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音乐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2023-10-17 16:35辛伯轩
今天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教师应信息技术素养

辛伯轩

(武威第九中学 甘肃 武威 733000)

引言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以在新时期,作为初中音乐教师,确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积极引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的前提下,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从而构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落实音乐教学目标,强化学生音乐素养。

1.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 实现课堂互动

所谓课堂互动,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科教师都应将实现课堂互动作为教学重点。而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有效强化课堂互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基于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音乐魅力予以感知,同时还能为学生设置留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且,通过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状态下沟通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从而优化教学方向,构建更为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

1.2 发散音乐思维

音乐学科具有较高艺术性,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挖掘学生音乐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有效整合音乐、舞蹈以及美术艺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多样化音乐表现形式和多元音乐风格,可发散学生音乐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理解作者情感。同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激发学生展现自我的热情,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旋律、明确音乐结构的基础上,调动学生音乐作品创编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1]。

1.3 强化鉴赏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另一部分为音乐作品欣赏和鉴赏。音乐艺术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听觉方面,但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理解能力水平较低,所以仅通过听的方式可能无法对音乐内涵予以深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会逐渐打消。而且,初中生生活经历较少,认知能力受限,因而也难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仅能看到音乐作品表层,无法实现深层解读。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等音乐学习资料,能以直观方式强化学生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学生音乐欣赏、鉴赏能力得到增强,落实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2.初中音乐高效课堂构建要点

首先,初中音乐教师应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核心推动高效课堂构建。从本质上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文化是音乐教学目标之一。音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注重引入音乐文化内容,让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深刻感知音乐魅力,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文化传承、弘扬意识,强化核心素养。

其次,初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力。为落实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教师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还要增强学生音乐创造力。而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积极运用先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知识探索欲望,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中强化音乐艺术表现力。

最后,初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高效音乐课堂构建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重点内容。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审美眼光分析音乐作品,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而为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应科学选择教学素材,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欣赏、鉴赏音乐,从而感知音乐之美,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3.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3.1 整合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化学生音乐艺术感知力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收集大量学习资源,使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内容,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这是这一技术最显著的应用优势。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也应积极引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网络资源的收集,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开阔学生音乐视野的目的,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鉴赏,逐渐强化音乐艺术感知力,从而提高音乐素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着重考虑学生特点。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未知事物较为好奇,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也会关注一切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会积极投入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应注重整合学习素材,在分析学生个性特征、兴趣偏好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引入趣味性学习资源,制成视频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感知能力,使学生在理解音乐艺术内涵的同时,学习更多音乐知识,达到创造性使用音乐知识的效果,以实现高效课堂构建。

例如,教师在讲授《保卫黄河》这一内容时,首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的瑰丽多姿,体会黄河给人的自由奔腾之感;其次,为学生呈现黄河流域图,有机整合历史知识和音乐知识,让学生深刻认知黄河,了解黄河在我国的地位;再次,讲解九一八事件,促使学生在清晰《保卫黄河》音乐创作背景的同时,对作者心境和情感予以透彻理解;最后,播放《保卫黄河》部分片断,实现学生情感升华。在这一过程,教师应适时向学生提问:这首音乐中采用可何种表现形式?为什么这首音乐只有一段歌词却能吸引听众,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呢?通过问题设置,引起学生思考,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2]。

3.2 营造音乐艺术氛围,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科教师都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也应转变以往教学模式,以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首先,教师应分析音乐教学特点,音乐主要在整合美妙音符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传递和真情故事讲述,这是音乐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生动画面,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基于此调整学生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同时,乐于分享自身见解,进而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音乐艺术情境,以影像方式为学生直观呈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音乐所具备的风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展示自我,从而在与教师及其他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逐渐强化鉴赏能力,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为未来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内容时,首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梁山伯与祝英台》影视片段和动画片段,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机结合音乐和图像,营造音乐艺术氛围。基于影视和动画,学生会保持注意力集中,对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予以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教师可适时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理解和生活知识经验,运用自身语言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并在其中融入真情实感。其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小提琴协奏曲,引导学生对乐曲予以欣赏,并待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旋律后,讲解音乐知识,促使学生感知《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的奇妙和魅力,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音乐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效果,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

