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虹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为非常关键的学科,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基于新课标实施及变革,教师应逐渐将阅读写作一体化当成教学的重点。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时,语文阅读及写作都是十分关键的,要求教师应扮演好知识的传播者,紧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体现课堂之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增强,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言及文字表达水平,而且还能进一步延伸学生的思维,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可靠保障。
通过阅读及写作,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夯实基础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在开展阅读时,能够学习很多知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基于阅读活动还能形成特殊的思维方式,从而全面增强其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及写作为关键的构成内容,二者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将阅读及写作进行全面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能持续强化学生的发展,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教育部门对语文阅读及写作方面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小学都开始实施国家的新标准。具体开展教学时,却没有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主要原因包含下述几点。第一,在新课标中对学生必读的书籍进行了规定,然而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实现该目标。第二,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优秀的阅读习惯,课余时间也未培育自主阅读习惯,这使得学生的阅读量还无法达到相关的课标要求。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就小学语文教师来看,应促进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通过日常的学习培育学生自主阅读习惯,进一步增加阅读积累量,这样在进行写作时就可以达到“有话可说”[1]。
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小学教师还是会被原有的应试教学所影响。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往往对书本知识的讲解比较重视,却没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使得学生在开展课堂学习时,通常会跟随教师的思路,对学习能力的培育是非常不利的。基于科技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逐步运用于教学领域中,对阅读及写作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却并未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根据阅读方面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未制定科学的阅读目标,一般都是取决于教师安排的任务,缺乏自身的阅读思路,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比较依赖,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实用的阅读技巧。从写作方面来看,学生在开始接触写作时,通常都会头脑空白,无法对阅读素材开展有效分析,缺少明确的结构思路,有些学生还存在应付的心理而产生胡乱编写的情况。究其原因,学生缺少相关的写作经验,因为知识水平存在限制,在开展写作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词语匮乏等问题。对此,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将阅读及写作开展全面融合。首先,应持续积累阅读素材,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其次,强化写作训练,培育写作能力,持续增强阅读效率。
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是尤为关键的。语文学科涉及内容非常多,包含识字、认字及写字的过程,应逐步培育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由此,阅读及写作也应做到这样,需从小学阶段开始,在小时候形成优秀的阅读及写作习惯,逐步增强阅读写作水平,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为其提供较大的助力。对于大部分教师来看,虽然也比较强调阅读能力的培育,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操之过急的现象,如安排太多阅读作业,还让学生完成观后感等。针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来看,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压力,加重其心理负担,将阅读看成比较痛苦的事情,甚至可能会形成抵触心理。对此,应结合其心理特征,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就小学生来看,他们一般对具有画面感的东西比较青睐,由此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选择相对新颖独特的阅读材料,以此增强其阅读兴趣,逐步增强其阅读及写作能力,在根本上解决学生失去兴趣的问题。
为增强阅读及写作有效性,可运用情境教学法。该方法能够为学生构建多元画面,实现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良好交流,进一步增强课堂氛围,提升学习兴趣,这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只有学生对有关内容感兴趣,才会自主研究及学习。相较于强制性学习,自主阅读及写作往往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构建良好的阅读及写作体系,同时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促进学生吸收及学习。另外,还可组织阅读写作交流会,通过交流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知识。借助该活动及情境,可以促进学生较好地参与到阅读及写作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阅读写作氛围[2]。
基于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教育部门来看,应结合阅读及写作教学,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将来的学习及发展,为其提供可靠保障。对此,应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结合语文教材特点,将语文知识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融合,同时借助鼓励模式开展点评。如在班级中比较显眼处设置“智慧树”,或是给予学生“小红花”,对其实施鼓励。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开展抽查工作,针对阅读表现优异的学生,可将他们的名字书写到小红花上,并将其贴到“智慧树”上,特定时间内,哪个学生的“小红花”多,那么他就为该阶段的“阅读小博士”,接着再为其提供物质奖励,如本子及糖果等。该方式不但能激励学生持续学习,还能增强他们的阅读及写作兴趣。
