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慧
山西临汾现有枣园30 万余亩,主要分布在永和、襄汾、曲沃、翼城、浮山等县区,枣疯病主要发生在永和县。 永和现有枣园20 万亩,600万株,正常年份产量2 000 万kg 左右。 近些年由于裂果严重,加上红枣销售市场疲软,种植效益持续下滑,枣农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减少投入、疏于管护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枣疯病不断蔓延。 2014 年在永和县南庄乡零星发现,2015 年在主产三乡镇(南庄、打石腰、阁底)扩散,2016年、2017 年快速蔓延,发病速度、面积呈几何级增长,有些地块发病率达到80%以上。2018 年1月份, 永和县政府安排各乡镇在全县枣区对所有枣树进行了枣疯病发生情况排查, 发现枣疯病树1.5 万余亩44.3 万余株。
笔者总结了永和红枣产区枣疯病症状表现、发生原因,并根据近年实施的防治试验提出了综合防控方案,供枣农参考。
枣树染病后,枝条和根部表现不正常生长状态。 地上部分表现为枝叶丛生,新叶黄化,叶片卷曲变小; 花柄加长为正常花的3~6 倍, 萼片、花瓣、 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变成浅绿色小叶; 芽1年多次萌发,连续长出细小的枝叶,形成丛枝,冬季不易脱落;地下部分表现为根蘖丛生。 见图1。
图1 枣疯病树丛枝状
病状先在部分枝条和根颈部显现, 而后逐渐扩展到全树。幼树发病1~2 年就会死亡,大树染病后3~4 年枯死。
枣疯病的病源为类菌质体, 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该病通过营养繁殖材料(接穗、砧木、根蘖苗、嫁接苗)和叶蝉传播,花粉、种子、病叶汁液和土壤不会传播病害。 一旦感病,病枝即失去结果能力, 全树发病3~4 年植株死亡,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经调查分析, 永和产区枣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以来, 枣农不科学的耕作模式(春季深翻枣园、施肥);从2011 年开始管理粗放, 致使树势衰弱, 抗病性差; 对携病害虫防治不力; 感病园周边都是柏树、 杂草等, 造成枣疯病传播媒介叶蝉大肆繁衍为害, 加速病害蔓延。
2018 年采取物理防控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防治枣疯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1)手术治疗。 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剪除病枝,刮除枣树损伤树皮。 树下铺彩条布,防止病枝病叶落入地面。
2)清理枣园。 主要清理枣园内外的枣疯病枝、酸枣树病枝、杂草等,集中烧毁。
3)药物治疗。 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对每株病树打孔输液,选用喹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16 种药剂进行排列组合(包括河北的祛疯灵1、2 号复配药剂),实施枣疯病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根据枣树的生物学特性, 于落叶前营养回流时(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在打石腰乡河浍里村、靳家里村进行二次打孔输液,实施秋季防控枣疯病试验。
结果表明,表现最好的4 种药剂是:河北祛疯灵1、2 号复配药剂,土霉素、金霉素,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 除部分果实由于下雨发生裂果外,大部分试验树地上部分当年没有发病。
4)药杀媒介昆虫。 4 月10 日至5 月10 日,在打石腰乡河浍里村悬挂黄板观测有害昆虫活动情况, 监测枣疯病传播媒介拟菱纹叶蝉发生动态, 确定该昆虫由柏树向枣树迁移的高发集中时期为4 月11—15 日,用辛硫磷和氯氰菊酯进行了药物防治。
结合调查情况保守估计, 山西临汾枣区枣疯病发生率已经达到30%左右, 必须集中精力采取综合措施群防群控, 方能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以下是可用于枣疯病防控的综合技术措施,供参考应用。
1)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枣果采摘后,结合秋季施基肥对土壤进行深耕,一般耕深20~25 cm;全年中耕除草3~4 次,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活性。 6—8 月高温干旱期及时浇水。
除了秋季施基肥外, 全年还可以进行3 次追肥:萌芽前追肥,以精制有机肥为主,施入树下土壤中;花期追肥,喷施0.5%硼酸,促进花粉粒发芽,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7 月中旬追肥,喷施0.5%磷酸二氢钾,减少生理落果,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2)随时清理病树病蘖, 消灭病源, 防止病害蔓延。 将感染枣疯病的枣树(感染程度二级以上的,即枝叶有25%感染的)、酸枣树(枣园地畔感染枣疯病的)全部锯除,只保留地上30 cm 主干,对截面涂抹除草剂进行整株灭杀, 用地膜包扎锯口。 对感染率低于25%的枣树, 除去感染枝,留待观察,锯下的病树病枝集中销毁。
3)对枣园周边的松树、柏树以及发病酸枣树进行彻底清理。
4)防治传病昆虫,减少传病媒介。媒介昆虫叶蝉向枣树转移之前,向松、柏树集中喷药。 4月中旬枣树发芽展叶期, 拟菱纹叶蝉进入羽化盛期,喷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 倍液防控害虫,可结合枣树其他害虫的防治一并进行,最好统防统治。
5)刨除病树后及时补栽小树,选育和采用抗病新品种,这是防治枣疯病的重要措施。避免从病株上取根蘖苗, 嫁接时采用无病的砧木和接穗。栽树时尽量把病树坑内的根挖净,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