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各种材质和造型皆有,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的直接体现,也是古代社会风俗与文化的反映。
中国古代的人物雕塑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从材料区分,有青铜、漆木、陶、骨、牙等材质;从造型上看,其形象包括武士、侍从、乐伎和舞者等各个阶层的人物。其中,古代墓葬随葬品中的人物雕塑被称为“俑”或“偶人”,是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像,主要用途是侍奉和守护墓主。
自春秋时期开始,随葬制度逐渐普及,墓葬品中的俑随之增多。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春秋战国时期俑葬中,陶俑和木俑较为常见,其次是青铜俑,可见少量玉俑和铅俑。就地域而言,北方以陶俑为主,南方以木俑居多。
礼仪跪坐俑
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俑中,跪坐式陶俑是一大特色。跪坐,即两膝着地,屁股靠着脚跟而坐,是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常见坐姿,故跪坐俑是当时社会礼仪制度的反映。
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队在河南洛阳小屯村东北的战国1号墓中发掘出两件跪坐陶俑。两件陶俑的衣袖放置于腹部,陶俑上涂有一层鲜艳的红色颜料,衣纹模糊,今人已很难辨别服饰的具体样式。
1981年,在河南洛阳西工区中州路北侧的一座战国中期墓葬中挖掘出4件铅质跪俑。跪俑均高21.5厘米,头顶有髻状物(又有说似翘沿帽),双手捧筒状物于胸前,呈跪坐状。铅质在古代随葬品中尤其是俑中并不常见,洛阳出土的这4件铅跪俑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铅器的铸造工艺水平。
2002年,陕西西安长安区郭杜镇茅坡村西安邮电学院新校区出土一件战国跪坐陶俑,两手臂已残,略可见红色涂料,头顶有似髻状物,两膝着地,呈跪坐姿。
2006年,安徽六安九里沟窑厂出土一件战国青铜俑,其上身端正,坐于脚跟,双手置于膝部,为典型的跪坐姿。此俑通高8厘米,着长衫,上饰几何形与蝉形花纹。其为圆脸,五官清晰,头顶平整,顶有长发型发具,前额短发中分,脑后束髻。此青铜俑不仅反映了当时女性服饰和装束风格特点,也体现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
婀娜乐舞俑
乐舞俑是春秋战国时期俑葬风俗中另一常见的俑,尤其在韩国和齐国墓葬中出土较多。
20世纪50—70年代,山西长治分水岭东周古墓群被发掘,其中14号墓出土一批彩塑俑。这组俑共有18件,其中9件为乐舞俑,属于战国时期的韩国。乐舞俑的身高约为4.6—5.1厘米,呈坐姿,形态生动,细节精致,栩栩如生,展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雕刻工艺。尽管这些乐舞俑中的乐器已不复存在,但是仍可从中看出春秋战国时期韩国音乐和舞蹈表演的精彩程度。
20世纪70—80年代,在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群10号墓东南角的二层平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28件陶俑,有舞俑和疑似奏乐俑。这些陶俑的高度约为5—11厘米,舞俑舞姿优雅动人,疑似奏乐俑则保持着演奏乐器时的跪姿。
20世纪80年代,山东泰安康家河村战国墓出土了5件陶俑,为泥质褐陶,手塑而成,高5—6厘米。其造型既有立姿,也有跪式,陶衣彩绘,服饰各异,或着黑衣红彩喇叭形长裙,或穿窄袖束腰长袍。陶俑的发髻样式不一,有梳扁圆饼状发髻者,也有梳扁偏发髻者,亦有披发自然垂下者。这5件陶俑展现的应是齐国舞女表演时的形象。
2001年,山东临淄赵家徐姚战国墓2号墓出土了33件陶俑,形态有站姿、舞姿和跪姿等,展现了古代社会不同阶层和角色的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其服饰特点基本延续了战国时期深衣的服装体系,上下连属,全部为交领式,在领、袖、襟、裾、下摆等处略有差别,衣的下缘长可及地,内衣不可见。
