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2023-10-15 11:04:08卢好奇
建筑与装饰 2023年18期
关键词:流线遗址博物馆

卢好奇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 100000

引言

古代文明的遗址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化遗产,是历史留下的不可移动的文化瑰宝,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了研究、保护和传播遗址中的蕴含的历史文化,建立遗址博物馆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和设计不同于普通类型的博物馆,由于遗址的特殊性,遗址博物馆的核心是遗址,在建筑设计的过程汇总要将保护遗址作为工作的核心。为提升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质量,要根据遗址保护理念的各项要求,设计好遗址博物馆的形式、空间和场所。

1 遗址与遗址保护

遗址是由人类和自然界遗留的一种非移动性的文化载体,遗址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化价值非常高,值得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进行研究。遗址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包含了城市、村落、宫殿、寺庙等遗留的建筑遗址。此外,还包括矿穴、采石坑、水渠、窑址等经济性设施遗址,以及围墙、栅栏、烽隧等防卫性设施的遗址[1]。

正因为遗址综合价值非常高,且遗址具有不可移动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所以保护遗址是研究遗址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针对遗址所提出的保护理念,就是通过有效的保护手段,将遗址放置于安全、适当的空间内,避免遗址继续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损坏,同时还可以在此空间内进行遗址展示,向外传递遗址中的文化信息。

2 遗址博物馆及其特点

遗址博物馆可以看作是保护遗址的一种方式,建设目的是更好地保护遗址,展示遗址价值。遗址博物馆不仅保护遗址本体,同样会对遗址的附属文物进行一系列的保护、收藏、研究和展示。

遗址博物馆的特点较为明显,首先是建筑规模相对较小,通常会就近选址建设遗址博物馆;其次是投资较少,遗址博物馆日常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再次是整体建筑较为低调,会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最后是博物馆的功能以展示遗址文化为主,可移动的文物则作为附属品进行展示[2]。

3 遗址保护理念原则

第一是真实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根据遗址保护理念的真实性要求而提出的,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必须以真实可靠的考古文献或资料作为重要依据,不能根据主观臆断来修复或重建遗址。遗址在修复时所用的材料要进行明确的区分,不能任意地修复自然或人工印迹,更不能肆意歪曲解读遗址的含义。因此,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工作要正确传达遗址的信息。

第二是完整性原则。在保护一座遗址时,不仅要确保遗址的真实性,还要保证遗址的完整性。所谓的完整性就是将遗址所在环境纳入保护范围,实现对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体性保护。根据这一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对周边的场地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并对周边场地进行保护设计。

第三是最小干预性原则和可逆性原则。针对遗址的研究,考古挖掘和维护修复是必需环节,在这些过程中,遗址往往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甚至导致遗址遭到破坏。在对外展示遗址时,同样会遇到此类问题。因此,在保护遗址时,要将对遗址的干扰降到最低,尽可能地规避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在处理遗址时所采取的措施要具有可逆性,以避免对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在建筑遗址博物馆时,为了避免建筑施工破坏遗址,遗址博物馆可采用大空间结构的设计。

第四是可识别性原则。在保护遗址的过程中,遗址修复工作是重要环节。遗址修复主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还原遗址的原有样貌,但是也要保证原有遗址与修复后的差异性,确保观众能够轻易识别原遗址,避免修复后的遗址对原遗址的信息表达产生干扰。这就要求在以遗址建筑作为遗址博物馆时,遗址建筑修复使用的新材料要进行明显区分[3]。

4 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原则

首先是建筑空间的适用性原则。建筑空间方面,遗址博物馆设计要遵循空间适用性原则。一方面,遗址博物馆要确保遗址的真实性,同时还要满足保护遗址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遗址博物馆的空间要满足展示遗址文化的需求,能让人们的精神情感获得一定的文化享受。

其次是建筑形态的协调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形态要与周边环境保持一定的协调性,能够促进周边环境的价值得到提升,同时不能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最后是建筑文化的凸显性原则。即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外形和布局要融入文化内涵,能够起到传播遗址文化的作用,使人们可以透过遗址博物馆的建筑来品味和思考遗址文化。

5 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策略

5.1 空间适用性的设计策略

5.1.1 合理规划馆址与布局。选择最佳的建筑地址能够良好地保护遗址及其周边环境。根据遗址保护理念对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如果场地条件允许,遗址博物馆的馆址应当远离遗址原址,以减少对遗址本体产生的影响。

遗址博物馆的布局设计不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交通、选址和功能等因素,还会影响到博物馆的空间功能设计与流线设计。因此,遗址博物馆的布局设计要充分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使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及周边环境形成良好的空间关系,便于博物馆设计其空间功能和组织流线。目前,遗址博物馆可根据遗址周边环境的情况,选择集中式、分散式和院落式等多种布局形式。

5.1.2 妥善配置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功能。建筑功能设计是遗址博物馆职能的体现,在建筑功能设计上要结合以人为本和遗址保护的核心理念,确保建筑功能空间的合理使用,从而增强博物馆的观览体验。

针对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功能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做好文物陈列展示空间的设计工作,这是遗址博物馆的核心功能空间,在空间布局设计上可以采用串联式布局,并根据陈列展示空间的实际大小来配置适合的附属空间,以便于充分发挥陈列展示空间的观览功能。

