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摘要】智慧教育技术不仅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改进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薄的现状,还可以让学生从智慧课堂中学习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实效.小学数学教师应紧跟智慧教育潮流,建构起适合学生学习实情的智慧教学模式,真正打造智慧型的高效课堂,从而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活力.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凸显智慧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优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依托智慧教育技术开展的课堂教学.智慧教学的目标就是运用科学的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便捷、轻松、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下展开高效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可将智慧教学作为突破口,对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了实现智慧教学目标,教师要着重思考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智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兴趣使然的前提下,主动参与智慧教学活动.
一、智慧屏幕与黑板兼用,将静态与动态知识相结合
在智慧教育技术被引进数学课堂之后,教师应注重将智慧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接受智慧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尝试将智慧屏幕与黑板相结合,用黑板来呈现静态的课堂知识,用智慧屏幕来呈现动态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知识的复杂变化,了解课堂知识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黑板与智慧屏幕,为学生同步呈现静态知识、动态知识,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几个等式或不等式:(1)5+x=15;(2)46-18=28;(3)71+24>90;(4)9+2x;(5)x+6<20;(6)6x+4x=150.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黑板上的这几个式子,然后向学生提问:“它们是方程吗?究竟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判断这些式子是否为方程,教师可在智慧屏幕上播放“天平平衡小实验”的动态视频,让小学生直观地了解天平两边平衡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来探究简易方程的内涵及意义.为此,教师可根据“天平平衡小实验”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什么要用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未知数呢?在蕴含未知数的式子里,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能够让整个式子成为一个简易方程?”
学生在观看动态的天平平衡实验视频时,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式子的两边需具有相等关系,才能实现两边的平衡,才能建立简易方程的数学模型,在求解未知数的过程中解答简易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重新将视线投放到黑板上的几个式子时,就可以快速判断哪些属于简易方程,哪些不是简易方程.
教师也可在黑板上写下简易方程的整个运算过程,然后在智慧屏幕上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简易方程的运算定律、运算方法.比如,教师若要让学生分析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技巧,则可在黑板上圈出使用了这个运算技巧的计算步骤,然后在智慧屏幕上演示合并同类项的运算原理和计算技巧.综上,教师将静态与动态呈现方式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识记数学知识.
二、开发各种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智慧课堂中,教師应注重开发多样化的多媒体资源,用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而且多媒体资源一般包括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不同形式,教师可运用这些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线上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学习工具来展开直观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教师还可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资源开发意识,将多媒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地将适合运用到智慧课堂的多媒体资源上传到智慧平台上,为开展智慧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教师可搜集长方体、正方体的生活实物图片和几何模型图片.这些图片资源可支持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它们各自的组成及其名称.在学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表格,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分别填进表格中,然后分析两者的异同点.这一学习步骤有助于学生归纳数学知识,让学生逐渐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
教师也可在智慧课堂中给学生播放长方体、正方体的三维动态视频,向学生全方位地展示它们的组成结构和空间结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的抽象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三维动态视频,让学生自主思考它们的展开图分别是什么样的,并尝试绘画出来.为了验证学生绘画的展开图是否正确,教师可在智慧教学平台播放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如何形成的,并且了解它们展开图的实际模样.学生可计算展开图的面积,其面积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中,教师也可让学生浏览更多的几何图片和动态视频,让学生了解“体积”是一个怎样的单位,又该如何求解它们的体积.比如,教师可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播放这样的一个视频:长方体模型被分成了一个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从这个视频来看,只要数出这个长方体被分成了多少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就可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这个视频内容来展开独立思考,尝试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在这一智慧学习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学习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应善于利用不同的多媒体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甚至让一些多媒体资源成为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探究抽象数学问题的学习工具,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借助科学的智慧教育技术,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智慧技术手段可以支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体验下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的认知、感性的理解.在智慧时代到来后,各种智慧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智慧教育技术来推进情境创设教学的健康开展.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一课中,教师可将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融入3D视频中,并通过3D视频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可通过佩戴3D眼镜,进入生动的知识情境之中,仿佛身临其境地站在某个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这个生动情境下,学生可以不断地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还能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从而主动对更多物体进行自主观察,并尝试自主绘画三视图.
