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更有一山压

2023-10-15 15:36江雪松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鲁镇礼教祥林嫂

江雪松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面对小说《祝福》,脑海中首先跳出的就是鲁迅先生这句话。

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选文,《祝福》虽然只有9000余字,但其密度之大,强度之深,冲击力之绵远,现代小说史超出其上者屈指可数。90多年来,关于这部作品的解读几乎穷尽了各种角度,其备课资料与教学方式之丰富,不说汗牛充栋车载斗量,也是难以计数俯拾皆是。

但是,当我又一次面临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怎么入手?从哪里入手?以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哪些可以成为教学要点?人物,情节,环境?手法,语言,叙事视角?线索安排,悲剧成因,多元主题?……每一点后面似乎都有大量的内容值得人去追索,这些教学切入点,也是教学的基本步骤,也是教学的重点与落脚点。这里,既有面对前人研究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茫然无措,不知从哪里切入,又有“提刀而立,为之四顾”的踌躇满志,随便从哪里切入都可以成就一堂好课。

《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首先是我查阅与参考的书籍,“教学指导”建议教师可以分三步走,其第一步指出“激疑、激趣,以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为引领,设计有机关联的成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自主深入阅读作品,在真实情境中展开思考,激发学生在细读作品的过程中,既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又不断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其后的“单元教学设计举例”之“教学设计二”中“学习活动一”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礼教”何以吃人?

传统教学设计,常有从小说三要素角度入手,梳理情节,梳理祥林嫂的一生凄苦跌宕的遭遇;探讨环境,探讨社会环境(鲁镇社会)扼杀祥林嫂的一切生机;分析人物,分析祥林嫂的勤劳善良顽强以及反抗质疑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最后提炼主题,揭示提炼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归纳总结国民性弱点,表达对封建礼教的抨击。这样的教学安排,不能说没有达成教学目标,更不能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理解并接受这样的教学过程。但在我看来,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这篇伟大的小说泯然于一大批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强烈的震撼性,没有了心灵的冲击力,最终因为作品远离同学们的生活现实,而很快消失于记忆之海,一句话,这样的教学失之于陈旧机械,流之于传统保守,毁之于无味无趣,最终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而“礼教何以吃人”,以核心问题领起全文,以激疑开篇,有任务要求,有阅读指向,切合作品特征,符合课标理念,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教学设计。

但是这一主问题,同样有多个不容回避的教学问题:

其一,“礼教”的功能与价值到底如何?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一环,又具有庞大的体系,它在社会各阶层发挥的影响该如何评估?封建礼教对“人”的压抑摧残是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的,尤其是对于女性?

其二,“礼教”对人的摧残能不能涵盖小说整体故事情节?也就是祥林嫂的一生悲剧遭遇都归结于“礼教”因素吗,尤其“捐门槛”“问鬼神”这些情节?祥林嫂的悲剧之源归结为“礼教”是不是有点窄化小说内涵,没有完全理解鲁迅本意?

其三,祥林嫂作为一个偏远村庄的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何以礼教就能吃了她?传统社会所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何以礼教便能束缚她压制她,甚至逼她走上绝路?

如果“一”和“三”还能勉强回答,那么“二”实在难以说通。

网上有篇流传甚广的教学设计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篇从公安视角切入,以“关于祥林嫂之死的刑侦报告”为题的教學案例。它的落脚点是追溯祥林嫂死因,追查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最后对一系列嫌疑人提起公诉并进行审判,这一呈现形式较为独特新颖,达到较好的“激趣激疑”之效,同时梳理层次较为清晰明朗,活动环节能层层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显然是可见的。

但这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这是课堂教学,必须严谨具有规范性,既然用这一格式呈现,就应规范合格、始终如一,不可混杂凌乱,不可出现硬伤,教学设计以报告为由头却装进了与刑侦报告无关的许多其他内容;再如刑侦报告是统领课堂的主要形式,以此入手,凶手只能得出的是某个具体人物,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小说的战斗性,使小说内涵肤浅化表面化,没能展现《祝福》的深刻思想,远离鲁迅创作的初衷;而且这一形式,如何走向小说的深层世界,如何呈现封建礼教的危害性也是问题,对文本的解读容易走向概念化标签化,这就又进一步弱化了小说的影响力;最根本的是,现实教学中,除开初始的兴奋新奇有趣之外,由于学生对这一格式的陌生性,整个教学的开展与推进,基本由教师一言堂主导,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远离了新课标理念,与时代发展有悖……

