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西民歌“双创”路径探寻

2023-10-17 01:19梁姚姚
参花(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歌双创广西

◎梁姚姚

广西民歌是我国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形式,也先后有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歌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则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方向。对于广西民歌而言,在面临发展瓶颈之际,也应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双创”路径,通过丰富创作演唱、推动产业发展、实施文旅融合、探索IP 开发等,为古老的广西民歌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在当代散发出新的光彩。

一、“双创”的内涵

“双创”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简称,是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最新要求,对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相对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其隐含了一个内在的前提语境,那就是部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原则和观念体系已经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匹配,需要通过改造使之为当代人所认可和接受。“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虽然诸多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思想意蕴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但是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其价值已经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发挥出来,所以要通过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创新,使之重新焕发出光彩。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性发展”则是“创造性转化”的动力和延续,两者共同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西民歌“双创”的必要性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壮族、瑶族、苗族、京族等各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歌唱早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也被称为是“歌海”。近年来,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广西民歌一度遇到了传承危机,为此也应该树立起“双创”的目标,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广西民歌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文化适应理论曾提出,一种文化存亡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其能否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包含思想观念、文化形式、传播方式、生产流程等多个方面。两者的差距如果是微小的,那么这种文化可以通过自身调整来适应。但是如果差距过大,结果便只能是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并走向消亡。结合该理论可以看出,广西民歌在其原始的存在和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后,所遇到的多种阻碍使其很难再跟上当代社会的发展脚步,所以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在保留其形式、风格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重新开启广西民歌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

其次是广西民歌自身的文化特点使然。从历史发展来看,广西民歌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超越性特点。其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继而实现了自身的丰富。换言之就是广西民歌本身便一直走在“双创”的道路上,并仍有着巨大的“双创”潜力。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广西民歌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双创”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三、新时代广西民歌“双创”路径

(一)扩展主体范围

所有“双创”路径的实施,必须依靠各类主体才能实现。以往广西民歌的传承主体包含传承人、学艺者、戏班等,他们一度是广西民歌传承和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近年来,在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他们的主体身份逐步被淡化,主导力量也被削弱。所以必须要双管齐下,一方面为传统的民歌传承主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一方面积极引入新的主体,通过民歌传承主体范围的扩展,为多元化“双创”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为广西民歌传统主体——广西民歌的传承人、学徒等定期提供经济支持,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演出和推广活动中。同时也要与地方高校积极对接,加入乡村人才培养计划。由高校提供免费学习机会,学员毕业后再投身于广西民歌的发展中,以此提供最直接的人才支持。

其次,需要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其中。除了传统主体外,还有更多新的主体,同样对广西民歌的“双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行业协会为例。行业协会作为专门组织,对本行业发展最为熟悉,可以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对内是指可以针对广西民歌从业者,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联系演出事宜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状态,并发挥集体力量,以整体形式对外宣传广西民歌;对外则是积极对接政府和企业,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同时为广西民歌搭建各类推广平台。除了行业协会外,高校音乐院系师生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与广西民歌有着良好的地缘性关系,也是广西民歌“双创”的主力军。既可以从理论研究方面为广西民歌“双创”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以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主体的丰富是广西民歌“双创”的前提,应该以开放、鼓励和肯定的态度,积极吸纳各方机构或个人参与其中,开辟出更多“双创”方向,获得更多“双创”成果。

(二)实施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两者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广西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加之广西民歌分布广泛,所以在文旅融合方面是独具优势的,民歌文化通过与旅游业的互动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使原有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有效扩展,更好地实现“双创”。

首先是推出旅游演艺。在开始阶段,可以在已有景区开设广西民歌小型演出,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条件成熟后则可以推出广西民歌主题旅游演艺。虽然早在21世纪初,广西就推出了中国首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但是这部作品年代已较为久远,难以满足观众新的审美需求。需要重新推出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的旅游演艺,将之前各个景区“点”的探索成果,集合为“面”,让这部新作品成为新时代广西民歌文化的代表。在具体的创作和演出中,第一要深耕文化内核。要选取广西民歌文化中最典型、最优秀的因素作为表现对象,同时注重与观众的审美交流,与观众形成良好互动。第二是形成创新机制。旅游演艺作为一种常态化演出形式,在推陈出新方面较为困难,但是即便如此,仍然要树立起创新理念。在项目打造之初就要选准切入点,既要立足实际,又要突出特色。在项目运行中,则可以通过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逐步实现演出的创新。其次是建设广西民歌景区。打造旅游演艺精品更多的是依托旅游资源,而建设广西民歌专题景区则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比如崇左市大新县的明仕园区,就是一个广西民歌主题园区。民歌主题元素无处不在。园区整体采用壮族的干栏式建筑,同时建有壮族文化长廊、对歌台、多个民族的图腾石柱等,就连房间内部也到处是壮锦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装饰品。对此广西各地均可以效仿,同时要依托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让游客可以通过虚拟游览的方式增强对景区的体验。通过文旅融合,既可以实现广西民歌的现代化呈现与传播,同时也形成一条产业链,产生集群发展效应。

