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让古诗词教学为儿童生命着色

2023-10-16 07:30陈玉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诗人

陈玉华

一、会心诵读得其韵

“读”是语文教学之魂,更是诗词教学之魂。诵读有助于加强对诗意的体悟和理解,可以焕发学生的生命激情。诵读应讲究方法,而不是随随便便、有口无心地读。课堂教学中的每次诵读都要坚持目标导向,遵循渐进式教学规律。对于学生而言,一读诗文,读准字音,字正腔圆;二读诗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三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美感;四读诗文,读出感悟,熟读成诵。对于教师而言,要坚持诵读勤指导,过程细展示,评价重效果。

为让学生感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那一幕幕孤独的背影,教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想象在各种节日里王维的感受:中秋节到了,王维路过大院,看到别人亲朋相聚,举杯痛饮,他自己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到了,王维来到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他却孤身一人站在街边,叹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到了,人们放鞭炮,贴春联,其乐融融,王维却只身一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他不禁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过这样反复的诵读,化诗为境,化境为情,情境交融,赋予古诗词以生命的活力。

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是每一个学生发自肺腑的诵读。让诗人的生命在学生心里复活,那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才是充满活力的教学。

二、勾连想象入其境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一首古诗意境无穷。”古诗词的特点之一是以有限寓无限,读者若要在诵读中代入诗歌意境,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境,真切地体验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并为之动情呢?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脍炙人口,意味深长。如何解锁经典文学密码,探究那些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隐含着的诗人独特的情感呢?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细读意象的基础上反复品味,在字里行间品鉴研磨,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生命的情愫,领悟诗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完美地与古诗对话。如《清明》一诗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酒”和“杏花”的意象,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假如你就是诗人,独自一人找到酒馆后会看到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有的学生说想到自己独自漂泊在外,会大醉一场;有的学生说会喝着喝着就想到家乡,因而掉下思念的眼泪;有的学生说看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景,顿时又充满了希望。就这样,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借助想象,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化了一个个意象,感受到了诗情诗境。

在诗的世界里,生命以优美的姿态自由地舒展。诗应该是鲜活的生命,其中的美好应由每一个读者赋予,借助想象完成与诗的对话。教学就是让学生享受读诗的过程,享受诗的美好,经历一次审美意义的深度学习。

三、关联生活悟其情

丰富的现实生活是古诗词教学的源头活水。现实生活是古诗词教学的“活教材”,赋予古诗词以时代内容。古诗词教学也只有融到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中方能大放异彩。教师要善于根据诗词内容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构建相应的生活图景,从而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诗词课堂。

学习《元日》时,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是本课的重点。如何将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群孩子燃放鞭炮的图片,继而设问:你们在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叽叽喳喳,兴奋不已,因为在我们农村过年,家家户户都传承着放鞭炮、驱年兽的习俗。在生活情景的引导下,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了春节吃团圆饭、贴对联等习俗,教师顺势追问:生活在古代的人们是不是和我们一样过春节呢?这样巧妙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快速进入诗词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将古诗词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上,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通过品味、化用,体会古诗词的文化魅力,培植学生厚重典雅的人文情怀。

教学《清明》这首古诗,为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清明的习俗。清明节体现着民族文化,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生动讲述清明的节日习俗,让学生明白清明祭祖的内涵是孝文化,将学生很自然地带进诗中;接着,在鲜活的现实活动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清明节民俗体验活动,用图片、文字、影像多种形式汇报,学生在清明踏青、放风筝、祭祖等活动中,感受诗词中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不再是生疏、遥远的,而是这么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诗人的痛、忧、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传其神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义务教育阶段用来树人铸魂的重要课程资源。教学时,教师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發,让学生细细品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感悟诗人心怀天下、坚强不屈、光明磊落等优良品质,使得学生既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底蕴,又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题画诗《竹石》虽咏竹,却没有描写竹子挺拔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而是歌颂竹子扎根破岩的坚韧精神。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文化视野来设计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在“晓其文而知其意,懂其人而悟其志,探文化而谈传承”。教学环节紧扣文本,由文本到文人再到文化。了解诗人也是理解诗词内涵的一个重要途径,诗中的竹子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位为民请命、疾恶如仇、不畏权贵的“竹石”。教学中适时拓展相关背景,如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能有效帮助学生找到破解诗人情感密码的线索,让学生深刻感受诗人借“竹石”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气节。

教师进一步对古诗词进行拓展、发散、延伸——感悟竹文化。青青翠竹,厚德载物。拓展文人墨客创作的与“竹”有关的诗歌、书画。如宋代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如方志敏烈士曾写下气贯长虹的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学生通过品读诗句,讨论交流,深入挖掘竹子的品格,感受竹的虚心文雅、高风亮节,体味人们对竹子这一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喜爱与向往。教师借助多媒体深情讲述,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竹根情怀。

在随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古诗词的余韵和哲理回响在学生的整个生命中,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赋予古诗词以生命,让古诗词学习的过程变得富有活力、富有激情,真正升华学生的生命境界,打下优秀中华文明的底色。※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黄墩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诗人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