分布及演化规律。

5.1 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演化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样本成渝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规律,从PatSnap 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检索并整理得到各阶段高校产学研跨区域专利合作次数,具体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跨区域专利合作的城市节点数量显著增加,且彼此间合作关系与合作强度也不断增强,反映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倾向于与本区域外其他城市建立专利合作关系的演化特征。第一阶段,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137 次,占样本专利合作总量的47.7%,说明该阶段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结构趋于简洁,仅与14 个城市相互联系,且主要集中于成渝与北京、广东之间。第二阶段,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强度显著提升,与之相互联系的城市增至29 个,近似前一阶段的1.1 倍,跨区域专利合作增至693 次,占样本专利合作总量的52.5%,但核心主体无变化。第三阶段,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愈趋复杂化,形成以成渝为核心,向其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方向辐射,呈星型放射状合作模式,合作次数达到1 289 次,占样本专利合作总量的46.7%;然而,合作专利并未均匀分布各地,仍主要集中于北京、广州、上海、江苏、河北等人才、经济、技术资源丰富的城市以及与之相邻的区域。根据李冰等[24]的研究,说明成渝高校的“创新流”几乎已摆脱空间上的自然因素限制,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显著。另外,北京是多数成渝高校实现跨区域知识流通的首选城市,究其原因是北京聚集了政治、经济、科技、人才等多方面资源,这为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异质性资源,有利于加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表4 2006—2020 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产学研跨区域专利合作数量 单位:次

综上分析可知:第一,成渝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整体较为松散,与国内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的知识交流不畅通、资源协作深度不够,创新能力尚需提升;第二,成渝高校跨区域合作次数不断增加、跨区域合作范围不断拓展,有利于成渝双城经济圈获取外部异质性资源,以提升成渝科技创新能力;第三,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省外技术输出占比在3 个阶段并无明显变化,说明区域间协同创新效率有待加强,在深化合作主体持久协同的基础上需更加注重合作专利质量、强调对外开放协同发展,从而加快融入国家区域创新经济协同发展。

5.2 区域内专利合作网络演化

进一步深入分析样本高校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空间的分布结构与演化规律,以揭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创新资源分布情况。由表5可知,区域内高校专利合作总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006—2020 年间高校合作专利数量从149 件增加至1 399 件,但超过80%的合作创新主体集中于重庆、成都两市。主要原因是,作为中心城市的成都与重庆汇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其他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资源较少、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各城市间极差越来越大;另外,虽然达州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等城市毗邻成渝中心位置,但由于其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资源匮乏导致合作专利质量不高,欠缺市场化导向,致使区域内专利合作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故导致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部出现“塌陷现象”。

表5 2006—2020 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样本高校产学研区域内专利合作数量 单位:次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现已形成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核心点,以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为合作对象的星型放射状合作网络,但随着网络节点增加,整体网络密度呈现递减趋势,区域间协同创新效率不高;成渝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比例不断提升,倾向于与政治、经济、科技、人才等资源丰富的区域进行合作,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显著;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已形成以成都、重庆为核心,以绵阳、宜宾为次核心的非均衡专利合作网络,但该网络当前发育尚不健全。

6 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基于成渝高校产学研合作申请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突破单一聚焦于校企合作主体视角研究的思维局限,从校校、校院、校企合作主体视角对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整体与个体两方面的演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维度视角的专利合作分析,试图丰富和拓展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整体视角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尚处初级发展阶段,高校产学研合作专利数量迅猛增长,但专利合作网络密度随之递减,致使专利合作网络呈现“大而散”的形态;二是从个体角度看,各子网的演化规律不尽相同,其中校企合作是主要形式,校校、校院专利合作子网虽也在不断扩大,但增速较为缓慢,且各子网的各节点均倾向于与其专业契合的伙伴合作,使得专利合作尚具有一定的专业壁垒性,阻碍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导致合作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三是成渝高校跨区域专利合作数量不断攀升、区域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但增速较为缓慢,区域间协同创新效率及技术合作广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成渝高校区域内专利合作数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创新资源配置不协调,导致网络中部“塌陷”问题突出,因而成渝两市科技创新资源向外输出占比尚待提升。基于此,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产学研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构建持久专利合作关系,提升专利合作网络密度。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尚处初级发展阶段,构建持久稳定的专利合作关系对提升网络密度十分必要。一是持续深化成渝双城经济圈专利合作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高校进一步与其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层面的专利合作机制,促进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成为长期可持续合作模式;二是支持成渝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创新建设中来,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长久稳定发展;三是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客观评估各创新主体在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贡献度,以此保证各方利益平衡,保障合作关系持久稳定。

第二,积极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合作主体交流协作。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中各子网间较强的壁垒性阻碍了不同主体间的深度合作交流,加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不同主体深入合作是实现不同主体间资源要素流通的关键。一方面,高校及科研院所应注重构建多元化学科交流平台,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协同创新领域,拓展高校产学研合作范围,突破传统合作领域壁垒;另一方面,发挥企业需求引领作用,强化开放共享,加强彼此间沟通交流,以此实现功能和资源上的整合和优化[25],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支撑成渝全域高水平创新活动。

第三,加强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建设,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成渝高校产学研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整体较为松散,应加强跨区域合作专利网络建设,以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逐步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在现有合作路径的基础上深化成渝与北京、广州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合作,发挥其中介联结作用,不断提高整体网络密度、缩短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加强与已合作主体间的合作深度,充分吸收成渝双城经济圈外部异质性资源,实现城市资源更迭交替;二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其地理距离较近的省市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缩小时空距离,与更多尚未形成合作关系的其他主体进行专利合作,同时在政府统筹规划与市场需求引导下承接一部分国内东部地区的资源要素并聚集到西部,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从而提升成渝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广度、促进我国整体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构建。

第四,构建域内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成渝高校大多位于成都、重庆双核地带,诸如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致使人才资源与技术资源过于集中、创新资源在地理分布上呈现非均质化,因此,成渝双城经济圈亟须构建内部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化区域内部协调机制,以期修正资源分配不均致使各地区间创新水平差异日益增大的问题。鉴于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可对成渝两市以外地区提供相关政策倾斜,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机制,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调动高校专利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共享空间,促进区域内市场创新资源要素流动效率提升,增强区域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进“首博”,观“双城”——18世纪的北京与东京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