(三)丰富创演活动

对于包含广西民歌在内的音乐文化而言,创作和演出无疑是发展的源头所在。广西民歌之所以传承至今天,根本原因就是其创演活动始终未曾中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转化和创新。所以新时代广西民歌的“双创”,仍然要立足于本身创演活动的丰富,先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佳作,然后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拉近广西民歌与当代民众之间的距离,使之为当代人喜闻乐见。

一方面,创作者要继续深入挖掘已有的广西民歌资源,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将更多隐藏在民间的广西民歌发掘出来,呈现在当代人面前。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签约和邀约的形式,诚邀国内名家,尽快推出一批全新的广西民歌佳作。这一标准主要包含三方面:第一是民族化。要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尽可能地展示出广西民歌的民族风格。在形式方面,如广西民歌的旋律多用“3673”或“52562”这几个特定的音符,对此可予以体现和继承;在内容方面,则应该将民族精神、时代发展等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这需要创作者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精雕细琢,让作品成为一幅幅民族风情画卷。第二是时代化。广西民歌之所以遇到传承和发展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品与时代发展的脱节,而“双创”的意义正在于此,创作者应该心系时代发展,树立时代意识,用作品表现时代,让人们在广西民歌的演唱和欣赏中感受时代的变化,拉近广西民歌与当代民众的距离。第三是市场化。市场化是广西民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作品则是这条道路的重要通行证。对此要从适应性和针对性两个方面,推出一批满足市场需要的作品。适应性是指最大化地兼顾观众的品位,充分考虑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不是过于主观化;针对性是指针对某一位演唱者、某一个演唱团体量身打造一批作品,并在宣传、发行等方面全面市场化推广,获得人红歌也红的良好效果,让广西民歌真正在当代重获青春。

同时,在作品演唱方面,则要广泛运用各种新的、现代化的演唱形式。比如经典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正是凭借流行歌手斯琴格日乐以摇滚乐形式的演唱,才为年轻观众所熟知。所以在推出优秀作品后,还要多采用更为新颖的、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演唱方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才能让广西民歌真正走出大山,走进当代。

(四)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化发展是广西民歌摆脱对外界帮助依赖,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双创”的重要推动力。对此应该从理念、渠道、保障等方面,全面探索广西民歌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首先,在发展理念方面,要做到三个面向。第一是面向现代生活。广西民歌的创作、演唱和宣传,都要跟上现代生活的节奏,要在保留广西民歌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气息和时代特色。第二是面向现代市场。要通过突出特色、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以及产品功能的现代转化等,尽可能展示出广西民歌的精髓,增强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第三是面向现代传播。传播业是21 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业态之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世界的面貌。要借助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平台,对广西民歌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为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

其次,在发展路径方面,则可以通过IP开发的方式进行。“IP”是“知识产权”的直译缩写,具体到广西民歌而言,就是将广西民歌的相关知识产权授权给多个平台开发,然后共享收益。其价值在于通过IP 开发,可以引入更多的开发主体,开发出更加丰富的产品。比如在以往广西民歌的产业发展中,产品仅有歌曲这一种类型,但是通过IP 开发,则可以开发出旅游演艺、广西民歌小镇、广西民歌手工艺品等多种新的类型,并融合科技研发、文化旅游、餐饮交通等形成一条新的上下游联通的产业链。再次,在发展保障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数字资源建设。要对广西民歌资源进行系统化梳理,将其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并进行非遗编码注册,让广西民歌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更为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化展示。通过专题网站、App 等形式,让广大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也为不同的开发主体了解广西民歌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通过产业发展,可以从主体和受众两个层面,全面扩大广西民歌的影响范围,也正是在这个扩大的过程中,蕴含着无限的“双创”可能,也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双创”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境遇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一度成为中国民歌中一张闪亮的新名片。但是仔细研究后则会发现,目前广西民歌的发展更多的还是依靠外界帮助,还未能完全走上独立发展之路。而“双创”理论的提出,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广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既可以使已有成果得到巩固,同时又可以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双创”之路是漫长的,也必定会遇到曲折和反复,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是相信在今后,会有更多人认同广西民歌“双创”的价值,并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其中,而广西民歌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闪耀在民族艺术之林。

猜你喜欢
民歌双创广西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广西广西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广西尼的呀
双新双创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