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父子间的隔膜之爱

2023-10-15 15:36:25郑雯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文本细读朱自清

郑雯

摘要:从朱自清与父亲的冲突的角度来解读《背影》中蕴含的父子亲情,多认为这对父子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且似已成定论。但这种父子亲情在本质上其实是“寻常”的,并非一种独特境遇下的极端表现。从背影形态的描摹、儿子眼神的探寻、重视父爱的关键和《背影》一文的时代震荡四个角度,回到《背影》的文本本身,从关系共性和时代共性两个维度,可知“背影”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民国时期寻求民主自由的子与“父为子纲”模式下专权的父亲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的情感是人類“寻常”父子间的隔膜之爱。

关键词:《背影》 朱自清 父子情 民国时期 文本细读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不仅语言优美,字里行间蕴含的复杂情感更值得反复琢磨。依据朱自清的真实经历,很多人都将此文表达的情感界定为一种不寻常的父子之情。但是当我们仔细体味文章情思,却又觉得这些场景似曾相识,由此而泛起的心中涟漪,也并非初见。这种爱虽存有隔膜,但这种隔膜恰是很多父子间的寻常状态,其冲突的个中原委,更折射出民国时期父子关系在新旧思想融合碰撞过程中的常态。

一、品味细节,揣摩寻常的背影

文章的题目本身是一种不寻常的存在。当我们说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时,往往会浮现出这个人的面庞。但为什么朱自清心中最清晰的父亲影像是背影呢?这正是我们阅读这篇散文开头时容易产生的最大疑惑。想要解决这个疑惑,首先就要来看看这个背影是怎样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从父亲穿着马褂棉袍,衣衫整齐,却艰难攀爬月台,我们能看到一个难堪的背影;从年轻时意气风发,被儿子仰望,到老时却步履蹒跚,我们能看到一个颓唐的背影;从让儿子站在原地不动,坚持自己去买橘子,我们能看到一个慈爱的背影。在这背影描摹的最后,作者又突然改变了画面的色调,他用橘子的“朱红色”,点亮了父亲背影的“灰黑色”,同时也点亮了读者的内心。而在整个攀爬月台买橘子的情节中,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笨拙和难堪,就越能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真挚,这便是朱自清在情感描绘上的诗意。

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这不就是我们逐渐老去的父母的背影吗?他们年轻时也都是意气风发,高大威武。当他们老去,与这个时代逐渐脱节,在诸多事情上都显现出了笨拙和难堪。可他们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我们看着这样的背影,就恰如朱自清所描绘的那样,有“灰黑”也有“朱红”,有痛心,也有温暖。

二、蓦然回首,探求儿子的眼神

这是一个多么温暖,又多么感人的背影!那看到这个背影的朱自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他的感受又是否“寻常”呢?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我”的语句会给我们答案。

面对父亲买橘子的提议,朱自清说:“我本来要去的。”这句话虽平淡,但心中对父亲也有关心和体谅。而后文“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就描绘出作者内心更大的激荡。结合下一段“他年少出外谋生……老境如此颓唐”,再回头品味这句话,我们似乎能与作者感同身受。凝望着一个自小仰望的高大身躯如今却如此狼狈,作者心中该是多么的痛心和难过。“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此时颓唐的父亲去送上了大学的儿子。儿子逐渐长成,慢慢变为这个家的支柱,这是值得欣喜的,而与此对应的却是日渐衰老颓唐的父亲,又是令儿子痛心的。儿子的泪水中有感动,也有愧疚,他在为自己起初的“自作聪明”而愧疚。于是,他怕别人看见,“又拭干”了。等到父亲回来,“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是我第一次开始主动从行动上关怀父亲,不再是一味的回避。

纵观父子二人的情感变化,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二人一直都在错位之中。对于祖母的死,儿子流泪不止,父亲说“不必难过”。儿子上大学的路上,父亲仍不放心,亲自送去,儿子再三说不必去。托付茶房时,父亲再三嘱托,细致讲价,儿子却自认为聪明“笑他迂”。送行之时,父亲毫无察觉地努力攀爬月台,儿子偷偷拭泪,主动搀扶。当最后父亲“消失在人群中”的时候,儿子再也找不着父亲的背影,“眼泪又来了”。其中,背影的出现是儿子情感的转折点。正当儿子开始直面父亲的爱意的时候,父亲又要离开了。“再也找不着”一句也在另一层面上说明父亲离开的时候儿子一直望着,一直在寻找,这之中的不舍不言而喻。父亲的离开,在朱自清本就沉甸甸的心上,又增添了几分遗憾的分量。

