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北京 102616
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将成果导向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去开展工作,国内外的教育学制采用这种教育理念规定了课程目标评价原理。目前很多学校的工科学科建设,都以专业认证为标准,或正在向其贴近,同时主动加入工程教育认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笔者所在的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对工程教育认证进行申请,在充分探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订了毕业要求达成度的适宜评价方式,需要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金属结构与工程起重机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系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建筑类院校的特色课程。借此难得的契机,本课程研究组工作严格遵从工程教育专业证标准,对课程需要满足的专业要求、课程想要达成的目的、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内容、考量检测学生的方法以及达成度评价方法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作了细致的方案拟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程标准与完整的达成度评价体系。
金属结构与工程起重机械设计[1],不仅是学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一门特色课程,在培养学生机电设备设计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系统地将毕业要求与其需要满足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反观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看其是否足以支撑起毕业要求,并且应对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总结提炼,看其是否能精准对应课程完成目标及毕业要求中的指标点[2-3]。如何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准确评价,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就成了首先需要探究的问题。
任何课程实践都应把学生当作主体,围绕学生开展,在不偏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方向下,以教学培养的目的指标和毕业所需的要求作为指引,把师资力量以及课程作为有效支撑,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迭代来确保教育课程实践稳步发展[4-5]。通过设计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保障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根本途径。针对课程想要达到的目的的合理设定以及课程达成度的理性分析讨论,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课程发展完善并对毕业要求达成度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学校在机械电子工程方面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定位以及对应的社会服务领域,课题组拟订出了适宜的人才培养计划。本专业以机电技术发展为主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应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同时具有机械电子专业领域内基础知识理论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熟练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精英,为机械电子工程及涉及此方面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多种工作岗位,输出技术型人才。学校根据学科定位以及横向纵向的分解方法进行调研讨论,结合现行12 项毕业标准,详细制订了毕业要求指标点。不仅如此,指标中还综合考虑和引进了机械专业补充标准中的各项指标,校改出更加全面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深度优化了每门课程对于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持和贡献,建立起课程体系架构组成与毕业硬性要求之间对应关系的支撑矩阵,确保每一项毕业要求都能和相应课程精准点对点关联,所有开设的课程都支持一定的毕业要求。想要贯彻落实这种对应关系,需要课题组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有准确的解读,对每门课程想要达到的目的、教学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从而联系起指标点和具体课程,基于此,对课程提炼概括出了四个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并非通过简单的方式就能落实到各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上,往往需要先搞清二者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与学生毕业要求的关联。课题组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拆解,把课程落实成若干单元,通过单元化后的课程去紧贴指标点开展教学工作。并根据这些点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设计课程,确定具体实施教学的方式方法,并制定详细的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形式,最后分析课程的达成度情况,对课程达成度进行评价,课程的达成度评价结果将直接说明其是否足以支撑起对应的毕业要求达成度,一般在课程结束时完成。
实现课程达成度评价分析需要在课程教学以及学生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构建和分析,才能进行完全的课程达成度评价。
本研究分为课程主要目标的设定、课程教学方式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考核评价和绩效构成、确定课程达成度评价方式五个部分。实践时,步骤基本概述如下。
首先,根据建立起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与所属课程的目标对应矩阵模型,审视并完善教学内容。
其次,确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设计评价方法并探究其是否合理,是否助于评价结果的更新进步,是否符合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
最后,对于评价课程达成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鉴于本课程共设置四个课程目标,同时每个目标又设置了课后作业与课堂问题、学期末的卷面考试两种测试考核方式,以此准确地分析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其二,在宏观上以修此门课程的所有学生为对象,整体进行大样本容量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每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都取平均数进行计算结果,取所有统计样本的课程目标评价分相加的和与这个课程目标所有满分的加和做商,而后分析得到的数值。其三,考量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评测课程是否能支持进行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
具体操作方式为求出上一步骤中算出的四个课程目标达成度数值与该课程之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数值,对这些数据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看其反映出哪些问题,对课程教学有哪些指导性作用或改进空间。不仅如此,还应根据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数据结果,不断地完善课程的教学大纲,不断改进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及计划,修订更新教案内容,紧贴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思路与理念。
金属结构与工程起重机械设计课程支撑毕业要求1、2 的共2 个分解指标点。在教学大纲的编制和教学内容确定过程中,首先根据毕业要求确定金属结构与工程起重机械设计有4 个课程目标。根据4 个课程目标,设计以下考核内容及评价方法并在课堂教学和考评中执行贯彻。完成课程教学所有环节后,根据学生平时和期末成绩,分别计算该课程各个目标的达成情况,并给出课程的总体达成度,分析薄弱环节,以便持续改进。课程中的课程目标学生达成情况分布如图1 所示。
图1 课程目标学生达成情况分布图
从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看,实际考核达成度目标1为0.81,目标2 为0.772,目标3 为0.881,目标4 为0.891,课程总达成度为 0.818。各课程目标评价得分基本满足期望值,目标2 期末考试环节达成偏低,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金属结构设计定性分析和工程估算能力的培养。本门课程分别对应毕业要求的指标点1.4(权重0.2)、指标点2.4(权重0.2)、指标点3.4(权重0.3)、指标点5.3(权重0.2),因此,设定的目标为0.7,指标点各项设定目标分别为0.14、0.14、0.21、0.14。课程实际考核的对应是0.162、0.154、0.264、0.178。课程实际考核都大于指标点各项设定目标,因此,课程目标达成,本课程达到毕业要求达成度。依据以上评价结果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拟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对特殊学生要单独辅导,通过增加课堂单独提问方式、课下单独私信辅导方式;增加计算模型求解课时,并在平时作业中增加金属结构设计具有定性分析和工程估算能力方面的内容;针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方法,更准确和完善;授课团队在课前和课后积极沟通和讨论,并参加教学研究和讨论课程的进度和课程授课方向等;讨论和研究教材编写等工作;不断完善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业务水平。
本文对金属结构与工程起重机械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进行了系统设计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标准及达成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