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3-10-16 07:04萧庆瑞叶若凡王振盛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萧庆瑞 叶若凡 王振盛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正骨科,福建泉州 362000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上肢骨折类型,约占所有急诊骨折的1/6,以中老年女性较为高发[1]。此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一旦骨折,多向掌侧或桡背侧移位,部分伴有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损伤,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关节内骨折占所有桡骨远端骨折的25%,导致复位较为困难,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固定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恢复腕部解剖结构,发挥动静结合的优势,能加快肢体肿胀及疼痛的消退,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复位丢失或骨折愈合较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整体疗效[3]。中医在骨伤疾病诊治中独具特色,临床对本病的治疗理念不断发生变化,骨折后肢体气血瘀滞、血瘀、水湿停聚,局部气血运行受阻,应用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中药熏洗,药物可直达病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有助于加快骨折愈合,提高康复质量[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市正骨医院(本院)正骨科治疗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骨伤科学》[5]中诊断标准;②骨折类型为C型;③受伤至入院在72 h以内;④查体存在腕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叩击痛;⑤自愿接受保守治疗;⑥参与研究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等;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③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④治疗依从性差。本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37.82±10.9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48 h,平均(21.42±7.68)h;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8~70岁,平均(38.21±11.3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51 h,平均(21.93±8.04)h。两组年龄、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取坐位,屈肘90°,助手在患者背侧固定躯干及肘部,术者一手反握患肢近端,按压骨折近端掌侧,另一手按压骨折远端桡侧及骨折远端背侧,双手对抗拔伸,纠正骨折端桡侧移位,恢复尺偏角,同时按压骨折远端并推顶骨折近端,恢复掌倾角,适度捋筋,将关节恢复平整,直至无阶梯感,视为完成复位。骨折端外敷本院自制药伤科擦剂药水纱布,分别于桡骨远端、桡尺侧远端、骨折远端背侧及近端掌侧分别外固定小夹板,用捆扎固定、绑带缠绕,前臂悬吊,扎带以上下移动不超过1 cm为宜,4~6周后可行手掌抓握训练,一般6周去除夹板[6]。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本院协定熏洗2号方保守治疗,伸筋草20 g、透骨草20 g、泽兰15 g、桂枝15 g、归尾15 g、红花10 g、三棱15 g、莪术15 g、海桐皮15 g、薏仁根10 g、芒硝15 g、山楂20 g;将药物置入纱布中,加水煎煮40 min,获取200 ml药液,加入醋200 ml,热气熏蒸患处,当药液降至约40℃后淋洗患处,再浸泡30 min,2次/d,2 d/剂,1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7]。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判定疗效。优、良、中、差分别为0~2分、3~8分、9~20分、≥21分[8]。总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②评估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腕关节肿胀评分;前者0~10分,在标尺上用0~10 cm表示,以患者自觉疼痛感受作为评分标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后者为0~3分,0分为皮纹正常,1分为皮纹变浅,2分为皮纹消失,3分为皮肤出现水疱[9];③治疗前、治疗4周拍摄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测定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相对高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行t及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各项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治疗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各项治疗指标比较( ± s)

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 43 14.02±2.13 16.57±3.82 6.38±1.80对照组 43 18.43±2.76 21.68±4.79 7.75±2.03 t值 8.295 5.469 3.311 P值 0.000 0.000 0.001组别 n 肿胀消退时间(d)疼痛消失时间(d)

2.3 两组疼痛及肿胀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3、7、14 d的VAS疼痛评分、腕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3、7、14 d的VAS疼痛评分、腕关节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及肿胀指标比较(分, ± s)

表3 两组疼痛及肿胀指标比较(分, ± s)

注 与治疗前相比,*P < 0.05;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n VAS疼痛评分 腕关节肿胀评分治疗前 治疗3 d 治疗7 d 治疗14 d 治疗前 治疗3 d 治疗7 d 治疗14 d观察组 43 7.04±0.73 5.03±0.60* 3.87±0.56* 2.02±0.45* 2.31±0.54 1.78±0.43* 1.50±0.39* 0.52±0.15*对照组 43 7.10±0.76 6.15±0.72* 5.24±0.63* 3.89±0.57* 2.33±0.52 2.09±0.48* 1.92±0.41* 1.08±0.27*t值 0.373 7.836 10.658 16.885 0.175 3.154 4.867 11.889 P值 0.710 0.000 0.000 0.000 0.862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骨折愈合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4周的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治疗前,桡骨相对高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4周的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桡骨相对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骨折愈合指标比较( ± s)

表4 两组骨折愈合指标比较( ± s)

注 与治疗前相比,*P < 0.05

°) 尺偏角(°) 桡骨相组别 n 桡骨掌倾角(对高度(mm)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4周观察组 43 -5.34±1.28 13.04±2.42* 9.36±2.11 21.56±2.48* 5.91±2.27 9.72±1.23*对照组 43 -5.19±1.31 8.39±2.05* 9.58±2.14 17.43±2.92* 5.87±2.16 7.79±1.40*t值 0.211 9.614 0.326 7.069 0.084 6.791 P值 0.833 0.000 0.745 0.000 0.934 0.000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骨折发生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此处在解剖学上较为薄弱,易于骨折,并可由桡骨干皮质骨向松质骨移行[9]。这类骨折多由患者跌倒手臂撑地,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所致,骨折多呈粉碎性,病情累及关节面,导致尺偏角、前倾角变小,甚至变为负值[10]。本病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活动,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早期诊治、选择适宜的固定方法,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是中医特色骨折治疗方法,运用特定手法,将骨折端拉伸、按压等复位,能有效恢复腕关节部位的解剖结构,再应用小夹板固定,能达到弹性外固定作用,能发挥动静结合的治疗优势[11]。第一,可长时间固定,发挥可靠固定力;第二,可增加小夹板与软组织之间的间距,减少对软组织的压迫,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肢体水肿消退;第三,这一固定方式较为灵活,可根据骨折病位病情变化适度调节绷带松紧度,从而提高肢体舒适度,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12];第四,这一方法避免了传统石膏外固定后不易移动的弊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医师应根据骨折特点,一次将骨折部位复位成功,手法保持灵活、精准,避免多次整复加大患者的痛苦[13]。小夹板固定是维持复位效果的关键,但临床实践显示,小夹板外固定容易松动,需要患者增加来院复查次数,及时调整小夹板固定的松紧度,以保障外固定效果[14]。

中药熏蒸是特色中医外治方法,骨折后局部脉络不通,气血瘀滞,水湿停聚,血瘀与水湿在骨折处积聚不散,发为肿胀、疼痛。本研究使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类的中药,通过局部熏洗,可将药液透过皮肤直达病所,加速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不仅能加快局部肿胀、疼痛的消退,而且能增加对筋骨的濡养,促进骨骼修复,提高骨折愈合质量[15]。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各项治疗指标、疼痛及肿胀指标、骨折愈合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证实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能协同发挥治疗作用,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利湿消肿、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效果。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避免加重局部创伤,加快肿胀及疼痛消退,促进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