寻寻觅觅,上下求索,一篇篇看来,又一篇篇否定。

        二

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寒假,我在乌镇游玩,随意行走间踏进了“三寸金莲博物馆”。半个多小时的参观游览,不啻胜读十年诗书。生活中基本不见踪影的小脚,在眼前一下清晰起来,具体起来,小时候奶奶迈着小脚追赶我们一帮顽皮小朋友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耳麦中导游娓娓而谈,抑扬顿挫,甚至还讲到了历史上一些著名女性小脚的一些趣事,我的眼睛却有点模糊,心在隐隐作痛,作为男性的我为中国妇女而悲,为千百年来处于男人对立面的妇女而痛,此时此刻真想大哭一场,中国妇女的命运太凄凉凄惨了!

乌镇回来,内心久久不平,但也在此时,对于《祝福》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女性主义为切入口,以祥林嫂为例,看中国女性一生的命运,看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豁然开朗之间,乌云散开,随之我便设计了如下作业,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课上讨论:

用思维导图勾勒祥林嫂的一生坎坷遭遇,要求:

(1)标注祥林嫂人生的若干阶段(不得少于五个阶段),概括指出每阶段的生活状态。

(2)标注祥林嫂人生的若干转折(不得少于五处转折点),概括指出形成每次转折的具体力量来源及其影响。

(3)标注祥林嫂面对每一次转折的应对,概括其每一次的状态变化。

(4)由思维导图得出若干结论(不得少于3条),并简述理由。请分条用文字表述。

经过预习,第二天课堂讨论作业情况,同学们争论不休七嘴八舌,但还是很快形成如下共识:

(1)思维导图,因为以图展示为主,以文表达为辅。那些文字量偏多,以文字表达命运变化,图形所占篇幅较少或图形不足以展示人物命运的属于不符合作业要求。

(2)如何绘制,以什么图形展示,则直接体现了阅读的成效。题干要求勾勒祥林嫂一生的坎坷境遇,如何体现“坎坷”二字成为关键,那些花花绿绿的树形图、气泡图,复杂繁琐的流程图、圆圈图等等都难以体现。

(3)鉴于祥林嫂的一生始终在走下坡路,因此以不断下行的阶梯型最能体现。它的合理性不仅在于形式上合乎“坎坷”二字要求,而且在主旨内涵上也符合鲁迅的思考,最能展示祥林嫂的命运变化。

最终,大家形成这样的思维导图(见图1)。于是,第一问迎刃而解。试以年谱形式回答“概括指出每阶段的生活状态”:

0—约24、25岁,出生平民(贫民)家庭。姓甚名谁不详。(出生——出嫁,婚前)

约24、25岁,嫁卫家山卫祥林,从此人称祥林嫂。(一婚——孤身,成为寡妇)

约26、27岁,春,夫死,在鲁四老爷家干活。(一至鲁镇,成为佣工)

约27、28岁,被抢回,被迫改嫁。(二婚)

约28、29岁,第二任丈夫贺老六患伤寒死。(再成寡妇)

约30、31岁,春,儿死房收。(再成孤身)

秋,回鲁镇。(二至鲁镇,再成佣工)

约30、31岁,年底,柳妈建议捐门槛。(鲁家佣工)

约32、33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坏。(鲁家佣工)

约34、35岁,被赶出鲁四老爷家。(鲁镇流浪)

约37、38岁,腊月二十四夜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鲁镇去世)

思维导图直观展示了祥林嫂的七次人生转折,而每一次转折都让祥林嫂坠入生活的更低一个阶段,最终导致她走向生命的终点。这种方式切入文本抛弃了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为情节梳理的教学方式,意味着完全放弃那种教条僵化的削足适履式套路式教学,回归契合《祝福》这一具体的小说文本,于是梳理解读便具有了“这一个”的独特意义,真正实现哲学上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个问题争论得空前激烈,这不仅体现对课文的研读程度,更考验对传统文化尤其是礼教规范的熟悉,因此是一次绝佳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练习。

