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观点,在此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形成五育并举的新局面。2020 年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五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的开展擘画了蓝图,要求除专门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在十年后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实现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回归。在总结劳动教育融入具体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界加以凝练提升,形成了丰硕成果,其中不乏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主要阐述了融入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实践路径、目标要求,如王东深刻阐明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价值、理论和路径。[2]由文献分析可见,学者们对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系统论述,指明原则方向,却少有深入某一思政课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阐发劳动教育融入其中时面临的“ 融什么、怎么融、为什么融”的问题。本研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特色,深入探讨劳动教育融入其中的具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灵魂精髓,是掌握思想的总开关,在劳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做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释至关重要。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恰恰是“原理”课所要着力塑造的价值观,两者在此点上高度契合。因此,在“融什么”的问题上,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原理”课教学能够实现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原理”课教学是回应时代要义的要求,是贯彻政策文件的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3]劳动创造了满足人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历史。自原始社会以来,每个时代的劳动形态各有不同,劳动教育的理念、目标及要义也会随之变化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不同时代对劳动者观点、态度、技能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符合教育实际的方针政策,塑造满足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4]奋斗和劳动是新时代积极主动的精神风貌,是社会激昂的主旋律,是人们高度肯定和极力推崇的行为。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高扬劳动价值,教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站稳人民立场,引导大学生尊敬热爱劳动人民,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新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远大,梦想美好,“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4]复兴梦想的实现需要广大青年学生顺应新时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通过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学生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要义和育人导向,劳动教育必须对此做出回应,而解决之方就在于通过“原理”课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新时代阐释,强化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
关于劳动教育的总目标,《意见》首先指出的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1]将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铭刻于心。为了有力有效贯彻落实这一总目标,教育部随后发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其中,针对普通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纲要》的首条要求为“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5]这是高校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不同之处,也是对高校劳动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意味着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借由日常生活管理、生产劳动锻炼、社会公益服务等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品质,而且要让学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至于如何达到这一要求,《纲要》亦指明了途径,即“在公共必修课中,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5]而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的“原理”课是达成该目标的不二之选,因此,在“原理”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贯彻落实政策文件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1]究其实质是基于多重因素造成的某些学生正确劳动观的淡薄。就社会文化而言,由于受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养成了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幻想一夜暴富、坐享其成,为谋私利而劳动,漠视集体劳动。就传统思想而言,孟子有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6]在此类传统思想的熏陶下,有些大学生轻视甚至蔑视体力劳动者,不愿从事体力劳作。就家庭教育而言,由于家庭缺乏劳动教育意识,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有的大学生自幼缺少日常劳动实践锻炼,不会干,不想干。就学校教育而言,学校将更多资源向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倾斜,淡化、弱化了劳动教育,缺少对大学生劳动观的教育引导,致使部分学生秉持错误的劳动价值观。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原理”课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为凸显。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融入“原理”课教学的灵魂精髓,通过“原理”课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极为必要。那么,如何实现有机融入,即“怎么融?”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原理”课教学的主体内容,因此,应通过三者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教学应让学生明晰何为劳动、为何劳动和为谁劳动三个问题。一是劳动的内涵。“原理”课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借助劳动论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就需要向学生阐明劳动的含义。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7]换言之,劳动是现实的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的同时也改变着主观世界,由此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劳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的角度来理解劳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8]劳动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人若不劳动而仅凭本能生存,则将沦为动物。由此启发大学生摒弃不想劳动的错误想法,积极参与劳动。在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目讲解对立统一规律时,通过阐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对矛盾,让学生明白在社会主义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平等的,体力劳动并非可鄙低贱的活动,而是光荣的,因此同样也要热情投身体力劳动。在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等原理,在劳动实践中认识产生并逐步深化,因此想要获得真知须经由劳动实践。三是劳动的立场和主体。第三章第三节第一目涉及人民群众的概念,其中,劳动群众是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决定社会变革方向。由此教育大学生坚守人民立场,尊重敬爱劳动人民,劳动服务人民。
通过政治经济学部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及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本质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崇尚、热爱社会主义劳动的价值观。第四章第一节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以商品为起点,理解商品概念的关键在于交换二字,商品之所以需要进行交换在于其具有使用价值,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在于其具有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此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在具体展开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应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价值,奋力追逐个人梦以至中国梦。