3.3 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手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音乐具有交流语言和情感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交到学生之手,基于多样化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给予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展示自我的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而为实现这一效果,教师应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重难点呈现于微课中,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连接音乐知识点,引导学生基于微课内容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讨论探究[3]。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发出疑问、勇于提出质疑,展现内心真实想法。在合作讨论期间,学生可通过微课视频内容,解决存在的音乐学习问题,深化理解音乐知识内涵。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供探究的信息资源和足够思考时间,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待讨论结束后,教师可要求每一小组派出代表,总结本组讨论结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内容补充和评价,帮助学生改正不足,强化学生学习成就感。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个人歌唱技巧、集体合唱技巧时,可将知识素材整理成微课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识别个人歌唱、集体合唱模式下歌唱者的神情和动作,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歌唱技巧知识,强化学生歌唱水平。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可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多样化歌唱技巧,并对低、中、高音发力部位予以准确区分,掌握歌唱过程的换气技巧,识别不同唱法的区别,并理解美声唱法、流行唱法、民族唱法的差异性,在音乐鉴赏过程评析歌唱技巧,进而完善音乐知识体系。此外,为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游戏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抽签轮盘,为学生发放不同号码,轮盘停止转动后,拿着对应号码的学生要接受音乐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这种方式可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从而实现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3.4 实现视觉和听觉的碰撞,充分挖掘学生音乐潜能

虽然为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引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不能本末倒置,全程为学生播放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而应将教学重点回归音乐作品。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视觉和听觉的碰撞,促使学生积极投入音乐课堂,对音乐作品表现形式、思想情感予以分析,从而达到挖掘学生音乐潜能的效果,在优化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洪湖水浪打浪》这一内容时,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白毛女》歌剧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扎红头绳》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过程对歌剧概念进行理解。实际上,歌剧具有较强艺术性和综合性,其集合戏剧、音乐、舞蹈以及诗歌等元素于一体。通过歌剧视频观看,学生可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人物心理变化。此时,教师可为学生继续播放《洪湖水浪打浪》音乐背后涵盖的战争场景,利用我国共产党与恶霸势力英勇奋战的画面刺激学生视觉,运用奋战中打斗声和战士们昂扬的呐喊声刺激学生听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有效碰撞,让学生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予以分析,发散学生音乐思维,从而实现对学生音乐潜力的挖掘。

3.5 增设音乐教学展台,有效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在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常规教学方式,以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为主,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音乐学科具有灵动、抽象特点,在缺少乐器辅助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在乐谱知识、音乐节奏、音乐旋律等学习环节会产生枯燥沉闷之感,从而失去音乐学习兴趣,致使音乐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所以为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设音乐教学展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作机会[4]。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手机、电脑等以线上方式开展教学。例如,在通信设备上下载能实现钢琴模拟的APP,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投影钢琴键盘,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分析音乐旋律,产生音乐创作欲望。待音乐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音乐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创编音乐作品,进而通过作品演奏,让学生互相聆听对方作品,在不断对比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逐渐提升自我、优化自我,提高音乐创造能力。

3.6 推动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增强音乐教师信息素养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高质量开展信息化教学,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信息化素养。目前,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大,在教学过程依然沿用以往教学理念,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频率较低。所以,学校应推动教师团队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一方面,学校应组织音乐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引导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可组织音乐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活动竞赛,在竞赛中评估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达到检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效果,从而让教师深刻认识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优势。

事实上,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应熟练使用PPT编制、图片制作、音频视频剪辑等工具,所以要求教师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于教师而言,也应注重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为学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同时,为进一步加大教师对信息化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学校还可定期考核音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教师信息化教学过程,从而让教师在良性竞争中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自我[5]。

结论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强化教学课堂互动、发散学生音乐思维、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落实音乐素养培养目标。本文重点探究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而提出六项对策:整合信息资源,强化学生音乐艺术感知力;营造音乐艺术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手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实现视觉和听觉碰撞,挖掘学生音乐潜能;增设音乐教学展台,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