第一次转折:出嫁。力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影响说明:从熟悉的娘家到一无所知的夫家,是封建时代中国女性婚姻的普遍路径,其心理、环境、人际等变化,前后有巨大落差,这对所有女性都是一次严峻考验。小说虽然没有交代主人公的婚前状态,但小说交代她比丈夫大十多岁,据此推断祥林嫂极有可能是童养媳,总体上“婚后”生活应该劣于“婚前”状态,形成生存处境的下坠。

第二次转折:夫死。力量:天灾。影响说明:落后的小农社会,医疗水平不高是普遍的现实,小说没有交代丈夫是如何死的,大概率是病死。中国社会传统是男权(父权、夫权)社会,禮教规定“嫁从夫”“夫为妻纲”,丈夫去世,祥林嫂失去依靠成为孤身,其生存处境跌落是情理之中的事。

图2,能简单说明儿子(丈夫)、母亲(婆婆)、妻子(媳妇)这三者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关系,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礼教)所规定的妇女“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伦理关系。

第三次转折:再嫁。力量:婆婆强迫。影响说明:传统家庭中,婆婆具有绝对权威,祥林嫂出嫁后便是夫家人,丈夫去世后,婆婆可以支配祥林嫂的人生(见图2),何况祥林嫂是童养媳,婆婆更有权利处置。祥林嫂境遇进一步跌落,成为传统社会礼教所不容的“好女不事二夫”的反面教材。

第四次转折:儿死屋收。力量:自然之为与大伯强赶。影响说明:封建社会,女性基本没有财产继承权,小说中祥林嫂为改嫁之人,不是夫家人,按宗亲规矩,更没有财产继承权。儿子的死亡让大伯收屋成为必然,迫使祥林嫂再次回归孤身状态,无所依靠,走投无路,天灾人祸使之境遇进一步跌落。

第五次转折:“放着罢!”力量:四婶不许。影响说明:祥林嫂两次嫁人,两次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这种不同寻常的坎坷痛苦的境遇集于祥林嫂一身,传统社会往往归罪于女子的“伤风败俗”“不干不净”“克夫克子”“不吉不祥”,这是传统“女祸论”的变化版本,它使祥林嫂境遇又一次跌落,连普通的佣工几乎都不能干了。

第六次转折:“放着罢!”力量:四婶不许。影响说明:“捐门槛”,指到庙里举行仪式,把象征自己身份的门槛捐给鬼神,让它代替自己任千人踩万人踏,从而赎清罪孽。“捐门槛”本是祥林嫂回归生活正常化的一次努力与希望,但以四婶为代表的鲁镇社会否定了她的努力,扑灭了她的希望,可见传统影响之强大。祥林嫂恐惧于自己的罪孽深重,境遇以自由落体式下坠。

第七次转折:“有没有魂灵?”力量:“我”不清楚。影响说明:依“捐门槛”情节,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是相信魂灵之有,当她想从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嘴中得到确定答案,表明了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不解,心有不甘。询问本身,含有对未来对来世的一丝期盼,也有对现实的一丝反抗,但不确定的答案摧毁了这一切。祥林嫂的境遇已是日落西山。(注:第六与第七次转折,仅以“礼教”解说,是最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儒家思想本质上是“无神论”,礼教基本不涉鬼神。)

七次转折,力量之源均为客观性外来因素,或社会或自然,或天道或人事,或重击或轻敲,或猛烈或轻微,但正因力量的无可阻挡、不断叠加,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最后一次转折,也就是询问“灵魂之有无”,看似无足轻重却也足以构成致命的一击,成为压死祥林嫂的一根最后的“稻草”。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不是四婶,不是柳妈,不是“我”,谁都不是,但是谁又都是,正是这些人物的环绕叠加、无处不在形成鲁镇社会让人怵目惊心的自私、冷漠、迷信、无知、丑陋的环境氛围,而这样的环境氛围恰恰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