针对阅读及写作教学来看,教师应持续优化教学手段,强调阅读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段落,去感受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并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以《桂林山水》为例,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多实施鼓励,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自主阅读,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接着,让他们有感情地开展朗读,利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全面感受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读及写的全面融合,具体来看,一般是借助阅读兴趣,全面调动其写作欲望。以《观潮》为例,其中对浪潮的描写,将其比喻成千万匹奔腾的战马。在开展相关教学时,可结合该句子的描写,为学生放映有关的视频资料,对其形成视觉冲击,学生在开展写作时,将明白从哪里着手,写作也会非常熟练[3]。
为确保读写一体化教学,应先明确相关的概念。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及写作之间的联系,想要写好作文应先开展有关的阅读,为写作打下牢固基础,并积累一定的素材,同时学会相关的写作技巧,进一步培育自己的语感。这样在进行写作时,就可以将他们实际积累的东西运用到写作创作中。然而,只是让他们单纯地学习怎样阅读还是不行的,应切实将阅读及写作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将所学知识全部结合起来。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明白一体化教学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其有效适应该方法。现阶段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缺乏写作能力,实际进行写作过程中,不知道怎样着手。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阅读量相对较少。对此,实际进行读写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有效的阅读教学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小学语文教材来往往是按照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设计的,在教材中涉及的文章都可以参考借鉴。其中部分文章中还涉及大量的优美语句以及名言等,可以让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将其当成优秀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多实施鼓励,让学生对优美句子开展抄写,借助续写故事的方式,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实际进行教学时,可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其是否喜欢春节以及为什么喜欢。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说在春节时能够获得大量的压岁钱,还能买新衣服以及好吃的等。等到学生回答结束之后,再开展新课教学。当下课之后,可对学生布置有关方面的写作任务。
将阅读及写作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了解写作动机。对于语文阅读来看,它和写作存在密切的关联。实际进行阅读时,并非只是单纯地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帮助写作夯实基础。除此之外,教师的科学引导对于学生来说,应把阅读及写作当成起点,开展深层次的阅读分析,提高对文章的认知,发现其中的写作规律。以《金色的草地》为例,在文章开头就对草地进行了描写,说上面长满了蒲公英,在它盛开之后,会形成金色的草地。在开展讲解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适当的提问,如为什么这样描写等。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在旁开展有效引导。根据这篇文章来看,开头就点明了主题,同文章题目形成呼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让文章内容同题目达成一致,也体现写作的中心思想。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主题鲜明,采用科学的手法开展写作,有助于提升文章的生动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一般都为导演的角色,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其深入探索语文世界,提升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反复的阅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及认知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眼界,延伸他们的知识面。对此,具体开展教学时,应避免对自主学习造成干扰,可利用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了解阅读的规律,让他们融入作者创造的世界中,培育其优秀的阅读习惯。只有形成优秀的阅读习惯,才能较快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实际进行阅读时还可以边读边思考,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文本感知力,还能增强写作教学效果,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4]。
基于现代科技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有着普遍的运用,这为阅读写作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现代化教学课堂来看,要求小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展辅助教学,将显著增强阅读及写作教学实效,让学生全面掌握有关的教学内容。以《火烧云》为例,该篇文章把天上的云描写成天空着了火。在开展文章讲解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对火烧云的景象开展视频播放,如此将加深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印象,提高他们的理解及记忆。实际开展讲解时,还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加以辅助,实现学生自由发挥,分析文章中运用的修辞及写作方式,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开展全面分析,以促进学生后续的写作创作,为其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增强阅读写作能力属于长期系统性工程,对于教师来看,应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案开展教育教学。首先,应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有所了解,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他们的阅读及写作兴趣。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促进独立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将阅读及写作当成生活及学习的构成部分,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及写作兴趣。以此让其通过教材获取相关的知识及营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