建基于劳动价值论之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论。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目剩余价值论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环节,分五步逐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剥削。首先考察生产环节。第一步,通过资本区分理论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资本家通过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基本方式严酷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即使在当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仍来源于工人的劳动;第二步,通过资本积累理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持续性、扩大性,资本积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即是把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累积到资本中再次用于对工人的剥削,实质是扩大剥削;第三步通过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揭示资本家竞相剥削工人,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造成工人失业。其次考察流通环节。第四步通过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揭示资本家加速剥削工人,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个别资本通过加快资本流转速度来加速增殖,事实上是加速对工人的剥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规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包含自身无法解决的对抗性矛盾,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最后考察流通环节。第五步通过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普遍性,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非劳动,因此工人不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家集团瓜分了全部新价值,他们在剥削全体无产者。总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建立在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最终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而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通过鲜明对比让学生深刻领会到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
通过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唯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当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9]时,才能实现人人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启发学生自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力劳动。第七章第三节第二目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中第三点的深入讲解离不开对劳动的阐述。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精辟地概括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四个本质特征:一是劳动者与其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反受其创造的劳动产品的支配和控制。二是劳动者与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受到身心二重束缚。三是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本身并不是生活的目的而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四是劳动者与劳动者相异化,这是前三者作用的直接结果。随着人类步入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性质将会被消除,届时劳动不单是生存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按需分配,而不再按劳分配,因此劳动卸下了谋生的重担,转变为充分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和才能。由于旧式僵化分工的破除,自由时间的延长,以及创造性劳动的拓展,劳动者无比愉悦地享受着劳动过程,劳动成为生活的目的,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吸引人的劳动”。[10]劳动的异化性质一经清除,劳动便获得了解放,恢复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基于对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人本质的复归和人类解放的强烈憧憬,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踏实肯干、奋勇向前。
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内容体系对大学生、高校乃至中华民族皆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为什么融”的问题上,在“原理”课教学中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能够助益大学生在学懂弄通原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助力高校在五育并举育人格局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亿万人民辛勤劳动的托举下顺利实现。
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劳而获、好逸恶劳、鄙视劳动的错误劳动观。由此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好吃懒做、坐享其成、幻想暴富的不良习气,这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百害而无一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1]因此借由“原理”课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意义重大,能够有力助益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劳动教育培根铸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度肯定劳动价值,深刻揭示了活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非资本,人唯有在劳动奋斗中才能不断追逐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创造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资料。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激励下,大学生将会思想更加先进,动力更加充足,目标更加明确,能够充分发挥内在潜力和创造才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砥砺前行,奋发有为,踊跃前进,不断超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以持续提升,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同时也能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高校通过“原理”课教学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过程中塑造独立人格、涵养高尚品德、强化服务意识,从而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五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12]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树立,有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洗衣、刷鞋、卫生清扫等事务由自己独立完成,能够照顾好个人饮食起居,不再仅仅依赖家人或室友的照护,努力克服困难,不怕吃苦,敢于碰硬,增强独立意识,锻造自立能力,塑造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有利于大学生在工农业生产劳动中,在风吹日晒的田间地头主动投入农业劳动,亲身体会稼穑之艰辛,从而由衷做到尊重劳动、珍惜而不糟践浪费劳动果实,热爱劳动群众,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运行有序的车间工厂积极参与工业生产,学习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劳动技能水平,深刻体会活劳动创造价值,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从而深刻领会劳动的价值和尊严,尊重普通劳动者,崇尚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涵养刚毅坚强、精益求精的高尚品德。有利于大学生在服务性劳动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化小我为大我,提升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把人造就成为真正的人”。[13]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正确指引下,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唯有脚踏实地,奋斗不辍,梦想才能成就,并能勇担复兴使命,坚持不懈前进。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感召下,新时代大学生能够胸怀家国人民,“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4]在刻苦学习、专业实践中,提升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圆梦本领;在日常生活、干事创业中,磨炼顽强意志和刚毅品性,锤炼圆梦精神;在服务人民、报效社会中,提高服务质量和职业素质,厚植圆梦情怀。当前,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正团结一心、意气风发地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方向奋勇前进,当代青年大学生恰逢其时,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合拍共振,前景无限光明,定将在无比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持之以恒踔厉奋发,尽情绽放个人才华,奋力追逐伟大梦想。在追逐伟大梦想的伟大实践中青年大学生必将成长成才,中华强国梦、复兴梦必将在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大学生的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劳”的复归,进一步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在于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因此通过“原理”课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释意义重大,只有解决好融入时的具体问题,才能实现有机融入,从而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强大支撑,培养五育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