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路径

2023-10-17 01:19刘人源
参花(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广大群众数字化资源

◎刘人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公共文化事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各地区都在积极响应号召,加大力度推动此项工作的落实,一方面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使广大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同时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助力。

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广大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并且获取途径多样且便捷。因此,人们也就更加希望许多生活中的服务能够在互联网上实现,而对文化方面的需求自然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通过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数字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还能使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二)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的内容供给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智能化的高速发展,许多与群众文化需求相关的数据和文化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优化整合,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开发更多新鲜的文化创意,让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创新发展的同时,使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让群众可以享受更多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

(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

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扩大服务范围,充分借助数字化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打破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壁垒,使公共文化资源实现更好地共享。例如,有些地区创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包含数字展厅、非遗传承以及文艺欣赏等类型丰富的服务形式和资源,以及与文化相关的资讯、活动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共享,不仅可以使各文化服务提供方之间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不断扩充公共文化资源,还能让群众更好地享受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和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

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不仅改变了各文化服务提供方之间沟通交流不畅的弊端,也打破了以往单纯线下服务模式的局限,让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享受更多的文化服务,尤其是在服务的宣传范围、传播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产品服务方面更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融合,使产品的供需关系更为平衡。例如,有些较为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已经开通了直播共享、活动预约以及数据分析等诸多便捷功能,人们只需通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平台等渠道就能获得所需服务。同时,平台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也为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够拉动当地消费,而且还能够增加人员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但从整体发展情况看,有些地方建设的文化服务云平台对于时代特点把握得不够精准、全面,导致平台的引领整合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出来,也便难以为相关部门、个人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内容。因此,为了使服务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规划产品,做好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结合,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除此之外,还应站在群众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当前部分地方建设的数字化平台在开展云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受固有思维限制,其平台缺少足够的交互性,无法给群众以良好的使用体验。因此要充分重视社会大众的参与情况,并收集相关的用户反馈,以此为基础对服务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一)拓宽发展渠道,创建全新载体

当前,在新形势下,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构,应积极拓宽发展渠道,创建新的载体,除了要对线下面对面服务的品质和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更要深度探索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让群众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数字化手段使服务不再受时空限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更好地发展。例如,线下举办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公共文化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使更多人能够参与文化活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公共文化服务既要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将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宽,还要充分借助线上与线下结合这一模式,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文化作品。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创建新的载体,特别是创建一体化的云服务平台,将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成具有数字化、智慧化特征的平台。通过积极创建数字文化资源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更新换代,并在此基础上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加强文化资源建设,改善用户体验

1.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化建设

为了能够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相关部门必须积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等场所的数字化建设落实到位,并大力推动数字资源的建设,将地域特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从而使文化资源更加多样化。

2.利用数字化形式展现公共文化资源

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为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内容的丰富创造了良好条件,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可借助VR 虚拟现实技术、AI 人工智能技术等,将文物、古籍等公共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形式生动灵活地展现出来,这样既能给广大群众带来独特的体验,又可以使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3.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文化调研,掌握群众需求

要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文化服务,就必须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庞大的用户群体展开调研工作,以便及时掌握用户的实际文化需求,进而针对这些需求开发出相应的数字文化产品,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多元化。

4.优化整合公共文化信息,获取海量文化资源

通过对各地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创建数字化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途径,将体量庞大且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群众享受良好的文化服务,还能对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拓宽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对象

当前,为了弥补线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也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相关部门应积极改变文化服务思维模式,借助数字化等技术手段,通过云端服务的方式填补线下活动的空缺,使线上、线下文化活动都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例如通过云上平台进行文化展演,精彩纷呈的内容能够吸引众多群众观看。而要想使展演的效果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且能够服务更广泛的人群,将文化活动的内涵、风貌等更好地展现出来,则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号、短视频平台等进行线上同步直播。原本的公共文化场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少年儿童等群体,服务对象过于单一。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在推进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拓宽服务对象的范围,将更多的群体纳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年龄段群体的文化需求和喜好,而且还能凭借高效便捷的线上文化服务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进而让文化服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做好城乡文化资源统筹工作,适当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文艺课程、文化资讯等众多数字文化资源,拉近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差距,使人们可以共同随时随地享受文化的熏陶。

(四)不断优化升级设备,打造数字化体验

从功能、作用方面而言,数字化场馆的建设与传统场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后者给予前者足够的支持。以文化馆为例,应在线下根据功能划分不同区域,将部分区域专门作为文化体验区,让广大群众能够真正地享受全新形式的文化服务。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创建集现代化、科技感等于一体的展览区,通过立体化的形式将馆藏文化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广大群众能够从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方面感知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历史、自然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场馆内的数字化设备,应适时地进行优化升级,如数据库、电子借阅机以及VR数字博物馆等设施都需要持续地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并不断带给人们新鲜感。此外,在场馆内的文化体验区,通过虚拟化展示等方式,不仅可以使数字文化服务得到进一步延伸,还能让人们通过亲身操作充分领略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享受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其他相关文化机构还可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网络投票等方式,掌握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感受和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量数字化设备的功能和作用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文化宣传效果如何等因素,从而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理想的文化服务效果。

(五)大力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培养数字化人才,创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首先,应对人才聘用机制进行完善,确保公共文化事业的数字化人才结构能够实现合理配置,通过制定人才扶持政策,吸纳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积极踊跃地加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成为文化事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次,还要对人才培养相关机制进行不断优化,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活动,强化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知识及技能,而且作为在职人员还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来增长见识,以便于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还可以与相关文化企业、科研机构或是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才之间更好地进行技术交流,而且也能为技术人才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最后,还应针对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为人才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六)引进社会力量助力数字化建设

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一步实现社会效益。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需要资金扶持,因此可考虑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体方式如下。

相关部门可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通过多种形式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贡献力量,如吸纳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等项目中。此外,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设置专项发展基金,鼓励企业、个人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贡献力量,除资金外,还可以提供如数字化服务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在举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拉取企业赞助,冠名公共文化产品等方式促进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也可使活动开展不受资金掣肘,实现双赢。

四、结语

总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其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地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自身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数字化建设步伐,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进一步实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目标。

猜你喜欢
广大群众数字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资源回收
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化制胜
治疗产后受风的秘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