乐舞俑展示了先秦时期音乐、舞蹈、服饰特点及社会组织结构,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还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韩国和齐国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威严武士俑
春秋战国时期俑葬中还有一类俑—武士俑,或者说兵马俑,造型生动,别具特色。这一类型的俑在秦国墓葬中较为常见。秦俑涵盖了不同的形态,包括站姿持剑武士俑和马背武士俑等,展现了秦国工匠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秦国陶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陶俑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陕西铜川枣庙春秋晚期墓葬出土较多秦国俑。其中,枣庙出土的用红胶泥捏成的泥人是秦国陶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这些泥人的高度约为14—16.5厘米,姿势不尽相同,代表不同的角色,如卫兵和仆人。尽管泥人的形态相对简单,但它们仍然反映了秦国百姓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形态。
1995年,陕西咸阳塔尔坡战国晚期墓出土了2件捏制彩绘骑马武士俑(未经烧制)。二者大小和形制基本相同,材质为泥质灰陶,通高22.3—22.6厘米,宽7—7.4厘米。两陶俑呈骑跨状,脸庞圆平,鼻梁高耸,左手前伸,似乎在拉扯辔绳,右手下垂,呈半握状,似乎在握持某物,头戴宽折沿帽,身着短袄,下身穿着短裤,脚踩长靴,衣领、衣襟、下摆及帽沿涂有红色颜料。两陶俑座下的马长18—18.4厘米,呈站姿,仰头,双耳高昂,目视前方,马的笼头和辔绳也点缀有红色涂料。陶俑和马都属手工制作,表面可见捏制痕迹,制作工艺简单粗糙,艺术形象原始古朴。
湖南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战国时期楚国的持剑武士木俑,通高52.3厘米,头高9.3厘米,肩宽12厘米,剑长30.4厘米,宽2.5厘米。该木俑手持短剑,身穿双层长袍,足穿长靴,气势威武,在研究楚人服饰文化和古代军事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写实侍者俑
古代墓葬讲究“事死如事生”,因此,古代随葬俑中存在较多侍俑或仆俑,其中意是为侍奉墓主人。侍俑或仆俑在楚墓中尤为多见,它们大多呈站姿,有些俑手里拿有物品。如湖南长沙杨家湾楚墓6号墓出土有50多件俑,大多为侍俑,有手持铲子或勺子司厨俑(也称炊事俑),具有极高的写实性。
20世纪50年代,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20余件木俑。其中,1号墓出土11件,2号墓出土10件,高度在30—85厘米之间,均为站姿侍俑,唯有一件呈跪坐式,但其两手前伸,亦为侍者无疑。这些木俑虽为侍俑,但多表现为着衣,披假发,且有彩绘,造型精致,制作精良。其中一木俑脑后束着长长的头发,这种被称为“髽首”的发型在当时的楚国社会只见于侍者。
20世纪70年代,湖北武昌义地战国楚墓出土两件彩绘木俑,侍者站姿,由整木雕刻而成,高约52—57厘米,着朱墨彩绘服饰。木俑身上装饰华丽,佩戴各种精美的饰品,包括璜、珠子、环饰等,所挂玉佩垂至腳脖,十分贵气。
21世纪初,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地区曾出土30余件楚国侍俑(现藏安吉县博物馆)。其中,木俑16件,陶首木俑11件,陶俑5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这些侍俑通高在30—70厘米之间,穿着不一,有直身长袍、曲裾长袍和彩绘直袍;体态和表情各异,或身体微屈、表情恭顺,或大臂直垂、神情肃穆。
人物雕塑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和记录者。春秋战国时期俑通过展现古代社会的人物、服饰、生活场景等,为今人提供了一个回望过去的窗口。青铜、陶、木、石等各种材质的使用,反映出不同时期、地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特色。无论是楚国的细腻木雕俑,还是秦汉的武士俑,都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曾云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