七次转折,构成螺旋式下坠的人生状态,主人公始终处于被处置的无能为力中,而每一次转折都让祥林嫂落入更为不堪的境地,让人悲苦绝望的是,身处其中的主人公曾经试图改变命运的走向,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挣扎的徒劳与反抗的无力,无情无义的命运之神没有丝毫怜悯同情之心,它以一往无前始终如一的状态大步前行。主人公犹如秋风中的落叶,任由翻滚任其跌落,困于其境却无力改变,明知糟糕却无法作为,眼睁睁看着自己不断走向恶劣的处境,甚至走向命运的绝境。

思维导图的另一层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相对于每一次下坠的转折,祥林嫂也有相应的对应之道,也构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转折(见图3),这就是她的不断抗争。出嫁至祥林家,她自我调适,让自己成为一个媳妇该有的姿态,小说虽然没有交代,但读者基本可以脑补;出逃鲁镇,为的是远离婆婆的掌控,在鲁四老爷家成为出色的佣工;儿子出生,她成为母亲,由原先的不愿嫁人很快安适于新的家庭;再到鲁镇,为的是摆脱一无所有孤立无援,回复佣工身份;捐献门槛,试图回归正常,让世人接受,寻求环境的和谐和自己身心的解脱;流浪鲁镇,不被世人接受,不能回归正常,以乞讨求取生存,苟活于鲁镇;死亡,光亮熄灭,回归平静,回归虚无,她获得了永恒的解脱。

所有的挣扎,包括勇敢反抗婚姻,主动出逃鲁镇,有心捐献门槛,甚至养育儿子等等,看似积极不遗余力,貌似主动百计千谋,好像激烈竭尽心力,最后却无一不是走向适应,走向调整自己或是想方设法融入周围环境。当一切恢复正常,则已是下坠之后的正常,是生活质量、生存要求降落一个层次的正常,在这样的正常生活中祥林嫂喘了一口气,只是这种喘息极为短暂,喘息的目的则是为了迎接下一轮的冲击,接踵而至的便是又一次“暴风骤雨”,祥林嫂备受精神的折磨与摧残,身心俱疲,遍体鳞伤,她的人生便是这样不断恶性循环式前行。

于是,这张思维导图画出了祥林嫂的人生转折与变化,七次冲击,七次应对,直观而形象地表达了封建社会与封建礼教如何可恶与腐朽,展现了主人公怎样匪夷所思的人生历程。而以这一思维导图所生发的讨论乃至争论,让我顿生有苏格拉底式对话教育的意味,其间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祝福》教授的始终。

学生探讨极为热烈,不断地叩问诘难,不断地补充完善,随着第一、第二、第三问的相继完成,大家越发觉得只有这张思维导图才能最完整地展示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它简洁却明了,清晰却具体。由于一二三问花去了较长时间,于是第四问只得作为课后作业布置下去。

第二天收取的作业非常有启示性,试列举若干结论如下:

祥林嫂的一生是凄苦哀伤、坎坷跌宕的悲剧人生;

祥林嫂最幸福的阶段是未出嫁前的青少年时光(导图以热烈的红色表示);

祥林嫂的一生是作为女人的悲苦一生;

祥林嫂的一生是作为中国女人的悲苦一生;

一山还有一山压,祥林嫂是中国女人被蹂躏被迫害的苦难一生的真实而典型的写照;

唯有死亡才可能是中国传统社会女性苦难的解脱之道(导图以宁静的蓝色表示);

祥林嫂的悲剧遭遇是封建礼教所带来的,但又不仅仅是封建礼教;

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以鲁四老爷为首的所有鲁镇人;

杀害祥林嫂的一个重要凶手是封建迷信;

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中也有祥林嫂自己;

祥林嫂的悲剧人生之根源在于社会的男尊女卑;

……

同学们的结论不仅有我们传统的一些看法,更有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明特色,比如很多同学很自然地关注到了遭遇背后的男女平权问题,这也是我这样设计练习的一个初衷。祥林嫂这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小说《祝福》的主旨并不仅仅是“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这样泛泛而谈的结论,特别是有同学认识到女性来到人世是带着原罪而来,中国女性一生悲剧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男尊女卑的规定性要求。万千磨难集于祥林嫂一生有其个人命运的偶然性,但是不断下坠、无可逃遁的苦难则是中国妇女命运的必然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祥林嫂这个文学形象的价值超越了一般表达妇女苦难的文学作品,而是集大成之作,具有了极强的典型性。更重要的是,祥林嫂的平民出身,让她平开低走的人生相较于那些高开低走的贵族小姐的传奇人生又具有了更强的普遍性,使其文学人物的典型性又添加了极强的代表性。

