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琴
(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川北小学 甘肃 永靖 73160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途径。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较为薄弱,难以激发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是学生品味思想、收获情感、发展人格的重要渠道,在新课程标准中也进一步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效地探索阅读方式与方法,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了解世界、发展认知的关键时期,此时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了解生活和世界是非常重要的。而阅读教学就是促进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渠道,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和品味,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语言表达方法,久而久之不仅有效强化了语文知识,更能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提升综合语言能力。
其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语文阅读文本通常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优秀的思想、情感,以及良好的精神追求,长久地进行阅读,就能有效地深化这些美的元素,使学生能通过文字发现生活之美,感受道德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能在生活中追求和创造美。
最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是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在文化影响下的行为取向。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和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开展深度的、广泛的优秀文本阅读,能有效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让他们理解文化、感悟文化,能从文化中汲取优秀思想和行为指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学生来开展。而传统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多以讲解、灌输的方式进行,学生难以获得发展。所以教师要尤其重视阅读教学的多元化策略探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文字与心灵的互动,学生阅读的过程不应当只是分析文字,而应当与文字产生共鸣,领悟文本中的真情实感,感受到文本的深度与厚度,这样才算有效阅读。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引导学生关注文字本身,从文字表面分析作者的情感、思想,这样的方式不仅枯燥,更无法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文本中的思想和内涵,因此教师可以改变阅读模式,创设动态的、真实的、立体化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情境中化抽象的文字为鲜活的形象,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他们领悟文本的内涵。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将之应用到飞机飞行中去的故事。全文从科学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关联,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在生活中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由于全文以直叙的方式讲解,学生很难从中理解科学发现的重要性,不能产生浓郁的科学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境,利用多媒体将文本中的场景展示出来,给学生直观形象的体验。如将夜间蝙蝠飞跃障碍物的动态过程,以及科学家们所做的三次实验过程用动态画面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就会发现蝙蝠眼睛并不影响它们的飞行,而是在嘴巴和耳朵的合作下实现安全飞行。然后教师再利用动态画面将雷达工作的原理呈现出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飞机飞行时“雷达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雷达荧光屏上”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全面地感悟科学研究的价值,体会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启发,继而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愿意深入探索科学奥秘。
小学阶段是夯实阅读基础的阶段,此时学生不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要发展由浅入深的阅读思维,在思维的引领下更好地挖掘文本,提升深度学习能力。但是传统阅读方式较为单一枯燥,无法帮助学生发展深度阅读技能,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发展性和自主性出发,利用合作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空间,使他们能在阅读中灵活地思考、全面地探索,以此激发有效的阅读思维,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为例,该篇课文共有六个选段,展现了雨来聪明勇敢、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精神,课文以小说形式呈现,语言生动趣味,展现了活灵活现的小英雄形象。在阅读时,很多学生可能会停留在故事表面,阅读完后只能体会到雨来的可爱和勇敢,但对于文本的深层涵义无法了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从阅读文本出发,深入探索与文本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以及真实的历史过程等,使学生从深层角度了解作品的涵义。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小英雄雨来是否真实存在?这个故事发生在怎样的时代?当时的人民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小小雨来就有智斗鬼子的勇气?依据这些丰富而充实的问题,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翻阅不同的资料,了解作者管桦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创作时的想法,再找一找雨来所在时代的社会背景等,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抗日战争期间,冀东少年热爱祖国、勇于斗争,并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表示对抗战的决心。由此,学生就会大受鼓舞,能深刻理解这篇小说承载的深厚情谊,同时还能经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梳理出蕴含情感的语言文字。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的了解,能结合其他信息分析文本,提升了思维能力。
阅读是熏陶心灵、培养审美的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要广泛阅读、深入阅读,才能逐步领略文本的内涵,提升审美素养。但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供学生阅读的文本并不充足,教师往往局限于课堂时间限制,也只注重教材文本的阅读引导,由此学生的阅读视野就会有所限制,无法进一步深化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就要从拓展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拓展阅读,如整本书阅读等等,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拓展阅读视野,在广阔的文学空间中寻找优质的文本,利用自主阅读深化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效果。
以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为了保全乡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向读者传达了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民间故事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的高尚追求,也体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民间故事,而是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内容,让他们更多地领略民间故事内涵,了解文化思想,从而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整本书阅读书目,如《水浒传》《聊斋志异》等,还可以推荐外国民间故事,如《一千零一夜》等,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和分析,不仅要学习民间故事中的语言特点,还要感受民间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物形象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民间故事。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就能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
实践是深化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仅可以真实地体验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或表达的情感,更能发掘出单元主题思想,能从生活中发现文本内容的缩影,由此就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能力,使他们有效地在生活中感悟文化,体会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关联,继而丰富认知和思维,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阅读实践活动,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走入生活,用生活眼光解读文字,丰富主题思想,提升阅读水平。
以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为例,该篇课文以四季为主题,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感悟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美,感悟美好的事物。在阅读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本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可以以“生活之美”为主题,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生可以选择用画面记录,也可以选择用文字记录。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发现的美好事物,如行为之美、文化之类、思想之美、自然之美等等,在学生领略了生活之美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从现实转向文字,从具象转向抽象,体验文字与现实的碰撞,感悟字里行间所渗透的美,并相互交流、相互分享,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有效地丰富生活美的内涵,继而更愿意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占据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仍然因循守旧,按照传统单一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难免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着手,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多元化的层面挖掘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用情境阅读发展学生的情感,用探究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用拓展阅读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用阅读实践丰富学生的思想,强化主题认知,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