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国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系)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的道德教育流派甚多。笔者认为,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道德发展的促进而不是直接传授一些固定的道德准则”,[1]对于改善我们目前以直接传授为主的德育方法,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虽然这一理论对于解决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这一难题所能起的作用仍然有限。
目前学界关于历史学与地理学德育功能的探讨较多。历史地理学作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即注重历史学中的“时间”,又注重地理学中的“空间”,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同样具有诸多独具价值的德育因素,有待我们挖掘。然而历史地理学注重实证研究,目前并未有研究者关注其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历史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我国古代地理学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出现了《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山海经》《穆天子传》,以及《管子》中的《地员》篇《地图》篇《度地》篇等地理典籍,这是我国地理学的开端。此后的一代又一代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卓越成就,不断增加着地理学的厚度。对于我国古代地理学成就的认识,将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及民族自信心。
我国古代地理典籍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且历代不乏经典之作,为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类地理因素及其变迁情况提供了文献支撑。正史《地理志》是最为基础的地理典籍。班固所做《汉书·地理志》即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名篇的文献,又是第一部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以郡(国)县为纲,记述山川、湖泊、地下资源、人口、粮仓、盐铁工官、宗庙神祠等丰富的地理文化现象,开启了沿革地理的先河。二十四史中有十六部有《地理志》,加之《清史稿·地理志》,系统地记录了历代政区地理情况,这在全世界都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自然地理方面的成就沛然。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可谓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书中对于地理现象成因记载很多,如对华北平原成因的解释,沈括认为:“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理耳。”[2]沈括对延安古代气候的推测:“延郡素无竹,此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邪?”[3]沈括对月球和海潮关系的认识:“予尝考其行节,每至月正临子、午则潮生,候之万万无差。”[4]可见早在北宋沈括已经科学地解释了诸多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其科学精神一直影响后人。竺可桢在其《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开篇就提及了沈括对古代气候变化的论述。
中国古代地图制图的成就卓著。首先,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悠久,1986 年出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地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西晋裴秀主编完成的《禹贡地域图》,是世界上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地图。其次,我国现存古代地图数量庞大,唐宋时期规定各州府定期造送地图,此后图经、方志地图大量产生,现存最早的方志地图是宋代的,明清时期方志地图可谓不计其数。再者,中国古代地图制图技术独具风采。一方面,特别注重地图的艺术表现,另一方面在科学制图上也在不断探索。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的西晋时期的裴秀提出“制图六体”:“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5]此可谓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制图理论。
对未知地理区域的探索方面,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探险家、地理学家将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逐步拓展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此之前,东方的中国有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求法、郑和下西洋,以及元代以来各朝中央政府派人对黄河河源和上游地区进行考察等活动,拓展着中国人对于未知地区的认识。其中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从南京起描,在太仓刘家港集结出海,经南海远航今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诸国,远达红海与非洲东岸。船队随行成员将远洋过程书写成书,有马欢的《赢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郑和的航海活动,要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
在地理学思想方面,中国古代产生诸多光辉的地理学思想。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认为,自然界的运行与变化有其客观规律,不为统治者意志与人的主观意愿左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冬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6]这种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基于当时对于自然界的理性认识,使得此后地理学发展逐步摆脱迷信色彩与漫无边际的想象,具有进步意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水旱饥穰,有岁运也……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7]在当时“天人感应”之说与谶纬迷信盛行之时,这种唯物主义自然观难能可贵。中国古代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尤其在实践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时至今日仍不过时。元朝农学家王祯在其《农书》中也阐述了“尊重自然、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土地利用思想。[8]
历代地理学家,他们除了在地理学专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之外,往往又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品行。卓越的地理学家身上往往有追求真理的执着,不畏艰险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投入,他们的品格赋予地理学以丰厚的人文精神,他们的事迹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地理课程中对地理学家生平事迹的讲授,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益于学生道德品质、文明行为的培养。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地理学方面亦有贡献。司马迁为了写作《史记》,足迹遍及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都是地理性质的篇章。《史记》中的《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篇,涉及诸多地理内容。司马迁为人正直,替李陵败降匈奴之事仗义执言,认为李陵领步兵五千,对抗数万之师,无奈败降,然而“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9]他对于汉朝的忠心不曾有变。司马迁因此触怒汉武帝,遭受宫刑。