面对父亲那么多正面的言语和行为,儿子都没有被感动,却被父亲笨拙的背影而感动。[1]当儿子开始凝望父亲的时候,父亲又消失在了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对父子之间的感情是错位与隔膜的。而这种隔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亦是寻常的,父亲总是那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而当孩子长大,发觉这笨拙的爱的时候,父亲也已经老去了。

三、书写背影,重新直视父爱

虽然我们一再从朱自清与其父亲的身上看到寻常父子的影子。但是朱自清这种只能凝望父亲背影的姿态的确是特殊的。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正视父亲的眼睛呢?事情还要从祖母的逝世说起。

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2]

此外,朱自清父亲的旧式家长作风严重,从经济到婚姻,全方位地控制儿子。甚至直接通过自己与儿子校长的私交,拿走朱自清的全部薪水,父子失和也是必然结果。了解至此,《背影》一文中“我与父亲已不相见两年余”,也解释得通了。文中“我”第一次的眼泪,饱含的是对犯错父亲的怨恨,也是对父亲包办的不满,更是对“父为子纲”式专权的愤怒。读到这里,我们心中难免也有些愤懑。这样的父亲,也恰是让常人难以接受的。

但与这第一次眼泪相对应的,是朱自清后面的转变。对于父亲当初对自己的伤害,也有了自我宽慰之词:“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时朱自清已经能够重新敞开心扉,体认父亲深厚的爱。写下这篇《背影》的时间,距离那次送别,已经过去了八年。是什么觸动了朱自清,让他发生转变,重新审视背影,认识父亲?文章的最后或许已经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朱自清心中父亲对自己和儿子的惦记,也在他的另外一篇散文中得以印证:

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有一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小者》的译文,对那种伟大的,沉挚的态度,我竟流下泪来了。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3]

这样的表达,与其说是对父亲的原谅,毋宁说是对父亲处境的体谅。时隔多年,朱自清也进入到与父亲相似的境地,自己的孩子也似是经受着自己当初经受的痛苦。在这样对父亲的体谅之中,朱自清心里又多了一分无可奈何。

看到父亲写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的来信,突然醒悟到父亲的背影已渐行渐远。正像原文中那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这时儿子的心里不再沉溺于往日的怨恨,而是回忆起父亲的温暖和照拂。

这一对父子互相深爱却又不敢直视,只能凝望背影。这一个背影又让朱自清惦念了那么久。多年以后,朱自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次对背影的回忆,让他重新认识了父亲,不光敢于面对父亲对自己的爱,也终于敢面对自己对父亲深藏已久的爱意。

四、一鸣惊人,探求时代的寻常

《背影》在1925年发表以后,在当时即引发强烈共鸣,广受称赞。这不只是因为文章动人的情感表达,更是因为朱自清所描绘的父子之间的隔膜之爱,是那个时代的常态。

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上新旧交替的动荡年代。以朱自清为代表的新时期青年,内心萌发出了自由和民主的嫩芽,他们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自主权,可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观念背道而驰。以朱自清父亲为代表的父亲们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冲击。在他们眼中,世界依旧像儿时一样,层层威压,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一个要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对儿子的支配权;一个要向传统文化挑战,追求自由独立。”[4]这两方势力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的挣扎与痛苦,也只有亲历之人才能更加明白。朱自清的《背影》,给那个时代的青年们提供了一种与父辈和解的可能。虽然这种和解不那么直接,但也足以宽慰这些在亲情与自由之间挣扎的内心。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5]

这个背影是父子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又不善于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之所至的必然结果。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别,一个背影,其实是父子间有隔膜的爱的必然表现形式,更是打开作者心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也像暗夜里的一束光,给那些处于情感漩涡中的新时代青年们带来了希望。

参考文献:

[1]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J].语文建设,2010(06):41-44.

[2]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3.

[3]朱自清.朱自清文集[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86.

[4]吕高超.《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J].语文建设,2011(02):49-51.

[5]朱国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N].人民政协报,1988-10-25.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文本细读朱自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22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1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用“文本细读”探讨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49:36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