其次要做好互动体验空间的设计。传递遗址文化是遗址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博物馆建筑空间方面要增加互动体验的设计,使观览人群活动良好的互动体验效果。例如,可以在观览流线的末端设计模拟考古、文物修复的展示空间,或者是利用AR、VR等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展示考古流程和文物保护的相关信息。

再次要做好遗址保护和展示设计。遗址保护和展示设计决定了遗址博物馆建筑的保护功能和展示功能,是保护遗址理念的直接体现。在对这部分空间进行设计时,必须对遗址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价值和周边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估,根据实际的发掘现状进行保护措施设计。遗址展示设计要结合相关的保护措施设计展示效果,使遗址的保护设计与展示设计不会出现相互冲突的问题。例如,要做好对光线、粉尘、噪声、风等因素的处理设计,做好展台的高度设计、灯光的强弱布置,搭配好展示空间的颜色等等。

最后要合理设计藏品库房空间。藏品库房空间要根据遗址博物馆的总建筑面积,并结合藏品的种类与数量合理的设计空间比例,并预留出足够的库房面积。遗址博物馆在藏品库房的空间设计上要避免传统的静态展陈理念带来的弊端,使遗址文物能够得以充分展示,发挥其文化传递作用。

5.1.3 合理设计交通流线。遗址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展示遗址文化,为了使观览人员能够流畅地进行观览,并帮助观众解读遗址文化,需要设计出良好的交通组织流线。因此,博物馆建筑空间流线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科学地设计遗址博物馆外部和内部的交通流线。在外部交通流线设计上,要分别设计公众参观流线、业务流线和行政办公流线,整体的交通流线要顺畅,避免流线交叉,可以适当布置服务性空间,以防止人流出现紊乱。在内部交通流线的设计上,要以遗址展示为中心,便于观众进行漫游观览,此外,内部交通流线要互不干涉,确保内部业务人流和观众人流互不干扰,进出场馆的人流互不干扰。

5.2 形态协调性的设计策略

为满足遗址博物馆对形态协调性的要求,设计人员可以采取馆址融合的设计策略。馆址融合的设计策略充分考虑了遗址的不可移动性,同时深度结合了遗址保护理念。

为实现馆址融合的设计构想,在博物馆形态设计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淡化遗址博物馆的体量,使其更好地融入遗址环境。例如,要弱化遗址博物馆的建筑高度,可以将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形式设计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要打散博物馆的建筑体量,采取分散式设计将博物馆设计为多个小型建筑;要消隐博物馆建筑的形体,就是在建筑形体设计上使其更加融入自然环境,通过调整博物馆的视觉感受、色彩感受,减少博物馆建筑对周边环境的突兀感;要顺应遗址当地的地形地貌,在设计上以当地的地形地貌为设计依据,不能强行改变遗址周边的地理形态。

其次,在城区范围内的遗址在设计博物馆建筑时,要尽可能地使博物馆融入城市的环境格局,促使遗址博物馆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整体,以便于顺应城市的发展,并对遗址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和宣传。融入城市环境要充分考虑城市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城市气候、社会文化等多方因素,确保博物馆的形态设计不会与城市的‘肌理’产生冲突,甚至破坏。

再次,遗址博物馆在融入城市环境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现代建筑技术,塑造自身的建筑特色,突出博物馆的建筑主题,在尊重历史的同时,表达自身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5.3 文化凸显性的设计策略

凸显遗址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够传播建筑文化,表达建筑情感,使观众与遗址博物馆在情感解读上形成共鸣,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追求和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凸显遗址博物馆的建筑文化,首先要准确提取遗址的文化信息。对此,设计人员要对遗址的本体、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所涉及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考察,经过提取和凝练等流程后得遗址的文化信息。

根据遗址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在进行建筑文化的凸显性设计时,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文化信息处理方式。首先是直译遗址本体的文化特征。这种处理方式通过对遗址进行复原重建或借鉴仿制,以及古今融合等方法创作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从而完美再现遗址本体的文化信息,起到烘托场所氛围的作用。这种处理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大方、朴素等优点。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时要注意对历史文化信息进行严格的考评,不得利用凭空捏造的建筑形式来混淆观众的解读。

其次是转译遗址主体的文化特征。遗址博物馆可以采用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结合符号语言创作博物馆建筑的形体、色彩、装饰等内容,赋予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一定的象征意义,使观众能够通过其建筑形态联想到博物馆建筑所代表的遗址文化。

再次是延续历史文脉特征。不同的遗址所传递的历史文脉思想有着自身的特征,建筑形态设计可以将文脉特征融入其中,通过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运用,从整体环境到单体建筑、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表现其历史文脉信息。

6 结束语

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是对遗址及其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和宣传,在设计和建筑遗址博物馆的过程中,要深刻领悟遗址保护理念的各项原则,并根据该理念指导博物馆的设计和建筑工作,从而使遗址博物馆的选址、布局、建筑、功能等内容实现最佳的平衡。只有全方位地分析考虑建筑遗址博物馆的各项影响因素,才能推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确保遗址博物馆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和展示目的。

猜你喜欢
流线遗址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8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几何映射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露天博物馆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大众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26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
CO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