学生还可以跟随3D视频课件的步伐,一步步地接触新的知识点.比如,实际生活中某些物体虽然从侧面看得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正视图和俯视图都不一样.学生可从3D视频中直观地了解这一隐藏的知识点,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来猜测这个物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还可挖掘3D视频技术的更多用途.比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教师可将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减法等相关知识点以3D视频形式展现出来,甚至将其融入某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生戴着3D眼镜进入情境后,可以看到购买商品的熟悉画面,然后作为一个“顾客”在商场中购物.学生可以在“购物”的过程中,将自己选的“商品”列入支付名单中,然后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账单”.这个“真实”的购物情境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实用性,还能让学生在“实践平台”上学以致用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D互动智能教学能够将静态的事物转变成动态的画面,同时保持它们不变的几何关系.在这一智慧教学中,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之后,主动走进智慧课堂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情境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通过智慧课堂操作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操作
让学生在智慧课堂中展开自主操作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表现,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智慧教育技术可以支持学生展开人机交互,让学生自主摸索智慧教学平台的软件功能,借助其中的软件工具来展开动手操作,使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学好图形平移、图形旋转等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设置自主操作活动:学生需自主了解智慧教学平台的拖拽、旋转等功能,将原有的图形朝着某个方向平移或者旋转.在学生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图形平移、旋转时的具体特征,或者发现其中的一些数学规律,然后展开独立思考:“要让图形怎样运动,才能得出一个美丽的图案?”
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图形的运动路线,然后在自主操作活动中检验这些运动路线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能够在运动之后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一比谁设计的图形运动路线更多,或者比一比谁得到的图案更好看.这一自主操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现图形变化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展开反向思考:“如果只给你提供某个美丽的图案,那么你能知道它是由什么图形运动得来的吗?这里的图形运动路线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无疑会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让学生从反方向来探索图形的运动路线.此时,学生在探究这两个问题时,会感受到较大的难度.教师可鼓励学生先提出猜想,然后展开自主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可让学生积累一些逆向思考的经验,让学生在不断展开逆向思考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在这一自主操作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己的独立探究能力,还可增强自身的空间观念.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几何图形类的知识还会占有较大的比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展开自主操作,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的认知与理解,讓学生努力地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智慧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操作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人机交互中提高自己对智慧技术的掌握水平,逐渐形成科学的智慧化学习方式.
五、基于生生交互的原则,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与交流
生生交互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可在智慧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展开有效的互动.这既可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智慧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合作学习内容.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教师可以合理设计以下智慧化合作学习任务:
任务1:自主从智慧教学平台上搜集条形统计图的图片或者其他的相关学习资料,回顾条形统计图的数学知识.
任务2: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从智慧教学平台上搜集扇形统计图的图片,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组成、特征,分析能够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任务3: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将它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并分析两者各自的优点、缺点.
任务4:从智慧教学平台上搜集使用了扇形统计图的调查报告资料,说一说自己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任务5: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提出一个调查课题,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分别进行材料搜集、实地调查、当面采访、数据记录、数据统计,等等,一起完成调查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对小组获取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制作成一个扇形统计图,然后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自主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各小组的成员可围绕相关数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各小组在完成了合作学习任务之后,可将自己小组的全部学习成果汇总起来,提交到智慧教学平台上,由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展开科学的教学评价.各小组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价,找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原有水平上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技术获取丰富的学习材料,然后展开组间的互相交流,并且在智慧教学平台上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及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再结合他人的建议,借鉴他人的优秀学习经验,改进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甚至纠正自己不恰当的学习态度,确保学生在智慧课堂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效.
结 语
教师让学生在智慧课堂中展开学习,能够让学生摆脱传统僵化的学习习惯,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应重组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发挥智慧教育技术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对智慧学习活动的参与热情,并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随时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期下来,学生就能够在智慧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应将智慧教学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让智慧教学成为当前数学课堂的主旋律,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九红.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内涵、表现与特点[J].教学与管理,2021(08):36-38.
[2]王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打造“智慧”教学课堂———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1(21):71-72.
[3]曹冲.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索[J].学周刊,2021(1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