女性处于从属地位从中国文明的起步阶段便已开始,这实际上也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文明开化时期还没有儒学,更别说礼教,从此男尊女卑、男主女从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标准图谱。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虽有高低之变,但低于男性、位为从属这一情形始终未有改变。随着文明的推进,特别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礼教开始介入日常生活规范各类人物活动,宋元之后女性地位更是江河日下,有时甚至不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物化女性。

法国汉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中国妇女》(P70)一书中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在这个儒教秩序里,女人演变成被施威的对象。女人们,作為封建社会和儒教体系永远的异乡人和流浪者,没有资格进入契约仪式……她们属于内宅,也必然嫁入别的家庭。她们受制于作为父权延伸物的母权;她们被要求具备绝对的孝行和对家庭的服从……她们还要受到公婆和丈夫的束缚。”

这样我们看到,社会原先便已存在男尊女卑现象,而礼教的出现与不断系统化对于原有的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产生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又因佛教的大面积流行,轮回思想深入民间,结合各地的本土宗教与信仰,迷信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至,它与原有的礼教、宗族、男尊女卑等思想形成迭代、缠绕、叠加效应,中国女性的地位之低便无以复加。

因此,当我们以礼教的危害性去审视《祝福》,固然有其合理性与深刻性,也体现了反封建反礼教的伟大意义,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是不是又窄化了小说的主题,矮化了小说的影响,有时又因反封建反礼教的套话思维而弱化了小说的震撼性与冲击力?

女权主义的兴起,男女平等社会的营造,让我们看到了《祝福》的另一层面,让二十一世纪的女性有了更多切身的体会,让新时代的读者真正感同身受,祥林嫂的福无双至禍不单行的重重打击,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无可逃避无法抗争,但在现代女性身上任何阶段几乎都不会发生,也就是面对任何一次命运转折,现代女性都可以作出自主选择,或理直气壮地反对,或寻求法律帮助,或借助媒体发声,或以妇联为后盾,父母朋友亲戚可以评点我的生活但不可干预甚至主宰我的人生,我的命运我作主,对象选谁、再嫁可否、独身又怎样、工作作什么等等,现代女性已经从封建社会的从属地位、被动状态转入现代社会的主动人生。只有认识到这种天翻地覆的改变,读者才倍加珍惜珍视今天伟大的时代,也更痛恨封建社会落后愚昧的一面,也能更进一步反思反省传统文明的糟粕。

现代社会,祥林嫂身上的任意一种转折出现在女性身上,它都可能成为网络的头条或话题的焦点,此时祥林嫂不再是文学画廊里的一个典型形象,作为解剖的对象与鉴赏的人物,而会由媒体的争论进入现实语境,具有了照亮人类灵魂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它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小说的影响性与冲击力才真正得到体现,到达这一步,语文课才是生命课,语文教学才是价值情感的互通交流,而不是知识的课堂,灌输的教堂,我们也才理解鲁迅的用意,读懂鲁迅的刻画,同时读懂了我们自己,读懂了这个时代的弊病。

课终有讲完的一天,不算前置作业与后续读后感写作,《祝福》上了整整三节课,但对我的影响却是无与伦比的,上了无数次的课只要紧跟时代深入研究,依然有无数的值得探究的话题;课文对学生的影响自然也是无与伦比,从知识到精神,从课堂到灵魂,这从同学们上课的激烈与课后作业的完成可见一斑。

亚里斯多德说:“诗比历史更普遍,更真实。”鲁迅小说《祝福》远远胜过千万句男女平等的口号,远远超越宏大叙事、全貌概括的历史教科书,也比简单的一句“反封建反礼教”更有情感性更有久远的影响力,这就是经典文学的力量。

猜你喜欢
鲁镇礼教祥林嫂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鲁镇社会的“和”文化背离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试析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研究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祝福》中的三个“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