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10-17 01:19孙红红
参花(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手工艺技艺群众

◎孙红红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发展至今,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如何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群众文化活动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二者相辅相成,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成效,深层次挖掘和展现非遗文化价值。本文就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措施。

一、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传承和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理念。这些传统知识和技艺是人们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石,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能逐渐湮灭,导致人们失去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知。其次,非遗文化是历史记忆的延续,记录了过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等方方面面,为人们了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线索。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我们能够与过去产生联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并为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再次,非遗文化中蕴藏着许多独特的手工艺技艺,这些技艺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代表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通过保护传承这些技艺,有助于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最后,非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非遗项目因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也为传承与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二、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它包含了人类在语言、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节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艺,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生活的认知与敬畏。群众文化活动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各种庆典、节日、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是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和传承非遗技艺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时期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

三、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被视为核心任务之一。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不仅有助于传承保护非遗项目,更能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起来、发展起来。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和深入传播,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同时,群众文化活动能通过自身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节庆、庙会、戏曲表演、传统音乐舞蹈等,将非遗文化生动地呈现于公众面前。人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和传承非遗文化。这些活动传递着历史的记忆与智慧,让后代可以深刻了解先辈们的生活方式和智慧传承,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联系。

(二)非遗文化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动力源泉

1.激发群众兴趣与参与热情。非遗文化蕴含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技艺和表演艺术,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如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学习民俗舞蹈、观赏传统音乐演出等。这样的参与体验让人们对非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传承保护的过程中。

2.传统文化魅力的传承。群众文化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传统活动和演出,非遗项目得以广泛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传播方式使非遗文化不再局限于狭窄的圈子内传承,而是得以跨越地域和年龄界限,让更多的人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各种“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更是能让青少年从小便打下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心和基础。

3.培养传承人才。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培养非遗传承人才的途径,通过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传统表演的选拔比赛等活动,让年轻一代有机会学习传统技艺,成为传承的接班人。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助于确保非遗文化的传承延续,使非遗技艺在新一代手中继续发扬光大。

4.推动创新与融合。群众文化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创新和融合的舞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人们可以结合现代元素和审美观念,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非遗表现形式。这种创新与融合的尝试,不仅使非遗文化保持生机,更能够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融合,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

5.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项目让人们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根脉和历史渊源,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认识到,非遗文化是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这种文化自信心让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传承保护,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非遗文化保护加快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加速了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非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智慧、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项目,地方特色文化得以在社区、乡村乃至城市中得到广泛弘扬。这些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项目常常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紧密相连,引导群众参与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更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样的传递过程让地域历史与传统得到更加生动的传承,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当代得以继续发扬下去。最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让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与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了活化和延续,不再是静止的历史遗迹,而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平台

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传统节庆、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等非遗项目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传统技艺的展示和传统艺术的演出,让文化活动呈现出更高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价值,在满足公众对文化活动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让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经由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许多非遗项目得以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的产业化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活化和传承,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另外,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鸣,能够极大地增进社区和社会的凝聚力,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合应用的措施

(一)创新群文活动组织和发展思路

在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非遗元素,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例如,在民俗节庆活动中加入非遗舞蹈表演、手工艺制作展示,或者在社区文化节上设置非遗技艺体验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特定的非遗项目,可以打造专门的非遗主题活动。比如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比赛、非遗技艺培训班,或者举办传统音乐、舞蹈等非遗表演赛事。这样的活动将非遗文化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另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还可以尝试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群众文化活动。例如,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非遗项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承保护;也可以在传统表演中引入新媒体元素,提升表现形式的吸引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促进非遗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在更广泛范围内传承与弘扬。同时,通过合作,还可以共同开展一些跨地域、跨群体的非遗保护传承项目。

(二)完善配套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

为了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组织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首先可以建立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权限。可以设立专门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机构或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标准和准则,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融合应用提供指导和规范。其次,建设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和展示馆,为群众提供学习和体验非遗项目的公共场所。这些中心和展示馆可以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新媒体视频)、非遗技艺的表演以及还原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环境,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再次,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融合应用提供适当的场地和设施支持,可以在社区或乡村建设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室,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制作和教学场所。此外,在非遗项目表演和展示的活动中,提供合适的舞台和设备,提高表现效果。最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通过资金奖励、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励群众、企业和组织参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建立非遗文化保护的公益捐赠和赞助机制,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除此之外,也要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非遗展览等方式,向公众传播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培养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参与意识。

(三)定期组织体现非遗文化鲜明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传统节庆通常融合了民俗活动等多种文化元素,是展示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例如,举办春节庆典、端午龙舟赛、中秋灯会等传统节庆活动,将非遗项目融入其中,吸引更多人参与,让传统文化在欢乐的氛围中传承发展。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非遗技艺,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更多人学习和掌握传统技艺,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还可以让非遗技艺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延续。其次,通过展览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和技艺,通过演出展现非遗表演的魅力,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之处。同时,举办巡回演出和展览,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地区和群众中,扩大传承的影响力。再次,定期举办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如刺绣、剪纸、陶艺等,让群众亲自参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通过亲身体验,人们更能深刻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而且这种体验活动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传授技艺的平台。最后,定期举办非遗文化周、节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和推广非遗项目。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多样化的非遗文化活动,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非遗传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语

在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二者相辅相成,有助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内涵,提升活动吸引力,激励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最终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和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手工艺技艺群众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多让群众咧嘴笑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