司马迁正直的品格,是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的。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地理学家。其所著《水经注》一书,以千余条河流水系为纲,详尽记述河流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井泉、城邑、历史遗迹、桥梁、津渡等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及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一部地理学巨著。郦道元写作《水经注》,引用文献资料丰富,引书四百余种、金石碑刻三百五十种左右。这种专业领域的匠人精神,尤其值得治学者推崇与学习。郦道元为官清正严明、不畏权贵,结怨豪强和皇族,得罪宗室元微、元悦,因而被派往监视图谋反叛的萧宝夤,后被萧宝夤杀害。其正直的品格,亦是为官者的典范。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因热爱旅行被称为“千古奇人”,其所著《徐霞客游记》一书被称为“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是一部旅行实录,亦是地学百科全书。书中描述的内容包括地貌、岩溶、江河、水文、地热、气象、物产、政区、交通、地名、农业、手工业、商业、民族、政治、民风民俗、农民起义、宗教、文物、饮食文化等。徐霞客无意仕途,一生游历天下、著书立说。徐霞客二十二岁开始旅行,直到五十四岁去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旅行考察中度过。徐霞客对于名利的淡泊,对于大众认为“无用”的旅行的执著热爱与一生的投入,是值得我们倾慕与学习的。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其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旨在为抗清提供参考,重点记录兵防、赋税、水利内容,亦有沿革地理方面的内容,是重要的地理典籍。顾炎武治学提倡“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其一生都在践行这一理念。明末社会动荡、政局黑暗、民生困苦,顾炎武极力探索治乱除弊改良社会的方法。在清军入关后,顾炎武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致力于恢复故国。在明朝灭亡后,他依然心存故国,曾六谒明孝陵。顾炎武为了国家、社会能够变得更加美好而竭尽所能的崇高品格,值得后人学习。
历史地理是探究各个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植被、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城市、交通、文化等人文要素,这些是历史地理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熟悉我们生长、生活的环境,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座城市、一个村落、一座山脉、一条河流,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品格。
中国历代的疆域变迁是历史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时期疆域变迁的认识,能够使我们了解祖先的光辉历史。中国在历史上由早期黄河中下游的部落族群,一步步发展演变到如今具有辽阔广袤的国土面积,期间无数古国消失于历史长河,这一成就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学习历史人文地理,能够使我们了解先人开拓、经营每一寸山河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存环境;能够使我们了解历史上每一寸山河丢失的惨痛教训,从而能够奋发图强。晚晴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热潮,与其时的边疆危机有关。民国时期疆域沿革史的书写,就与其时日本侵华、山河破碎的现状息息相关。顾颉刚和史念海先生1938 年著《中国疆域沿革史》,就是因为:“吾人处于今世,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无任忧惧!窃不自量。故乘应撰著此书,实有深意。”[10]今日我们虽然身处和平时代,但对于历史时期疆域的了解仍有必要。
区域历史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旨在对某一特定区域较长时间段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整体系统地研究。区域历史地理关注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及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具有统一性,与周边地区又存在差异性。历史地理中的区域通常按照文化、政区、民族、景观等划分,学习区域历史地理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一个地区。我们关注的区域往往是我们生活、熟知的地方,因此对于区域历史地理的认识,有助于培养热爱乡土、热爱地方文化的品质,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必要前提。比如笔者家乡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中部,如果不了解历史上先辈“走西口”的艰辛开垦过程,也就无法理解、珍视现在生活的土地。
各个历史时期环境的变迁,是历史地理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自然环境,以及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包括大气系统、水文系统、土壤系统、地质系统、生物系统。进行历史环境变迁研究,旨在探讨某一自然因素或者整体自然环境在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并寻找影响其变迁的原因。目前的研究认为,我国历史上的整体环境从秦汉时期开始恶化,唐宋时期进一步趋劣,明清以后急剧恶化。其主要原因是人口的持续增长、农业开垦规模扩大开垦区域拓展、森林砍伐与破坏范围扩大,超出了环境承载力。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多次改道,黄河成为地上“悬河”,水患不断且破坏严重,这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垦殖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不无关系。在这些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渗透一些环保意识,能够使同学们更加珍惜现存的资源,并在日常生活中为环境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移民史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移民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先秦以来大规模的影响深远的移民持续不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移民的产生,移民的具体过程如何,移民对于社会与自然环境发生哪些影响,这是移民史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移民历史的类型多样,有汉族人口或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有自南向北、自北向南、边疆至内地、内地至边疆、农村至城市、城市向农村、国内向海外、海外至国内等移民,有因战乱、灾荒、国家政策、人口压力、个人发展等移民。晋有永嘉之乱,唐有安史之乱,宋靖康之变后,中国经历了三次规模巨大由北向南的人口迁移。明代西南边疆地区有卫所移民,清代有走西口、闯关东,深刻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这些移民事件与我们每个人当今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先辈就是千千万万移民中的一员。加深对于历史上移民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珍视当下,传承先辈的精神。
另外,深入挖掘历史地理学蕴藏的丰富精神财富,一方面可使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可使思想道德教育有切实的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地理学在课堂教学之外,还特别重视实地地理考察。有条件的学校历史地理课程安排有实地考察环节。历史地理学的实地考察,注重地形地貌观测、风土人情体验、历史遗迹观察以及文献资料收集。在实地地理考察过程中,同样可以融入德育内容。考察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考察往往是多名师生一起参与,这是培养学生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意识的绝佳机会。此外,实地考察过程中,需要社会公德与文明行为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