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都着手于重新构建课程的教学模式,重点打造智慧教学模式。在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模式对教学成效、对学生进步、对理论发展的促进意义。在下文中,笔者从情境导入、自主导学、合作导论、引导领悟、体验导达五个方面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智慧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课程内容无序、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资源匮乏、评价方式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日积月累下逐渐变得积重难返。在当下“互联网+”的背景下,对高职计算机类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对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已是人心所向,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进行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二、“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的意义
(一)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在“互联网+”背景下所构建的智慧教学模式,不仅是使用设施上所形成的智慧,还有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所产生的智慧,两种智慧有效地结合才能让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完善、更具有意义。同时,在开展智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计算机课堂向智慧化、现代化课堂发展,以此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技术对于计算机类课程以及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这对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合理高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二)促进高职学生素质提高
在推进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进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不仅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更要借助课程的学习实现自身计算机核心素养的提升。而且,在智慧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有助于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有效利用学习空间,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了便利,使得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面更具自主性。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很大的成效。
(三)促进创新计算人才培养
在以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学生主要以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为主,教师也以计算机技术的传授为主,二者之间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就成了学生日后赖以谋生的手段。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高校作为实现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最早一批学校,其信息化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当下智慧化教学模式的打造,为其提供了硬件设施上的支持。而在智慧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切实发展,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应用思维等核心思维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和进步,这是高职学生成为创新型计算人才的必备素养[1]。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智慧教学模式,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和效用,助推学生成为创新型计算人才。
(四)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发展
智慧教学模式的形成,不仅有助于高職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也有着重要促进意义。在传统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中,由于受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教育理论未得到及时地更新和发展。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不仅学生可以接触到广阔的外部世界,教师也可以实现与外部世界的有效接触,这对增长教师见识、提高教师思想层次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便是教育理论与时代同频发展的最好见证,也为高职院校教育理论的更新发展指明了探究和研讨的方向。
三、“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的措施
(一)立足情境导入,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计算机类课程,应立足情境导入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为高职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即完成课程讲授和完成知识传递,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许多高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无法做到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具体来讲,在上述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对知识的传播享有主导权,而学生只能作为课堂的客体,对知识进行被动地接收,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致,导致学生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到对计算机知识的高效掌握[2]。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积极做出调整和改变。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而为了实现对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智慧教学模式下。所谓智慧教学模式,重点在智慧二字,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入的设计,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要尊重和宽容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做到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使学生面对教师不再亦步亦趋、唯唯诺诺,并且在这样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切实地发散,实现智慧思维的生长。
信息技术手段于智慧教学模式而言是有效的技术支撑,情境导入于智慧教学模式而言是打开学生思想壁垒的钥匙,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情境导入的设计,利用良好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致,从而有效提升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
(二)立足自主导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自主导学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提升的有效渠道,也是高职院校推进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方法。在上文中有提到,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是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存在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存在于对课前与课后的知识学习。
具体来讲,在课前导学阶段,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再加上教师是直接讲授计算机知识,就导致无法引起学生对课前知识预习的重视,而这种不重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无法投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样,在课后知识的总结中,许多高职学生并不会对当天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总结复盘,进一步降低了实现高效课堂建设的目的。
为了有效改变上述高职院校计算机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实现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导学。具体来讲,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也要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如对教学环节做精心设计、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做好预案准备、给到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等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导学,让学生实现智慧学习[3]。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主导学对学好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中,这有助于构建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智慧教学模式,并切实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成效。
因此,在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导学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积极自主地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也能够切实为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添砖加瓦。
(三)立足合作导论,注重多样教学设计
合作导论作为学生课堂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教师应在智慧教学模式中进行充分运用。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来看,在传统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上,基本上是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少针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交流与互动。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则是由教师使用主控制电脑,对学生的电脑进行控制并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形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完成知识的初步认知,但却存在学生没有办法及时提出问题以及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的情况。因此,为了转变教学效率低下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和优化。
高职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智慧教学模式的运用,就需要对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形式进行创新和调整,积极适应当下的教学环境。在智慧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灵活呈现,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设计。具体来讲,在教学内容呈现上,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也要让学生能够对前沿的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在教学方法上,为了改变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而教师在其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即可[4]。这样,不仅学生的课堂主体身份能被充分展现,其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驱动下也能得到切实地增长,同时智慧教学模式在合作导论方法的推动下也能得以实现。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合作导论的方法,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让学生在构建智慧教学模式中也可以发挥作用。
(四)立足引导领悟,重视课堂动态生成
引导领悟是贯穿智慧教学模式的轴线,对于发挥智慧教学模式效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上文的阐述可知,在以往的课堂中,高职院校的教师采用的是“传递式”知识教学,即将计算机知识讲给学生听,学生仅仅做到了初步地认识和了解,并未实现深入地认知。在这种教学形式下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做到对知识的深入思考,自然也就很难实现对知识有创新地思考和领悟。学生长期接受“传递式”教学方法,不仅会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建立,还会影响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知识的深度掌握。因此,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及时停止对低效教学方法的使用,应从引导领悟入手,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
高职教师在构建智慧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领悟和思维发展。在新时代的计算机课堂中,教师不能固守古板的教学形式,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接收的过程,单纯地成为知识传递者,而是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智慧教学模式中,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教师做好了充分地预设,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5],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有强大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对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并重新调整预设和课程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新问题不仅是对知识的新思考,同时也在完善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实现对知识有新领悟的同时,充分锻炼自己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能力。
因此,在计算机类课程中构建智慧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引导领悟,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新思考、新认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效率,还能提高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立足体验导达,追求课堂高效教学
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是影响智慧教学模式实施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从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课堂教学始终无法体现成效。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高职教师的问题,也是从前教学环境的问题,再加上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便出现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调整的教学理念,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注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新时代的计算机课堂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具体来讲,学生学习体验感的好与坏是判断一堂课是否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的过程中。在智慧教学模式下,要想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高职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还要在设计中融入对学生的观察,如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对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有特别的关注等等,将这些内容融合在教学中,便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一定的亲近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扩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可以做到知识的丰富掌握、眼界的开拓提升、思想的深层触达,进而实现智慧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高效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情境导入、自主导学、合作导论、引导领悟、体验导达五种不同的创新教學方法,对于学习氛围的营造、投入学习的引导、教学设计的多样、动态生成与高效教学的课堂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助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单位:祁万青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参 考 文 献
[1]纳芳.融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2):143-144,150.
[2]徐哲.高校计算机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07):181-182.
[3]黎乾坤.构建智慧课堂,提高高职计算机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J].科技风,2020(27):50-51.
[4]杨纪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子世界,2020(09):56-57.
[5]诸振家.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智慧课堂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